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不久,我在路上往交流道方向,經歷不可思議的混亂。
在18:20附近,親眼看著救護車卡在優質化公車專用道上。
(#240 gwx1101 指出 7/31 8:00AM河南路也發生一樣的事情)
事情經過是這樣:
整個車道都很塞,機車道上也有公車。
等紅綠燈的時後,優質化公車專用道有兩台公車。
看著這兩台公車等待上下車時間滿長的。
等綠燈,我正往前行進的時候,隔壁的那兩台公車還在卡在車道上,還在那裡上下車吧。
之後,我看到後面遠遠處有閃爍的救護車。
然後,我在車上剛好就邊塞邊研究,看後面誰會讓開。
我只看到後視鏡的狀況是:
一台救護車行經台灣大道,我的後方遠處。
然後,救護車由汽車道開上優質化公車專用道跟隨公車尾巴。
突然間,兩台公車停止不動,隔壁後面車道也不動。
(可能公車要讓救護車穿到前面,汽車也不敢前進讓自己變成跟公車並排)
一下子,兩個車道停了、公車卡在專用道,救護車也卡在公車後面。
真是搞笑。
有經過該路段的有行車紀錄器的人就麻煩一下。
我只能說:
救護車最後有穿過車陣,只是很慢很慢,燈很閃、閃很久。
然後,隔壁那兩台公車上下車真的好久,莫名其妙。
不過慢車道真的好多機車,還有公車開開停停、汽車跟著塞成一塊。
一路上的義警跟那些指揮的人,我不覺得有什麼幫忙,只是告訴我有人站崗而已。
總覺得:
汽車道塞是沒辦法。要讓也是道德上的必要,只是一般汽車不可能讓到專用道上。
但,專用道的公車司機你們為何要停? 救護車在後面閃爍,為何不快點開離車道?
要不要以後限制救護車禁止上台灣大道算了?
我沒圖,但是有時間與地點紀錄,請補圖。
*紅字標示,方便簡單閱讀用。
Update:
首先,我在現場一直期待公車前進讓救護車快速前進,事實卻是公車塞住救護車。
結果很失望,我認為這是一種市政瑕疵,規劃不週的事實,反應讓現在的團隊去檢討,不要檢討我為何要反應,只因我是用路人。
第二,這篇文章似乎被人檢舉我亂寫。我不知道誰能幫我貼出那時候的後方車陣的行車記錄。麻煩一下。
第三,BRT時代,救護車真的就是走專用道,交控都會幫忙快速引導。現在這樣改,救護車變成專用道也不能走,不知道對於救難兩字有何助益?
第四,加速公車上下車需要時間,這是必要的。否則大量發車的狀況,只是讓公車看起來多,卻都塞在站台的狀況很搞笑。
第五,以前BRT時代,我都是走那邊慢車道。因為慢車道最快,現在我發現慢車道的機車越來越多,不像以前,大家好像又開始騎機車了?
第六,交控部分,一早就看到義警之類的站在路邊而非路口,我想這也是滿浪費人力,這有必要嗎?
第七,號誌時控部分,現在的時控時間比以前差,以前的離峰時間的速度比較快。
第八,要檢討我寫的部分,不是向管理員發出檢舉,而是要提出現場證據,舉證我亂說話污衊市政管理。到底我有沒有錯誤?就讓現場聲音出來吧。
(金色魚鱗飄飄#10, junea#31 這兩位已經佐證我看到的,缺乏後方車陣提供照片或是影片)
第九,主幹的左右轉很亂,大概改壞了吧。太多地方限制左右轉。
第十,火車站那裡已經變成配車中心,猶如計程車排班一樣。這些公車停在路邊,然後等待再切到慢車道.. 很無言。
最後,BRT時代結束。因為新的管理機制出現,我們該檢討的是新的管理機制,反映現實然後改善。
誰的功或過我不想知道。
我要替台中的人說一句話:「台中人對於救護車都很禮讓,除了過去的那個少數異數。多數多數都是很好的,也很禮讓救護車,不要把台中人當作會故意塞救護車的人。有的話,真的很少很少,但這那幾個人滿羞恥的。」
因為大家普遍都很禮讓救護車,而凸顯了這件事。
這反應市政府對於救護車如何加速穿過中港路的規劃,實在不足。
還有很多小細節,就看這個團隊了。
人家塞一個救護車就上頭條,優質化公車控管失當導致擋住救護車路線就沒事? 這有沒有搞錯?
