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高雄遊玩回來
發現雖然高捷沒有啥人在坐
但是至少在規劃上還不錯
也就是外地遊客可以坐上捷運到達大部分知名的景點
六合夜市一出捷運口就到,瑞豐夜市、西子灣、愛河、巨蛋、新堀江、城市光廊等都可以在出捷運站後步行即可達,甚至美麗島站本身就是一個景點
(台北就更不用說了,向來去台北玩就是選擇坐捷運)
身為台中人的我回來馬上看看台中正在蓋的捷運有經過哪些景點
未來是否可讓外來的觀光客搭捷運一日遊完台中而不用另外的交通工具
結果看看主要沿文心路的捷運來看,簡直只是為了到達高鐵而蓋而已
中間除了圓滿劇場我想不用轉乘以外
其他外地遊客必經的逢甲夜市、一中商圈、彩虹眷村、高美溼地、東海大學
(大坑步道我覺得用走的走不到,大遠百新光還可以接受)
期間甚至連台中火車站都沒經過
(不要說會規劃轉乘,你看台北高雄有遊客坐車到火車站後還要你先轉坐電聯車到另一個小站才有捷運的嗎?)
又不是每個遊客都有錢坐高鐵(我就不會坐高鐵到左營寧可省錢坐火車去)
停靠的都是台中市的大馬路沒錯
但看起來就只是為了炒高七期房價而設的捷運
高鐵附近還停了一些冷門的站點我只知道附近只有在蓋房子(遊客下這個站要做啥?)
如果要去台中景點坐完捷運還要換坐公車或計程車
那這種捷運會吸引外地遊客來坐才奇怪
有人可以解釋這種路線規劃的目的在哪裡嗎?
chipin723 wrote:
剛到高雄遊玩回來發現...(恕刪)
你想太多了! 只要蓋好台中捷運之後,不要賠太多就好了!
台中火車站,以高架鐵路,台鐵區間車的方式做為捷運紅線,
文心是高架捷運綠線,中港路則用BRT公車藍線。為的就只是省錢!
若賠錢,捷運站到達知名景點,有何屁用?
捷運賠掉的營運費用,是拿台中其他納稅人的錢去補貼,
台中市能收到的地方稅就那麼多,貼給捷運後,
台中其他的馬路、公共建設、公園、營養午餐、XX補助...都會被排擠。
是別人在用的捷運重要? 還是你家附近的水溝、馬路、公園...比較重要?
所以,現在要捷運,要求的就只是營運能夠損平,但不用把興建費用賺回來,
若連營運/維護費用的損平都做不到,就不要蓋了!
開車、機車、坐公車、走路、騎腳踏車...一樣能到觀光景點啊!
而且開車、機車,地方政府還可以增加稅收...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CCJ1128 wrote:
請問 大大提到的這幾個項目
有幾個可以滿足大大對捷運的要求??
台中的大眾運輸使用率,大約只有7~8%,
砸錢蓋了捷運之後,主要就是用來服務這8%的人口,
剩下的92%,是自己有機車/汽車/腳踏車/走路
(計程車算是大眾運輸工具,搭計程車的也算在那8%裡)
所以,要砸大錢服務這8%少數人口,是可以!
但這8%的少數人口,不能侵犯到92%的權益,
也就是砸錢蓋好捷運後,不要求回本,但至少要能損平,
不要連營運/維護費用還要靠這92%的人去補貼。
否則這8%的人口,就是在享受特權!
沒有捷運,還不是能搭公車/計程車到觀光景點?
台北在還沒有蓋捷運之前,大眾運輸使用率就有2x~30%了!
這就是為何台北捷運重運量接軌後,一下就損平了。
台中市因為看到高捷案例,所以才這樣東省西省,要減少台中捷運的營運成本,
捷運要靠"在地人"長期使用才能撐起損益兩平,不能只靠觀光客。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