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hen10 wrote:
...(恕刪)
以我自己經驗,專有跟公設遇到一大堆缺失,叫修拖很久才來就算了,派來的還常常是一些小工,根本無法一次把問題修好。
舉個浴室漏水的問題,本社區交屋已逾兩年,有人修了三次還沒好,每次修繕要喬時間、要請假,下次會不會修好都還是未知數。等太久的、修太多次的、聽到慘痛故事後死心的,最後自掏腰包處理的大有人在。
公設的部分請第三方來驗,未滿百戶的小社區缺失7百多條,修了一年還有約2百條沒完成,不幸的是第一屆管委會任期結束前還是給修繕率未達標的建商通過見證點交。後面接手的管委會要建商處理這些未完成的缺失,事倍工半。
點交後舊的驗屋缺失都還沒處理好,新的公設故障已經開始累積了。什麼?你說保固期內建商該負責吧?抱歉, 供水、排水、跳電諸如此類的問題,建商第一時間不來,你管委會有辦法等嗎?還不是自己又乖乖花錢修。
仔細想想也不意外,靠大量推案、趕工壓低單價的建案,品質就是擺在那邊。新案趕工都來不及了,交屋的案子要叫修,建商當然是跟你哭沒人,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管委會、住戶受不了就會自己處理了。
花了這些時間、精神跟建商周旋,最後還是自掏腰包,真的划算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