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中市台灣塔興建計畫正進行細部設計明年一月動工

台中市旗艦計畫臺灣塔現正進行細部設計等審查作業,預定明年一月動工,市府都發局評估完工後每年可望帶來約100億元的觀光經濟效益,並為大宅門特區增加116億元不動產增值空間。市長胡志強表示,臺灣塔是為了讓臺中觀光經濟更好,同時也可償還市府債務,絕不會有所謂浪費經費的情形。
都發局長沐桂新21日在市政會議報告臺灣塔的推動進度。他指出,目前同步進行細部設計及審定、環評、結構外部審查、交通影響評估、都市設計審查、多目標審查及防火避難檢討等多項作業,如果順利,今年底可進行檔土柱整地開挖工程,明年一月則可進行主體建築工程。
臺灣塔高313.9公尺,等於約一百多樓層的高度,站在頂樓的「空中花園」將可遠眺臺灣海峽;塔本身除將設置博物館、廣場、餐廳及各類商店外,也透過精心規劃的「一日軸」與「節氣軸」,讓民眾不論從近處或遠處,都可看見壯觀且多變化的燈光幻影。
由於臺灣塔結構主要是由各種精密塗裝的白色鋼柱交錯產生,並納入太陽能及風力等綠色發電系統,與一般的建築物有很大差別。為了讓民眾近距離體驗塔內結構,都發局目前正打造一座高度約20公尺的模組,預定今年九月底可完成,屆時將開放民眾參觀。
此外,沐桂新也表示,市府將參考紐約雙子星大樓遺跡工程,在臺灣塔施工期間透過探照燈向天空投射三道光芒,臺中市各主要道路都可看見,搶先感受臺灣塔象徵的光明與希望。
至於觀光經濟等效益,沐桂新表示,臺灣塔每年遊客預估可達565萬人次,為週邊帶來100億元商機,且大宅門特區也將因此獲得116億元的不動產增值空間。未來臺灣塔將以OT方式招商經營,包括權利金與營業稅在內,市府每年可獲得約近1億元的收入,而營運廠商約八年可回本。此外,不論是城市美學、城市能見度、發展文創產業、提升臺灣建築技術、提供市民國際水準休憩場所等,也都有極大的助益。
胡志強表示,多年前市府提出的古根漢美術館預估一年約100萬人參觀,如今臺灣塔預估可達565萬人次。有人批評蓋臺灣塔浪費,不如拿來補助營養午餐,但他要強調,法國當年興建巴黎鐵塔時也被民眾罵,如今已成為國際知名地標,相信臺灣塔未來也能成為代表臺中的地標。蓋臺灣塔是為了讓臺中市的經濟更好,同時也更有能力償還市府債務,這是市府團隊腦力激盪後找出的好方法,絕不會有所謂浪費經費的情形。
臺灣塔預計最快要到2017年底才可完工,胡志強希望應努力讓工期再縮短,同時也加強宣導,讓民眾好好了解臺灣塔的內容與效益。此外,環繞臺灣塔的樓梯應考慮做斜坡,讓輪椅人士也有機會挑戰登高塔的樂趣。
副市長徐中雄也表示,臺灣塔是世界級的地標,可委託專業人員紀錄整個興建過程;樓梯與坡道可共用,天空步道應改採透明玻璃,安全又美觀;塔上緣的風力發電則應考慮是否會影響結構安全。



心得:持續看好西屯區房市 尤其是7期 12期 及未來的水楠 繼續噴
2014-04-22 7:58 發佈
台中天空樹? 不管怎樣,還蠻樂見其成的

但是名子就叫台灣塔? taiwan tower這樣喔
七期我是不懷疑啦,畢竟他本身就有他自身的價值。
12期就不清楚了,重大建設?居住環境?
新房肯定越開價越高,因為台中房價基期仍低;
但是房子會舊,這時考驗的就是真本事了!
每年565萬人? 台灣到時有二千三四佰萬人, 有多少人一輩子也不會去或只去一次, 外國遊客一年才多少人? 其中有多少人會來台中玩? 有會有多少人會花錢上塔頂? 周邊商機?

jenru wrote:
每年565萬人? 台...(恕刪)


你跟廣告詞認真??
這個是廣告給廠商看的,創造夢想吸引投標用的



台灣戰神 wrote:
台中市旗艦計畫臺灣塔...(恕刪)


蓋這個來炒高臺中房價嗎? 還是要做成納骨塔?
完全不知道花大把鈔票蓋這個用意是啥?@@a
叫台中塔(Taiwan central tower/Taichung tower)不是很好嗎?取名是學問,不要濫用。

台灣戰神 wrote:
台中市旗艦計畫臺灣塔...(恕刪)


我只是很好奇

有些公共建設很多年都蓋不好

台灣塔2015動工 2017就會好

真的還假的?

品質沒有問題?
當初選胡志強真的錯了
做到後面反而愈做愈差
腦袋越來越僵

火車站那邊就任其荒廢
只往新地方炒地皮

台中捷運是要改給誰做
搞不懂

公車免費搭人
全民買單

台灣大道改了名字也沒怎樣
卻又花了一大筆錢

一堆家庭生活都有問題怎不好好規劃

今年選舉我不會選他

jenru wrote:
每年565萬人? 台灣到時有二千三四佰萬人, 有多少人一輩子也不會去或只去一次, 外國遊客一年才多少人? 其中有多少人會來台中玩? 有會有多少人會花錢上塔頂? 周邊商機?


以台灣人等同要每人每隔四年當中會去一次,加上如果成為外國遊客很願意當成其中一個景點我想應該很有可能吧,尤其台中很需要有夠知名度的指標景點來誘使遊客願意住宿.

如果565萬人次每張門票300元,一年會有17億收入,所以單台灣塔的成本可能五年就能回收,何況周邊多少會帶動一些商機,這投資我覺得值得嘗試.

不過市府展示的模型怎麼又比原設計(比較有盤根錯節的感覺)更難看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