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想買離七期(市府、歌劇院)近的四房房子,
相中東興、大敦路偏中港路一帶,上述兩屋地段位置差不多,
自得居兩車位高公設全部面積約80坪開價約1500萬(房仲),
不二家一車位低公設全部面積約55坪總價880萬(親友介紹免仲介費),
但室內面積均約43上下(實際上不二家還多半坪),
賣價相差有這麼大嗎?您會如何決擇?謝謝您!
herbu wrote:
請問為什麼說 華太自...(恕刪)
我指的不好住是公設比多(30%上下), 陽台多(5%上下), 一些知名建商還多了花台, 所以室內實際能住只剩60%
不是只有華太的房子這樣, 7期(附近)所有的新大樓都如此
但是消防安全的雙逃生梯保障也變多了
梯間空間也變大了
其實這些還是有用的
至於公設空間當然也比以前大了
像現在比較豪華的新大樓幾乎都有三進式門廳與專屬迎賓車道了
(豪墅或莊園也有人這樣搞,但就要多買很多地坪才行)
至於花台或陽台或露臺
其實是有會比較好喔!
這樣對該房間的室內環境條件來講會比較舒適
對人體健康比較好
其實豪宅或豪墅現在幾乎都更重視露臺與陽台空間了(豪墅還多了側院)
這些空間都是有用處的,並不是閒置或浪費掉的啦
另外順便講講透天VS大樓
透天別墅如果把浪費在樓梯間,電梯和梯間空間等都算進去的話
其實也跟大樓(扣掉公設比來計算實際室內坪數)差沒多少了
最準的..就是透天別墅把每個房間和客餐廳的坪數加起來
其實不見得比大樓(扣掉公設比之後)能多多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