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準備要蓋的BRT藍線
不是公車專用道,也不是嘉義的那種半套BRT
公車專用道,經費以千萬為單位,最多不到2億解決...
大家都知道,半套比較便宜,全套比較貴
嘉義的BRT最多也沒超過4億,路線還比台中BRT藍線還長
花20億的台中BRT藍線會有什麼?
「雙節公車」(全台首見,佔了5億元)、「封閉式車站」與
「捷運式的自動收費系統」(這也很貴,含售票機、驗票閘口)
「月台門」、「行控中心」、「龍井坪頂機廠」
車站可能評估設置「導軌系統」,有專用道、號誌連鎖系統等等
等於說,我們進入BRT車站,就類似走進台北的MRT捷運站一樣...
進站就要刷卡,刷卡之後直接在月台門等車,車來直接上去。
大型車站,如中港文心路口、台中榮總、新光三越,還會設置兩個出口與人行天橋直接連通兩側。
目前預估台中車站至靜宜只要40分,比一般公車快很多。不要把它速度與舒適度拿來跟MRT比較,
但至少他可以創造出比現有幹線公車更具效率的公共運輸...班次會很密集,尖峰3分,離峰5分。
姑且不論哪個路段適不適合BRT,
但我希望眾人能拋棄BRT=公車專用道的成見。
註:(BRT學術名稱為公車捷運系統,台中市長則擅自改為快捷巴士系統)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K0120001
本法所稱大眾捷運系統,係指利用地面、地下或高架設施,不受其他地面
交通干擾,採完全獨立專用路權或於路口部分採優先通行號誌處理之非完
全獨立專用路權,使用專用動力車輛行駛於專用路線,並以密集班次、大
量快速輸送都市及鄰近地區旅客之公共運輸系統。
其實,連公車專用道都能符合XDDDD...除了優先號誌以外...
尤其台北部分幹道公車專用道符合密集班次與大量運輸了...
它寫道"非完全獨立"也代表可以不受其他地面交通干擾~~
BRT正是符合這些要求呀~~非A級路權也可以
等紅燈不代表就是干擾,尤其是有號誌連鎖、號誌優先之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