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王大人這樣說「BRT改制半年 台灣大道運量增27% 」,這是真的嗎?

BRT改制半年 台灣大道運量增27% 原32輛雙節巴士成「自強號公車」

曾經爭議沸騰的台中市BRT快捷公車,經新市府團隊自今年7月8日改制為「優化公車系統」以後,交通局比較實施前後台灣大道總體運量發現,目前平均每日運量約7萬2,389人次,較實施前每日約5.7萬人次,顯著增加27%。且今年快捷巴士公司也轉虧為盈,盈餘約1,200萬元。而日前在移往海線推出的雙節公車也受到民眾歡迎,還取了「海線自強號公車」的稱號,證實了BRT改制方向是正確的。

市議員李中、朱暖英、陳政顯今(19)日都在市議會總質詢,關切優化公車系統上路後,台中快捷巴士公司的營運狀況與台灣大道總運量人次。

交通局長王義川指出,由於交通總運量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要比較運量應以同月份比較為宜。他舉例,以103年12月與104年8月相比,就不太適宜,因為12月通常是全市運量最高的月份。

王局長指出,今年7月8日優化公車系統實施後,開放雙節公車與一般公車共同行駛專用道,讓專用道的使用效率提高,每日總行駛班次倍增至855班,民眾候車時間縮短一半,也避免轉乘換車的不便。比較實施前後台灣大道總體運量,即包括快、慢車道所有公車運量總合,目前平均每日運量約7萬2,389人次,較實施前每日約5.7萬人次,顯著增加27%。

對於台中快捷巴士公司的營運狀況,王局長也說明,去年虧損2,300萬元,但今年截至10月15日止盈餘約1,200萬。主因是去年前市府為了讓BRT通車而倉促上路,前2個月票證系統並不穩定,搭車人數有時系統沒抓到,導致收入減少。新市府團隊上任後,交通局調整票證系統的穩定性,讓錯誤率降低,也讓快捷巴士公司收入隨之增加。

此外,王局長表示,BRT改為優化公車後,32輛雙節公車也進行全面檢修,快捷巴士公司60位員工也進行相關教育訓練課程。目前已完成車輛檢修與員工教育,因此,32輛雙節公車移往在海線新闢的616路「梧棲─大甲」及617路「梧棲─臺鐵新烏日站」2條公車新路線,推出雙節公車服務,獲得民眾好評,還將它稱做「海線自強號公車」,可見一斑。未來在公車服務上打將持續改善加強。
2015-11-20 11:03 發佈
根據先前看到的每月運量變化的圖表,明明是下滑的,哪位大大可以再po上來看清楚壹下⋯

但在王大人發的新聞稿卻是這樣?? 這是怎麼回事,有沒有專家分析壹下,是真的,可以認同他。但如果又是欺騙的假數據,老是利用媒體來愚弄台中市人,就很令人火大了!
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認同+1







認同+1





認同+1
廖小屁 wrote:
BRT改制半年 台...(恕刪)
大概王大人空車也是滿載下去算的吧

所以27%算合理的

常常看到專用道上的公車載了滿滿的空氣

滿滿的空氣換成人的體積

27%增加無誤
廖小屁 wrote:
交通總運量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恕刪)


把市民當白痴嗎?季節因素也敢拿來說嘴!真是膽大妄為。
快巴 7/8以後就沒有收入了

那來的盈餘約1,200萬元,王局長把這幾月也的人事跟折舊自動忘了喔

現在海線618 619也是免費的阿......

拿現在的日平均比之前7/1-7/1的是一個星期平均比...

自己都說不同季不能相比了結果自己打自己臉

還有王局長不是自己說系統到現在還沒驗收,所以很多東西不能改

怎麼現在又可以改系統了?又打自己的臉

自己發的新聞都說班次倍增結果總運量是加27%(還是跟不同基期亂比)

倍增的結果是加27% 阿好不好就見人見知智囉

kingjsss wrote:
快巴 7/8以後就...(恕刪)


可能載空氣有達27%

載空氣有辦法幫忙台中的空氣品質嗎
推出雙節公車服務,獲得民眾好評,還將它稱做「海線自強號公車」

在海線 民眾稱讚是自強號
那現在的優化公車道尖峰時刻時是牛車?

雖然他現在讓一堆牛車在路上跑
但牛車可以增加27%的運量?
我是不信啦
是拿原BRT和優化後有經過中港的所有路線來比嗎?

快巴跑BRT載五萬人的路線就賺不多,跑海線還能賺錢?海線一天有五千或一萬運量嗎?
howard.huang wrote:
可能載空氣有達27%...(恕刪)



怎不把空污載走。。
  • 2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