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沒電梯、沒停車位、離捷運站遠、不買車...年輕人就買得起房子!

嗯…其實不太能接受所謂存_年,幾年後能有100萬之類的理財法,
當然存錢是必要,而且越年輕越好。

但,怎麼能保證未來10年20年的經濟趨勢是如何。

應該是能持續增加自己收入才是

記得自己家長一直運用的理財法是,
本薪是存起來不能動用作為保障帳戶。

而額外的支出必須另外賺取才不會壓縮未來經濟。

現在想想真是正確

各位大大們的想法是如何呢?


-------------------

撰文者施昇輝

保險自始至終都不該是投資,但買房就要看情形而定了。我認為,人生第一間房在求保值,第二間房以後才能算投資。

很多人一生可能只有能力買一間房,那又何必在乎它有多大的增值性呢?地點是決定增值空間最大的因素,只要你不買在蛋黃蛋白區,價位相對便宜很多,當然也相對負擔得起。第一間房不該考慮它會「漲多少」,而只要看是否「付得起」。我一再強調,只要沒有電梯、沒有停車位、離捷運站遠,就有機會付得起。

我三十歲買房時,連這些都沒考慮,因為我們始終相信「買」房是人生必須完成的一件事,若是「租」房,怎麼跟妻兒交代?

我必須感謝買房時,正逢股市的狂飆年代,所以自備款的部分確實壓力不大,但開始繳銀行房貸之後,股市進入空頭時期,真的只能靠薪資來繳了。我們夫婦當時薪資合計大概六位數出頭,再加上下班後兼點差,所以在五年後就全數還清。或許你會說,因為我們所得相對較高,當然付得起,但別忘了我們可是有三個小孩要養啊!現在年輕夫婦大部分都只生一個,或許所得沒有我們多,但負擔也沒有我們重啊!

別聽媒體整天幫年輕人算「要不吃不喝十幾年才買得起房子」,但試問,如果你工作勤奮,難道薪資不會年年增加嗎?而且又不必一次付清,透過銀行貸款,就能延長付款期限。你付的租金其實和付房貸差不多,兩者都會對你生活開支造成不小影響,但總有一天你會「擁有」這間房子,而不是一輩子只能「使用」這間房子。

租房和買房大概就差在自備款。支持租房的人最振振有詞的說法,就是這些自備款可以拿來做投資,賺更多的錢。但是,投資哪有穩賺不賠?投資賠錢,房租還是要照付。大家都知道,股市投資人大概八、九成都是虧損的,為什麼你就相信自己會是賺錢的那一、兩成呢?

此外,租房的人會說「人生苦短」,要即時享樂,所以不該做屋奴,反而應該趁年輕多體驗、多享受。殊不知未來可能是「人生苦長」,因為醫療進步,平均壽命不斷增加,老年生活將非常漫長,如果連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都沒有,我真的很難想像,屆時會多麼淒涼。

我不否認「薪資調整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但是「有志者事竟成」也是辯不倒的真理。只要你能抗拒美食、民宿、國外旅遊等小確幸,就有機會把錢存下來,然後也抗拒買車的誘惑,就有頭期款了。

如果你每個月可以存6千元,22歲大學畢業到30歲,八年間就能存50幾萬,男生因為要當兵,只能存七年,也接近50萬。兩人在30歲結婚,加起來就有100萬了。以上計算還沒包括該期間因加薪而增加的儲蓄,以及利用穩健投資,一年可能有5%的報酬,所以存到一百多萬真的有可能。這筆錢別買車,在大台北蛋殼區,不就是買房的頭期款嗎?在其他都會區,甚至已經超過三分之一的房價了。剩下每個月的房貸,其實跟每個月租金差不多,就無須贅言了。

我有一次演講的時候,有個年輕聽眾分享了自身的買房經驗,後來成為我演講的固定內容。他在2013年買了一間位於汐科火車站附近的30坪老公寓二樓,總價7百萬。拿自己存的100萬,再跟父母借40萬,做為頭期款,其他560萬,向銀行貸款,每個月本利攤還2萬5千元,這個負擔對他日常生活的影響,還在能忍受的範圍內。未來他和女朋友結婚,兩人加起來的薪水,付房貸就會更輕鬆了。他買房完全符合我的建議:沒車位、沒電梯、離捷運站遠,以及沒買車。只要你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以上的房價絕對不是天方夜譚吧?如果你不是在大台北地區買房,那就應該更有可能了。

前一篇曾提到,萬一發生非常嚴重的疾病或意外,因為理賠金額太少,不足以支應往後的生活開銷,怎麼辦?這時,因為你有房子,至少可以賣掉,解立即的燃眉之急。如果你沒有房子,絕對不足以解決理賠不足所要面臨的困境。

買房其實沒那麼難,但不買房,退休或失業後的生活絕對很困難。
2016-11-30 21:28 發佈
有這個文章的加持,現在考慮買屋的年輕人,可以再等再堅持
因為很明顯,房市慌了

遇不到最理想的物件,絕不輕易出手

Merchdith wrote:
嗯…其實不太能接受...(恕刪)</blockquote


哈哈 套牢投資客慌囉
投資失敗趕快勸年靑人繳大量貸款買房
解救貪婪投機客
年青人不從就罵爛草莓 只會買iphone吃大餐
真的好棒棒
知易行難

過四十歲就決定了人生走向



人總是只看到年輕光輝的這段時光

有房沒房⋯

自己的決定自己承受

反正人生也不是只有房子



cghcep2001 wrote:
知易行難過四十歲就決...(恕刪)


台灣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當然人生不只房子,還必須要有車子,不靠馬子養老子,最後馬子才能變妻子。

買的起看漲跌幅度與時機,那些不買的最後還是得買,屋主大多不會租給年過40的租客已經見怪不怪。


的確,現實就是有多少錢享受同等價值。
冰凍伏特加 wrote:
有這個文章的加持,現...(恕刪)


不管慌不慌…

該下手的大有人在……



大家都在等等等…

誰慌還說不準

Merchdith wrote:
台灣傳統觀念根深蒂固...(恕刪)


老實說看有些01網友

發覺財務規劃及風險承受評估很弱

房價就算跌至谷底

買超過自己能力的人比比皆是

房貸揹得苦?

其實入手價格是否超過自己能力

已經決定人生苦不苦

呵呵

何必想那麼多

自己過得快活就好

年輕人買的起自己良心一一一
8189 wrote:
年輕人買的起自己良心...(恕刪)


卻撐不起超出預算的房價
cghcep2001 wrote:
老實說看有些01網友...(恕刪)




這位C大說的也是很有道理

尤其中部人喜新厭舊趨勢“較為明顯”

很多年輕人,理念與現實常常不一致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