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國外的BRT,大多數都是再中間,可能是為了省錢月台數量可以減半,台中的brt則是蓋在外線所以每個站都需要兩個月台,或許是這樣比較美觀還是比較有遠見之類的,只是我還是覺得蓋在中間不是可以節省很多費用嗎?
chiyuan_888 wrote:外線brt,內線到時...(恕刪) 最少有brt可以搭,如果brt在中線,拆掉蓋mrt之後,原本被brt取代掉的公車全部出現在慢車道,原本培養出來的brt人口變成開自家車出現在中港路時,那比現在還更災難!!!!
台北的公車專用道在內側...但是跟一般道路是相通的,沒有像國外有用分隔島或柵欄隔開~~公車是內側、中線、外側...切來切去~~在台北,整個線道都是公車專用道...所以,在內側、在外側...已經沒什麼差別了~~台灣就是這樣子...那些規劃的人,總是想到...名稱好聽,選舉前趕出來就好了~~以後,以後再說~~
chiyuan_888 wrote:參考國外的BRT,大多數都是再中間...(恕刪) 因為他們蓋BRT是成為大眾運輸路網的一部分,也許是MRT的旁支路線,所以不會再改變。也不用為了以後會變為MRT而預先規劃。而台中BRT本來就身兼快速建構大眾運輸路網以及培養公共運輸運量的功能,最終還是要朝MRT方式建構大眾運輸路網,所以要考量以後開始興建MRT該怎麼設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