這是管理問題,設計問題,甚至配車問題都算,改的好嗎?
我當時的期待畫面,卻被自家人卡關! 糗。
Update (End) For #115~#132
我哪時候誇獎過胡先生,哪時候污衊林市長?
整件事情的開始,不過是我個人以及幾個人有看到在BRT專用道上的公車卡住救護車。
這是明顯錯誤。
這條路上用路的人很多。
台中市或是外縣市來這裡的也很多。
一個市區道路可以改成這樣,那我提供建議有何不可?
一個小小的人,小小的建議,還要一字字的報告。
你們這幾個人,是不是要我做一次身家調查以及測謊才能說話?
我說謊了嗎?
一個說實話的人,這裡有人討厭。
我不知道要講什麼才是對的,才能討好你這幾個人。
從一開始到現在,我針對的是BRT後續改善方案的建議。
為何我要想清楚再說?
BRT後續已經跟胡先生無關,我也沒歌功颂德過。
後續誰大口說,優質化公車會比以前好? 更有效率?
那麼誰就該負責。
行政裁量權,我想這種公務人員最後的一招,我已經見過。
所以,我看你們這幾個人,就像是個人決定大家的喜好,要求一堆報告來證明對跟錯。
請問,對於救護車如何不被塞住,可以快速通過的方式,除了我的幾個建議之外,有何高見?
批評辯論,不過我眼裡的詭辯。
要改善現狀,改的更好,才是我的開始的立意,不要用否決現狀,而是承認現狀才能往前。
現在,我不想賣弄誰的經驗,就只是奉勸你們這幾個。
喜不喜歡我的建議,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我只是講實話而已。
要市政跟交通道路要通暢,救護網路順暢,我們才不會遇到真的需要才去檢討過去。
那麼麻煩你告訴我:
拆光明陸橋錯嗎? 這不是我們大家都討厭塞車的地方嗎?
或者引道光路陸橋的公車走光明路,並且同時開闢一個BRT專用道給救護車,有錯嗎?
改善上下車時間縮短,讓後方有急性需求的時候,方便公車前移,有錯嗎?
公車遇到急難狀況,往前移動出一個空間給後方救護車,有錯嗎? 這次我遇到的就是沒做到,會不會太扯。
BRT專用道,設定為救難車輛的無阻礙空間,這樣的設定是錯的嗎?
慢車道有公車,專用道有公車,這樣的規劃是對的嗎?
左右轉與時控很差,是我看到的,我需要舉證秒數嗎?
公車兩台塞在同一站台,這種詭異的事情,我需要認同嗎?
火車站前,排班一樣的計程車變成排班一樣的公車,我覺得很亂,我認知有問題嗎?
誰喜歡塞車? 但,公車塞、汽車塞、機車擠,這是我看到的中港路,這會改善嗎?
我必須要告訴你,BRT時代,我同時間開過,也沒那樣塞。你不信,那是你的事情。
星期一,不是假日,就塞成這樣,還沒有救護應變措施的SOP,這才是該打屁股的。
不要在網路上,到連自己的姓氏都不知道,唉!!
麻煩看我的文字,我的說法,我講的是不是真的,會有公評的。
Update 7/31 #245
坦白說。
你們這樣討論根本就解決不了現狀問題。
搭公車是某些族群的需求,開車也是,騎機車也是。
這都是需要一起考量進來規劃。
在台中,本來就是適合開車、騎機車的城市。
因為民營公車根本就是不太想理會不賺錢的公共運輸建設,這已經是台中人詬病的長期問題。
商人的算計,導致大家都不太想搭公車,能去的地方有限,真的~不是很方便。
誰都無能力搞定地方政治問題,老大要討好民營就隨他吧。
就在地政治上來看,老胡敢惹民營公車,自己搞BRT專車、把沿路的停車格取消,這點還滿有點膽量。
任何公共建設,都會包含交通系統設計,交通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城市規劃的能力。
我開始就說了,誰當老大就該正視現狀,其他人都是局外人。
BRT專用道(優質化公車道) 不管哪個字眼,我都不願意看到救護車被塞在公車後面。
使用專用道於救難救急本身就是對的,哪個人把他搞成這樣就該想辦法解決救護車動線問題。
在高速公路,我們給救護車100%的專用路肩,這是不用說的,就是尊重生命。
在市區道路,我們不希望看到市區有急難用途之時,失去人命才去檢討。所以提出BRT專用道,救護優先的建議。
這跟誰都無關,跟規劃者有關。
所以,市政建議就該凸顯現在的問題,大家用眼睛看市府做出什麼改善才對。
規劃者,改善問題,有錯就改,有問題嗎?
