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

*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http://www.chcg.gov.tw/accounting/07static/static01_con.asp?bull_id=104816


許多大大不斷提"證實"有很多實際住在台中的人都是在彰化設籍,因此台中人口成本緩慢是因為人口被分散到彰化了

理論上,彰化人口應該會成長非常多,但實際上的數字,應該會讓這些大大失望!一查就知道,近幾年,反而逐年減少中!

按照實際統計數據來看,我們可以推論:台中升格後,人們對台中的未來發展有期待,導致鄰近的彰化人口持續流失,流往台中....

彰化縣人口統計

小計 男 女

2007 1,314,354 677,590 636,764
2008 1,312,935 676,162 636,773
2009 1,312,467 674,594 637,873
2010 1,307,286 670,812 636,474



>彰化上班的醫生、教授以及其他人士住在台中市是不少


這也不好奇怪,在台北,這情況很普遍!

在台北市居住卻跑到新北市工作,但戶籍不是設在新北市,就是在台北市,怎麼樣也不會設在桃園...(前面講過了,刻意設在桃園,根本是自找麻煩)

只是,在台北市居住,卻跑到新北市工作,主要應該也是考量到子女教育、以及沒工作的家人(如老婆)的便利性

更有些人,老婆小孩都住在台北市,他自己卻跑去新竹工作、居住,假日才會返回台北市(你覺得這種人會將戶籍設在哪裡?當然是台北市,而不會是新竹!因家人在哪,家才在那呀!)


更猛的是,天天台北新竹往返(反正選個不塞車時段開車1小時就到了)....

簡單講,若硬將台中市擴大到彰化,又或是說中部人口,整體的成長量真的遠不如台北地區....

日本早已進入人口負成長,但東京人口卻持續增加中,這說明在台灣少子化趨勢下,大型都會區越佔便宜,鄉下人口反而最吃虧,導致城鄉差距持續擴大

為什麼會這樣,各位不難明白(問問身邊上台北打拼的人就知道了!)





22f wrote:
http://www...(恕刪)


就居住人口/戶籍人口的比例來說...
台中市應該是全省比例最高的地方

下方是去年的新聞節錄...
潭子家興里 短短800米住1.3萬人
潭子區家興里面積超小,僅近0.16平方公里,卻住了1萬3千多人,是全台中「人口最擁擠、密度最高」的一個里,比人口最稠密的中區密度還高。 不過舊台中縣的建築法規影響,導致家興里人超多,停車位超少,居民也打趣說「半小時找車位是基本要求!」潭子區家興里面積僅有近0.16平方公里,戶籍登記為7573人(民政局101年2月統計資料),是合併後大台中市「人口密度最高」的1個里,如果再納入未遷入戶籍人口,實際住在家興里的人口數約有1萬3千多人,「非常擁擠」。家興里長莊世雄說,潭子區南從中山路1段1巷,北到大通街為止,短短800公尺裡有10棟250戶以上大樓, 很多通勤到市區、潭子加工區上班,都在家興里租屋,未遷戶口的人「特別多」。


就小弟待的部門來看..約有一半是南部OR北部來的..
也因為是在外租屋 所以戶籍都不在台中...
有些買了房子 也不一定把戶籍遷到台中
理由很多啦... 台北的福利好 南部來的說選舉時會有福利..

潭子家興里並不是特例...
中科/台中工業區/大里工業區附近 也都有類似的情況
以小弟居住的中科附近大樓社區為例..
設戶籍的大約只有三分之一到一半 但是整個社區幾乎沒有空戶 連要多租一個停車位都很困難...
22f wrote:
只是這些天天忍受大塞車、捷運塞人的台北通勤族
要不是"現在"錢不夠多,沒辦法搬到台北市來住,誰願意忍受這樣的通勤品質?
講白了,這些人才是台北市住宅源源不絕的潛在買方啊!


這就是首善之區的宿命,太多淘金夢想與理想都只願在那城市發掘;以致房價層層堆疊、水漲船高!

現今交通運輸系統跟以往比起,大大的進步、試問若在台中能有相同收入,除了投資與事業目的外

誰想去擠那個“天龍帝國”......

同樣道理,若是隱身鄉間、怡然自得、了無掛礙,誰會想擠進那個滿是銅臭味與臭酸味的城市裡,

人為現實低頭、不願面對真象;我想才是房產如此一直輪迴、人也一直“痛苦承受”的緣由~~~~

hlz wrote:
台中房價或許還是比不過台北 台中已經不會是原來的台中了 生活品質 人均綠地 居住空間 公共設施 樂天市民 這樣台中不就讓你買了單可以偶爾逃離台北塵囂 然後交上一些朋友(益友?損友? 好色友?)


h大反應了“中部小子”的心聲,縱使你在台北、大陸發展的有聲有色,這類鮭魚也好鯊魚也罷!!返鄉

的置產地點還是希望有個“家鄉味”....敝人不才,縱使有那個能耐購進天龍國門票入場券、還是不會

進場去“參觀、看電影”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和人生進程
互相參考討論是很好的
互相比較就不一定有意義

22f 大的人生進程比我早很多
您的帥兒子都已經能開車載全家了
我的女兒還在學走路
所以您可能比較不能瞭解會在乎生育給付
然後設戶籍的這群人

我們都是父母還在老家
每周無論如何都得回家給老人家看的
省點稅 多拿點生育給付
差個幾萬塊是真的沒什麼
但好歹可以付幾個月幼稚園的錢

同齡的朋友 這樣做的真的很多
但在老人家往生後
跟彰化的最後牽絆就會斷了...

