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建議台中BRT改成地下LRT方案評估建議分析

關於台灣大道BRT的方案,個人有些建議,目前BRT是常客滿,代表台中確有大眾運輸的必要,但台灣大道卻因為BRT佔車道而更塞了,目前台灣大道尖峰很多人都不太敢走,塞太厲害了,因此應該考慮恢復台灣大道的車道數,日前新聞有報導若採用捷運MRT需要1200億,還要耗時六七年才能完工,可行性相當低,因此個人建議目前的BRT改採道路中央地下化的輕軌捷運(LRT),依高雄輕軌設計每班車有四節車箱,每車箱可載50人,一車次就載200人,最短可以每五分鐘一班車,非常適合台中藍線的需求量。工程可以在二到三年內完成,預算約兩百到三百億,相關工程規畫內容和預算估算如下文。

依照高雄輕軌的經驗是:
總建設經費:165.37 億元
中央補助:63.63 億元
市府負擔:101.74 億元(含用地徵收及拆遷補償費用 30.22 億元)
路線全長:22.1 公里
候車站數:36 座
機廠:台鐵前鎮調車場
路權:採平面 B 型路權,軌道與車道隔離。
軌距:1,435 mm 標準軌距。
車輛:車寬 2.65 公尺,100% 低底盤。
候車站:月台寬 2.5 ~ 4 公尺、高 35 公分(配合低底盤電車)。
轉運站:與捷運紅線凱旋站 (R6) 、凹子底站 (R13) 、捷運橘線西子灣站 (O1) 及台鐵科工館站、鼓山站、美術館站等 6 站相互轉乘。

也就是實際工程費為=總經費165.37億-用地費30.22億=135.15億,施作22.1公里,含所有的土木、機電、輕軌車輛、機廠及相關配合經費,若計算單價則為135.15億/22.1KM=6.12億/KM。

台灣大道如果採用明挖的地下箱涵來作通行的空間,所需要的空間不大,依高雄輕軌的設計規範,車高低於3.8公尺,每車道寬2.65公尺,候車月台單邊寬2.5公尺,雙邊月台則為4.0公尺,也就是如果不在車站月台時,用地寬只需要雙車道寬再加上一些安全距離,依高雄輕軌規定為6.7公尺淨寬,高度大於3.8公尺即可,故個人建議可以用明挖埋設淨空間7M(寬)*4.5M(高)的箱涵當作雙向車道的空間(如圖一),上方覆土約1-2公尺。考慮用地面積,若以箱涵寬4.5m加上箱涵牆厚,所需開挖寬度只比現在BRT佔的空間大約1-2公尺,若直接明挖來施作對目前一般車輛車道配置影響不大。


圖一 地下箱涵車道示意圖(圖在文後)



圖二 車站地下雙孔箱涵示意圖(圖在文後)


車站部份則可採單側進出的地下車站也就是往東的和往西的月台是不相通的,單邊月台寬則採3.5公尺,再加上車道寬,所以車站只要用一個雙孔箱涵7x4.5公尺即可(如圖二),進出方式就如同地下道進出方式即可。
至於預算方面,個人估算分為車道箱涵土目工程、機電工程及車站來計算,首先是車道箱涵部份,先計算7m(寬)x4.5m(高)箱涵單位進行米的單價為每公尺449,472元,這已包含了直接、間接和相關作業費,詳如單位進行米土木工程預算表:(在文後)

用上面所計算得的每公尺箱涵造價乘上車道長度,就可得到箱涵工程部份預算,分目前的路線還有未來施作路線的預算,目前路線台中車站到靜宜大學箱涵預算約78億元,全部路線箱涵預算約146億元如台中LRT車道箱涵土木工程預算估算表:(在文後)

機電及輕軌車輛部份預算,採用高雄輕軌的預算推估,為保守起見,以高雄輕軌所有土木、機電、輕軌車輛、機廠及相關配合總經費135.15億元,除以總長度22.1公里,於是每公里單價為6.12億元,如此乘上路線長當作機電部份預算,如此得出,目前路線台中車站到靜宜大學機電及輕軌車輛預算約106億元,全部路線機電及輕軌車輛預算約200億元,如台中LRT機電及輕軌車輛預算估算表:(在文後)

車站部份如前文所述,採用雙孔7m(寬)x4.5m(高)箱涵,再加上如地下道出入口來施作,再考慮其中所需的機電空調等費用,概估一座車站預算約1億元來計算,目前路線台中車站到靜宜大學共23站預算約23億元,全部路線車站預算約40億元,如台中LRT車站預算估算表:(在文後)

