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刪除
已刪除
已刪除
已刪除
已刪除
已刪除
已刪除
Bioee wrote:
個人還是對這種假捷運...(恕刪)
這才是回歸本位的作法,捷運本來就是由跟個不同層級的大眾運輸系統組成的。
中港BRT當初本來就有部分高架的選項。
會說台中的鐵路高架化是假捷運,那代表您真的不懂"捷運"這個詞真正的涵意。
捷運,讀是無中生有的東西,本來就是原有的大眾運輸系統"捷運化"而來的。
大眾運輸系統的先進國家諸如英國、日本都是這麼走過來的。
所以你會看到在很多國家,軌道捷運跟區域鐵路用的是同一套系統。
差別只在捷運系統的部份較普通鐵路有更多人性化設計。
在日本甚至還有在高速公路設置"高速巴士站"並設置巴士專用道,將原本是私人運具使用的高速公路,變成大眾運輸系統之一,旅客搭乘高速巴士到供速公路站的任何一個站點可以再轉乘電車、路面輕軌電車、公車等等到達要去的地方,比台灣的國道客運更有效率。
台灣國道客運這種直接把巴士開進市區的作法不僅會造成市區交通壅塞,也浪費了市區公車的接駁運能。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真的是突飛猛進!
這種整合進步才是現實最迫切需要的實用性建設
而不是在那邊喊紙上捷運騙選票
鐵路捷運化的可多了 , 東京有山手線 , 香港有東鐵線和西鐵線
東鐵線還是城際列車跟本地電車共軌 , 就像台鐵的自強號與區間車一樣
香港做就是正確的 , 台灣做就叫假議題 ????
鐵路和公車都是很基本的大眾運輸建設 , 捷運現在已經淪為炒房議題才是真的
台灣有些人很奇怪 , 蓋 BRT 或鐵路捷運化就不叫提升大眾運輸 , 眼裡只有蓋台北高運量捷運那種才叫真進步
下場就是像高雄蓋了一條運量根本撐不住的橘線一直被打臉
若高雄的橘線改成中運量高架化都可以蓋三條了
台中先做公車培養基本的大眾運輸觀念才是紮根的基本作法 , 而不是一步登天要捷運
台北也是因為公車運輸客源養了幾十年交通惡化到不行才蓋捷運舒緩
現在台中做的其實是正確的方向
將來會有 BRT , 有鐵路捷運化 , 有烏日文心線
考驗的是台中如何有效率整合這三種捷運化的交通工具
如果台中的鐵路像北部七堵到樹林間平均十分鐘就一班車 , 那早就能提升大眾運輸了
可惜北部是東幹線跟西幹線重疊所以班次多 , 中部是一個西幹線還要分散山海線
希望能先把基本的區間車班次提升吧!
victor7681 wrote:
市府規劃報告中的十九站,台鐵台中站不但是起點站,也是轉運站,可與台鐵及一般公車、客運公車做轉乘,被稱為「A01站」。
接下來第二站位於自由路與中正路口,第三站是在興中停車場,也就是中正路與中華路口,第四站是中港路及五權路口的中山醫院站
按照規劃未來BRT是經由中正路進出火車站...不是以前藍線規劃經民權路
照目前街道情況...站牌勢必設在路邊...和一般車輛共用車道等於是普通公車
至於實施優先通行號誌...必須克服路口與路口太近的問題(中區的老問題)
紅綠燈都會有秒差時間...目前市區支線都在30秒左右...再快行人就過不了馬路
如果BRT車班之間時間太近...交叉道路秒差更縮短恐怕難以通行
最大問題還是機車違規的惡習...快車道直接左轉讓人目不暇及..多到讓人害怕
以後BRT駕駛可要心臟夠強...常常被嚇的猛踩煞車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按照規劃未來BRT是經由中正路進出火車站...不是以前藍線規劃經民權路
照目前街道情況...站牌勢必設在路邊...和一般車輛共用車道等於是普通公車...(恕刪)
五月的新聞
黃錫嘉隨即在議事堂當場播放廈門與北京的BRT,以及在嘉義的台灣第一條BRT實際營運現況影片,廈門的BRT就是快速公車專用道,採取高架及封閉式,行車無阻礙。
北京街頭的BRT,就顯現出交通亂象,黃錫嘉表示,與台中市有點像喔。而嘉義的BRT,黃錫嘉則說,也只不過就是在車體上打著BRT字樣的公共汽車而已,「這也叫做捷運,笑死人」。
在播放影片的過程中,胡志強是邊看邊搖頭,黃錫嘉質問,台中市需要的是這樣的BRT嗎?他也質疑,台中市區內有哪一條道路可以走BRT路線?
已經可以想像以下畫面:
偉大的捷運藍線其實只是漆著BRT的公車
照樣塞在中正路上,民眾搭乘意願低落
然後被天龍人說,你們台中人都不搭大眾「捷運」系統
所以別想跟中央要錢蓋下一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