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公設問題?

公設說是所有住戶共同使用的部分, 所以大家都要出錢

我隨便舉個例子:
如果某大樓有100戶, 每戶都是50坪, 公設比30%, 每戶單價都是20萬/坪
那每戶都要出 "50*30%*20=300萬" 出公設的錢
所有住戶共出了300*100=3億在公設上

我的問題是, 大廳的成本看建案吧?
但是樓梯, 電梯, 走道, ...等的成本應該是比房屋低的吧
可是卻要用跟房屋一樣的計價方式
而且每戶共同使用的是重複出的(不是一起出用均攤的喔)
可是房屋只有自己在使用, 樓梯等是共用, 但是單價相同

純粹只是建商把公設灌進虛坪, 讓房屋單價看起來較低造成的嗎
(以公設30%的房屋, 要把單價除以0.7才是房屋的真正單價(大部分人不想使用公設吧?))
不然我一直覺得樓梯也是一坪20萬, 如果是5戶在用且一起出錢, 不是等同於一坪100萬了嗎

請問是我哪裡有誤會嗎?請了解的人幫忙解釋一下, 謝謝!
2009-11-03 11:3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公設問題
我也滿想了解............公設比的秘密........太高了
公設應該不算是住戶重複出的吧..是每戶均攤全部公設的吧,哪有可能每戶都買下全部的公設,舉凡走道,電梯,大廳,停車場的車道...etc,都是公設的一部分阿...
不過目前的公設比真的不透明,公設價格真的太高了..
lrch522 wrote:
公設應該不算是住戶重複出的吧..是每戶均攤全部公設的吧,哪有可能每戶都買下全部的公設


我指的意思是, 每戶都要用跟房屋相同的單價買公設不是嗎?
這樣跟重複出的意思是不是有點相似
如果房屋每坪買20萬, 那同樓層共用的樓梯,走道...等, 每戶都要用這個價格買阿
------------(恕刪)
------------(恕刪)
ninicrystal wrote:
我指的意思是, 每戶...(恕刪)


公設的持分早已劃在你欲買的那一間裡面了,跟建商談價錢時當然是連同公設一起談的,所謂持分就是share的意思,因此就面積上各戶之間是不會重複計算的。

當然,每戶都會攤到公設面積,但每戶理所當然談的價錢不一,所以你會發現喔~你若買的價錢較低,靠近你家的公設如梯廳、樓梯、電梯,用的建材會較差 (開玩笑的啦^_^)
一切的問題不在建造成本多少,而是土地成本多少,需要平均多少在公設上面,

才能達到20萬好了。
現在好像要修法,明年五月起,賣房子(上次看到的是預售屋,不知道有沒有包括舊房子)要把公設和主.副建物的面積和售價分別標示,如此一來,就可以知道你花了多少錢買公設了...

比如主.副建物(從你家大門進去之後的所有面積,包括柱子.牆.管路間.花台和可以運用的陽台...等)共32坪,一坪20萬;公設(不含車位權狀)13坪,一坪15萬,總價就是32*20萬+13*15萬=640萬+195萬=835萬(不含車位的總價).從這裡可以看出你花了195萬買公設.
在這裡個人覺得車位應該另外算(不能算入公設坪數中,因為有些人沒買車位,或有些人買超過兩個車位).所以再加入車位,比如一個車位85萬(8坪),等於總價就是835+85=920萬.

835/(32+13)=18.555萬...一坪18.555萬...這是現在預售屋不含車位每坪單價的算法,
920/(32+13+8)=17.3585萬...一坪17.3585萬...這是現在新成屋含車位每坪單價的算法

以上是個人的認知,不知道未來修法後是不是像上面這樣計算總價?請各位大大指教,謝謝!
其實會有公設的疑問,應該大部分的人會覺得公設用的時間很少,卻要與室內使用坪數算同等價錢感到不公平吧,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建商為何要蓋房子,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賺錢,今天就算建商把公設的價錢降低,肯定室內使用坪數就會拉高價格,因為建商不是笨蛋,不可能做虧本生意,而且會有公設的問題也是政府規定的,否則建商不會這麼笨蓋一堆公設給大家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