將箱涵、機電與輕軌車輛及車站預算相加,得出目前路線台中車站到靜宜大學共需預算約207億元,全部路線車站預算約384億元,如台中LRT預算估算(車道土木+機電+車站)表:(在文後)

另外對於工期分析,若先施作台中車站到台中港共長17.3+6.56=23.86公里,土木箱涵與車站部份可以分為十到十二標同時施工,每一標工期約1年到1年半即可完成,機電及輕軌車輛待土建工程完成後工期約一年即可完工,如此工期約2年到2年半,再加上前置作業(設計)約半年,所以僅需兩到三年即可完成。
以目前比較有需求的是目前路線台中車站到靜宜大學及靜宜大學到台中港,這兩段加起來預算大約是273億元,工期又僅為2.5到3年,如此即能讓台中藍線地下化,讓台灣大道恢復原來的車道數,相信絕大多數台中人都會比較願意多花一點預算,可是換來可長可久又最有效率的方案。

如果採用潛遁工法說不定價格還可以更低,當然可以挖比較深一點,可以避免掉一些管的問題,最好能用4到6台潛遁機頭,進度才會快,如果可行,這些潛遁機做完這個案子,還可以考慮用做其他線的工程,或是給其它縣市也想作地下LRT工程的地方用。

這文章有給台中市長信箱,得到的回應是已經定方案了,回答的只是個小承辦,個人就不太想再跟市政府講了,反正台中市府高層是看不到的。

ps. 所有的圖和EXCEL表格貼到這都好亂喔, 不會用這的格式, 只能轉成圖片檔貼在後

建議台中BRT改成地下LRT方案評估建議分析
建議台中BRT改成地下LRT方案評估建議分析
建議台中BRT改成地下LRT方案評估建議分析
建議台中BRT改成地下LRT方案評估建議分析
建議台中BRT改成地下LRT方案評估建議分析
建議台中BRT改成地下LRT方案評估建議分析
2015-03-27 10:55 發佈

ryan70 wrote:
關於台灣大道BRT...(恕刪)


我比較好奇一點

地下化「僅要」300億內?

可能光是中間私有地徵收就數十億起跳

藍線用LRT夠用?

太看輕台中未來的交易運量了吧...


ryan70 wrote:
關於台灣大道BRT...但台灣大道卻因為BRT佔車道而更塞了,目前台灣大道尖峰很多人都不太敢走,塞太厲害了...(恕刪)


體檢報告裡的資料不是不論快車道還是慢車道的平均車速都比沒有BRT時要更快了嗎!?
怕台灣大道塞不敢走的結果,就是台灣大道沒有以前塞了!!
結果還要一直說塞,這是想要三人成虎嗎?
ryan70 wrote:
雙邊月台則為4.0公尺...

地下車站用地不只月台,樓梯/站房腹地...都需要空間,
地面系統的好處是天然腹地廣大,只要插根站牌都能當車站.

潛盾機本身的成本就很驚人,
潛盾挖掘在成本優先的考量下,是下下之策.

可以參考看看高雄路面輕軌要花多久時間完工,
第一階段用地取得完全無礙-台鐵土地,
不會影響車道-台鐵原路線,
而且大多路段並非繁忙的市中心,
中港路地下化捷運施工期不可能比它短.
ryan70 wrote:
關於台灣大道BRT的...(恕刪)

蠻認同你的看法!希望市政府可以可以聽進去趕快規劃!
台灣大道是台中最重要的一條路,
砍掉BRT我沒啥意見,但如果砍掉後沒有其它更好的規劃(LRT,MRT),
那就太令人失望了!!!
台中不是綠大於藍的地方,希望市長認真一點!
如果連的台灣大道都弄不好,以後真的不用再選了!
幫板主貼兩張輕軌電車增人氣
**註 新北市 輕軌電車 是台灣製造LRT 正港國產輕軌電車 ****

歡迎轉貼使用照片

ryan70 wrote:
關於台灣大道BRT的...(恕刪)


台中的地質很硬

地下化沒你想的簡單 當年台鐵地下化改高架就是預算和時間差很多
把高雄浪費在高捷的錢
還有不要跟老胡過不去,早點縣市合併升格,台中早點成第三都

阿千金難買早知道,不過這麼早知道不能太早,不然又會有人說話了,只能罵老胡喔
ryan70 wrote:
關於台灣大道BRT...(恕刪)


搭高鐵前80公里也免費...

運輸效益也很高...

運輸效益本身就是最大的謊言...龍哥聽到嗎?
王永慶:賺一塊錢,不是賺一塊錢;存一塊錢,才是賺一塊錢。我:存的不是我的錢,能花到的才是我自己的錢!
嗯,高雄輕軌地面式的就要170億,地下化只要花384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