回頭看你們這些,
想想,台中市區內有多少河濬存在?
如果要地下化的話,需要挖多深多少時間才能夠蓋好一條MRT。
過東海之後,然後到海線之間,尚未開發,如何改善經營績效?
另外,
長期,台中市本身公車系統就是私人公車競爭黃金路線的爭奪戰,忽略台中市民很久。
他們,以前就是「不黃金還不想經營」的長期問題,需要如何建構?
過去台中市用金錢補助聯運,也沒看到改善非黃金線路上的等車不耐。
一條中港路的密集發車,那麼到底非黃金路線的台中市民,有沒有改善公共交通?
拿一條中港路來評估台中市的公車交通網路或是運輸績效,我想只有外地人才會這樣認知。
現在補助款跑到中港路上,非黃金路線的資源排擠效應多少人在意?
同時,黃金路線(中港路)這麼多公車擠,把車道上的急難空間給掩埋,這就該改善。
如果台中市民住在市區,應該多半都是機車或是汽車比較快。
多數人因為民營公車的不便利,所以大家都還是自保先,自己不要不方便,而變成機車或是汽車,原罪還是公車公司的爭鬥忽視。
我提出拆除光明陸橋,有錯就改。
我也說了,中山醫那座長年陸橋拆了,花了一個月而已。
要改善中港路的公車動線與提升救難動線,就該拆陸橋。
這段,我寫了好多次,都被檢舉刪文。
......
這幾點都做到,也不用花很多錢。 市政府在幹什麼? 我看不懂。
給這任市長機會,我也一直都這樣想阿。
在市長手上的 BRT二代(優質化),我就看看戲就好。
.......
Selma wrote:
剛剛不久,我在路上往...(恕刪)
樓主
你發這樣的文章那些擁護者要怎麼回應阿
明明BRT好好照規劃下去就可以更好卻硬要改這樣~~
今天的新聞
優化公車上路運量增9% 台灣大道交通更順暢
〔記者黃鐘山/台中報導〕台灣大道優化公車專用道上路,市府交通局20日提出成果及改善報告,其中,專用道整體運量提升9%,慢車道車速變快、快車道不變,專用道幹線公車僅雙節公車較慢,其餘8條路線都變快。整體而言,台灣大道交通更順暢,達到預期效果。
交通局長王義川在市政會議中報告指出,台灣大道原BRT專用道每日行駛426班次、慢車道公車393班次,市府將8條原慢車道公車移入專用道,專用道每日行駛公車倍增至855班次、慢車道公車則減少至178班次,不僅提升專用道使用效率,也改善慢車道公車與汽機車爭道現象,提升台灣大道整體交通順暢度。
我只是把事實看到的寫出來。
根本就不懂交通流量的優化,這是我看到的事實。
燈控也差,秒數很亂,我光是從NOVA那邊轉到金沙就10分鐘。
無聊塞10分鐘,看到這種交通亂象塞住救護車,整個悶阿。
然後我從NOVA開到新光那附近也開了30分,如果要開到工業區我看搞不好要50分鐘。
左轉根本就一片混亂,要不是有人告訴我愛買一定要左轉,不然我就要繞道裕元那裡迴轉。
這點我也很無言阿!
多寫一些,都是事實阿。
還有,今天不是假日,是星期一而已。
在早上9:00台中火車站,公車大牌長龍塞在火車站。
這種景色,我只好說我運氣好還是背?
台中市現在的問題是,公車太多。
一個站一次停兩台,結果前面塞住後面。
另一個問題是,為何慢車道又有公車也要跟機車搶道?
再說一次,
公車太多,塞車了!導致救護車過不了。
公車太多,塞車了!導致救護車過不了。
公車太多,塞車了!導致救護車過不了。
公車太多,塞車了!導致救護車過不了。
公車太多,塞車了!導致救護車過不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