若年輕這輩這樣做的人越多
城鄉差距越來越大是必然 而且會更加速拉大差距
我常在開玩笑
到時候再回鄉下收購農地來當地主 XD

To C 大

就因為每個人命運不同
口袋的深度也會不同

顧大和我的職業
其實不大適合完全利益導向
這樣的事情在社會裡還是得有人去做
雖然我可能終其一生買不起黏具
但我努力把本業做好
把鄉下的病人照顧好
我仍然相信我是個有價值的人

在這樓剛開 顧大分享他的好宅照片時
我心裡想著"如果有一天我也能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有多好"
如今我的設計師就是顧大介紹
美夢成真的感覺真的很棒

能追隨版上諸位大大的腳步前進
是小弟的福份
雖然像 22f 大這種大咖
我可能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但起碼有個努力的方向也不錯

To Jack 大:

在台中生活真的很幸福
我有個在黏發科的同學 已經幹到主管了
一年繳上百萬的稅
在天龍國過的日子 比起我這種小咖還差一點
因為比他有錢的傢伙太多 物價房價樣樣貴得要死
加上黏發科日日夜夜爆肝
陪老婆小孩的時間就少

比起來 我每天晚上都跟老婆小孩四處吃喝玩樂
應該要知足了

To 顧大:

因為職業上相似度比較高
其實您才是我最想模仿 抄襲的人生 XD
能否請您有空時多多分享台中各地隱藏版好酒好食
造福本大樓諸位 XD
謝謝您!
這年頭真是變了

房子的配備可以用同等級品牌替代
這一點在合約上通常都會有
這是沒錯的

不過在好的建商和爛的建商
對這句話的使用方式就全然不一樣

好的建商會告訴你
那是合約上必須要有的空間
避免有該公司或該品牌缺貨的問題
但好建商通常用的都是大品牌配備
不會有缺貨問題
會讓客戶知道就是會使用那句話裡最貴的那個牌子
事後也的確就是給那個牌子

好口碑就是這麼來的

爛建商使用這句話的方式就不一樣了
展示間裡使用的牌子一樣也是合約中載明最貴的品牌
但就是不敢也不會承諾使用哪個牌子
交屋時總會出現一些奇怪的品牌
然後硬跟買方凹說是同等級

眼睛看得到 手摸得到的地方都敢這樣玩
牆壁裡的玩意兒又如何?

風評會爛就是這樣來的

看到一堆人在亂誤導新手
實在是受不了...

好建商和爛建商名號我都沒寫
請自行驗證 謝謝

西國無雙 wrote:
這年頭真是變了房子的...(恕刪)
不好意思!!C大~請問那買方要如何自保呢?是在合約上再另註記嗎?

eric_ccx wrote:
不好意思!!C大~請...(恕刪)


若建商願說明註記~當然最好....可惜爛建商一定不肯~所以才會爛啊
更何況大都是委託代銷,他們無法完全代表建商
所以才要挑"好建商"呀~縱使是2或3流建商中,也有相對誠信度較好的
若是問東答西打太極,或含糊說不清楚的~少碰為妙,直接換個建案吧
22f wrote:
這應該無法證明整個台中市人口多寡
也沒法證明實際住在台中的人口遠高於設籍人口...(恕刪)


是的..
22f提到的資料 可能要問鄰里長或管區了

但是從主計處人口統計資料中可以看出
台中市吸納彰/投/苗/雲人口的情況非常明確...

小弟在台北住過幾年..
我只能說..好擠..不舒服..

至於大大提到的台中捷運的問題~~
台中版吵過不只10次..
基本上 小弟是站在賠錢也該蓋這一邊..

前面各位大大提了很多美食...
小弟提供一個中正路上的阪神蛋糕 (台灣企銀旁的那間)
去買要有排隊的準備...

CCJ1128 wrote:
前面各位大大提了很多美食...
小弟提供一個中正路上的阪神蛋糕 (台灣企銀旁的那間)
去買要有排隊的準備...


大大說的應該是中正路與三民路口附近的蜂蜜蛋糕,對嗎?

對面港町十三番口味OK,隔壁賣紅豆麵包也蠻好吃的,好吃當然不只紅豆麵包啦。
在股市 房市打滾久了的人
應該都會知道
什麼都可以造假

財報可以是假的
配備表可以是假的
合約有各種漏洞可以鑽

尤其現代工安法規嚴格 + 大樓都是 SRC 結構
要監工談何容易 因為客戶要進工地很困難
真的要搞客戶
惡質建商何愁沒有機會

消費者或投資者
手上有的籌碼其實並不多
拒絕跟缺乏誠信的商人往來
應該是最基本 或者悲觀一點說
惟一保護自己的方法

只是現在房價和薪資比是真的滿高的
稍微有點良心的建商的開價
對首購族來說都是筆沉重的負擔

解決的辦法其實也還是有:
別去買預售屋
可以考慮買中古屋

預售屋陷阱很多
要買可以 要做的功課真的很多
中古屋好歹牆壁外的東西是眼睛看得到 手摸得到的
格局和環境也都可以眼見為憑

但要買中古屋 要花一點時間盡量找屋主直接交易
可以避開房仲的剝削
但直接交易的風險相對比較大 要特別小心

不管做什麼選擇 認真收集資料和各方評價是需要的
畢竟牽涉的是這麼一大筆錢的交易
不得不慎重

只是說歸說 要做到零失誤真的很困難
新X金控都可以在 HXC 股票上賠 300 億了
明明老闆就是個無良商人...

投資要賺錢 談何容易!
  • 7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