據報載
台中市推動多年的「捷運藍線」,終於獲得交通部複審通過。市長林佳龍指出,前市府時期的捷運藍線遭退回,因為交通部質疑,既然有BRT,何必要有捷運藍線,新市府上任後,廢除BRT,修正為「優化公車系統」,成為「捷運藍線」起死回生的重要關鍵。
當初建brt是為了培養運量,以爭取藍線捷運通過,而事實上因brt的建置,也成功培養了搭乘快捷公車的人口。brt本來就是過度方案,等到藍線通過,捷運建好,最快可能也要十多年後,這段時間brt是很好的替代方式。
brt後來改成優化公車,一樣佔據一個車道,速度反而變慢了!
廢brt,讓藍線起死回生,這樣的說法似乎有點怪怪的?
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藍線可行性研究案交通部回復意見
其中關BRT的部份,多是要求台中市政府再詳述評估BRT系統。
交通部路政司:
(3)公車捷運(BRT)介面整合論述過於簡略,請加強說明。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3.與公車捷運(BRT)介面探討:經查臺中市BRT系統已正式營運,爰有關報告中BRT系統目前之推動內容係已過時,建議應檢核更新。另鑑於本案藍線與現有BRT路線之服務功能重疊,倘若未來政策決定推動本案,則BRT系統之階段性任務及存廢與否等問題,建請增加相關分析。
也就是交通部還是要台中市政府做後續BRT系統需求的分析評估,存廢的部分是做球丟還給台中市政府。
前朝中央政府就是要台中市政府先以BRT路網培養運量再發展軌道捷運,當時因為中央遲遲不肯通過藍線,而藍線又是台中捷運路網必備的路線,所以先選擇台灣大道來蓋第一條BRT。
現任中央政府雖然先通過了藍線捷運,但要蓋好也不是那麼快的事,還是要台中市政府再分析BRT系統的必要性。
如果就專業思考,台中即使有了綠藍橘三線捷運,甚至連橘線以及綠線的東環"紫線",還是需要BRT系統去補剩下不足的路網。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