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市長決定BRT要改成公車專用道,這讓我很納悶。
就我了解,公車專用道只是一種"專屬路權",以公車優先的方式強化大眾運輸的吸引力,而BRT是一種以公車為載具的"平面捷運系統",完全整合發展後,就能提供類似地下鐵的服務品質。
這兩者在設定目標及規劃方式上完全不同,可說BRT的功能是公車專用道絕對比不上的,畢竟狼再強也贏不了獅子,層次不同,造價也是天差地遠。如果只是要用公車專用道改變市民日常交通習慣的話,台中市早就可以做了,何必落後台北20年才開始追,但如果選擇繞道發展BRT,一旦成功的話,某種程度在城市間的交通創新的變革上就會出現跳躍性且極富特色的成長。
如果市政比的是創新,比的是前瞻,台灣未曾有的BRT(有人說嘉義早有BRT?)應該遠比行之有年的公車專用道要強得多,但林市長卻決定廢除才剛開始的BRT,力推過去都沒人提的公車專用道,實在讓人有一種意氣用事、退步當向前的感覺。
如果評估BRT真的不好,是個錯誤,那就應該直接拆除,另外再推新的交通方案才對吧?還是說,這是個環保再生、廢物利用的概念?
gary1997 wrote:
台北公車專用道已經有20幾年了.何來退步.
把現在的BRT改成幹線公車後
行車時間會慢10分鐘,不是退步嗎???
要用更多的車去載相同的人不是浪費嗎??
學者:中市大眾運輸退回30年前
而身為BRT體檢小組成員的李克聰,則對廢BRT抱持樂觀看法。針對外界質疑公車使用BRT專用道,將使車流量倍增,恐造成公車道大塞車的「車隊效應」?他表示,修正案只是將原來台中火車站到靜宜大學、與BRT路線完全重疊的公車會納入專用道,部分重疊的不納入,未來會事先經過模擬決定納入數量。
李克聰說,因雙節公車取消優先交通號誌後,搭車時間將延長約10分鐘,但公車納入後班次增加,也能縮短民眾等車時間,並減少慢車道公車與汽機車搶道情況;且保留2路線行駛慢車道、小站都停路線,方便民眾搭乘。
nu1880 wrote:
現在的BRT沒有號誌優先 沒有站外刷卡 沒有行控
刷卡機是正常的,進去記得刷。
正式行控還沒好但是臨時行控完全有作用。
號誌優先12/25後多個路口被關掉了致時間延長,前兩週才陸續恢復燈號截斷功能。
不信的話自己去 狐狸司機的fb看看司機的講法為何。第一線人員不分藍綠,但是新政府胡搞瞎搞的做法都快讓人改變一直以來的信仰了。

nu1880 wrote:
不是倒退 是和現在差不多
現在的BRT沒有號誌優先 沒有站外刷卡 沒有行控
都還沒資格真正叫做BRT
改成公車道有什麼差呢
功能都是有的只是沒被使用而已
甚至功能還被關掉
罵的時候花22億,連未花的18億(行控中心) 一起加上罵BRT花 40億才這樣
省的時候,又把沒花的18億說可以省下來
18億明明就沒花
https://www.ptt.cc/bbs/MRT/M.1426686156.A.97B.html
youtube 影片台中BRT 紅燈提前30秒結束
youtube【台中BRT】相對優先號誌-紅燈切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