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對購屋者有多大效益?

8月開始實價登錄,最近看到一些房仲業者將屋價下修 100~200萬,但也看到一些房仲業者將房價上揚100~600萬之譜,大部分的業者是沒有動靜,這應該是有策略性的,看了好幾個月的房子,常常聽仲介講得天花亂墜,現在已經懶得找仲介了,無奈我們想買屋自助的還是弱勢。

實價登錄,有聽說業者和投資客會故意報高,以免轉手困難,也可以合理抬房價,如果真的是這樣,對自住客的幫助好像不大,畢竟幾乎房子都掌握在仲介手中,他們都有配合的事務所,這聽來真讓人憂心......唉~好像應該繼續租房子,其實現在以租售比來說,租真的比較划算。
2012-08-04 12: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購屋者 效益
我是覺得沒什麼影響

只要真的有心,花點時間都查得到成交行情

或是花點錢調資料去推算


買房都幾百幾千萬,其實花一些時間調查是合理的

能省多少算多省!!

在於太多人不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導致被黑心仲介或其他賣屋者花言巧語上當受騙

實價最大得利者不會是民眾,是政府

為了未來實價課稅.........

唉~~~
codaphne wrote:
8月開始實價登錄,最...(恕刪)
感謝民進黨 低薪 = 省好多人事費 高物價 = 成本沒變 , 賺超多 高房價 = 賣一戶賺幾百
就目前蒐集到的資訊,關於實價登錄,個人覺得就跟雞肋版證所稅一樣,沒啥效益!
因實價登錄,範圍不包含預售屋這一塊,而新成屋部分,要等代銷將所有房屋完銷結案後,
您才會得知大約的成交價格,那時候的房子都賣到一間不剩了,您知道了價格又有啥用?

預售屋轉手是投資客獲利的主要來源,管不到這一塊,功能已被閹一半,至於成屋成交價,
如果業者要跟銀行配合作假,買空賣空,您又如何能判別真偽?

其實台灣的房價要合理化,透過奢侈稅或實價登錄等政策是無效的,因為那只是政府徵稅
的手法之一,並非要打房,而在各方利益糾葛,妥協之下最終的提案版本,必定是後門千百
個的失效版本,完全無效果可言.

台灣房價要合理化,只需要: 差別利率+10年長期持有才能轉售+嚴禁出租這幾點就夠了!
當房市連投資的價值與投機的後門都沒有時,就不存在價格的問題
聽說按照外國的經驗是會推升房價
但無論如何下一步就是實價課稅
因此政府才是大贏家

t8f wrote:
聽說按照外國的經驗是...(恕刪)



+1

政府的奢侈稅或實價登錄政策
其目的只是增加稅收

試問政府去年實施的奢侈稅政策後房價真的有壓低嗎?
結果還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殺頭的生意都有人做了
賠錢的生意我相信沒人會做

至於8月開始實價登錄
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對象不管是屋主或是買家

在英明的政府帶頭領導下油電雙漲
帶動物價一直再漲,難道建材不漲?
租金不漲?

我不是投資客
但我還是相信早買早享受!!
以後自備款不夠不能超貸了!!
codaphne wrote:
8月開始實價登錄,最...(恕刪)
議價空間變小,畢竟就是站在參考成交價上來回議價了!對於不擅長議價者是好事。
基本此制度會助漲也會助跌,漲價時人家會說你看半年前都有20萬元了,現在當然要21萬元。跌價時,買家會說你看半年前才20萬元,現在更差應該只有...
多年後實價課稅的確政府是贏家!
租應該不會比買好吧!又不是台北市,台中租一間舊兩房也要8000元,而買一間10年的舊兩房不到300萬元,一年租金96000元/房價300萬元,租金利率3.2%,但房貸利率卻只有1.89~2.1%。
政府從來沒說要打房啊,只說健全房市
打房都是媒體和網友說的

奢侈稅=>消滅短線投機客
實價登錄=>為實價課稅做準備,對購屋者來說減少買貴風險

這些政策對房價有沒影響?頂多減少暴漲的情況而己(=降低未來暴跌風險)
房價還是要看總經與供需來判斷啦

買得到就是行情
買不到就是空談
喜歡的一定有吸引人的條件才會貴
市場機制而已...
codaphne wrote:
實價登錄,有聽說業者和投資客會故意報高,以免轉手困難,也可以合理抬房

很明顯你是外行人。台灣的實價登錄是「買方」要去登錄。

現在每個投客都在賣房,投客根本沒人要買。是要怎麼作假?

所以作假的只剩2種

一種是仲介。透過仲介成交,所以仲介要去登錄。
一種是假交易,買賣雙方都是自己人。


就看投客夠不夠力,可以作假交易作幾間。作1~2間沒用,大概也要50間才有機會影響到一區房價。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