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最近開始看房子,台中11期...
發現有些建案公設相當完善,如游泳池、圖書館、電影院、洗車場....
完工後會由建設公司轉手給大樓管委會...轉手後建設公司便不在插手管理或介入
這樣的話這些公設的永續性,是否容易出現問題....?
沒個主委或管理團隊都可以永續經營嗎?公設的修繕與維持...等問題
都可以由百來戶的住戶來延續她嗎?
像游泳池的問題因該是最多的,救生員、水質的維護、清潔...等等
感覺建設公司的配套措施相當的有限
這些公設到底是優勢、還是住戶進住前就該有心理準備這些會成為累贅...
dspdsp wrote:
如題!最近開始看房子...(恕刪)
應該分成幾種
有游泳池 這點差異最大 (不管是保養啦 水啦 救生員差最多...一般大樓常見就是泡水池啦 不能算游泳池)
運氣好 還可以泡水 運氣差 變蓄水池 在差一點變污水處理池XD 這時候就變成房價扣分重點了
健身房需要小保養大初始投資 電梯就不用說了 越多人負擔成本越低
其實我到是覺得 好維修 低成本的公設 才是最重要的 之前朋友住台中有名的大樓(101建築師的)
我就覺得他公設很好 都花在好保養且低成本的上面...10多年過去了 公設還是保持得很完美...
圖書照樣一直進 電影照樣能看...
說實在的一堆公設一年會去幾次...圖書館休息區是給小朋友去還比較重要..
高耗電高能量成本的 一點都不划算 公設多能永續 少之又少..(撞球桌?桌布都沒換 桌球桌? 凹凸不平 能打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