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舊人口負成長,首次看到北屯負成長,這個負成長還是很紮實的人口遷入負成長,印象中是-60,出生率雖是正成長但以全區人口比例來說也有些低了,舊城區除了東區外都是負的現有的東區應該是中古屋帶動的遷入人口,lalaport帶來的新案大概2024以後會比較明顯,西屯已經連續好幾個月負成長,沙鹿人口增加在鹿寮、鹿峰,沒印象有大案交屋,應該是中古屋帶動的,只是這2區房子很舊了很多都30 up了,其次遷入增加的是公明里,在機場對面的那帶,梧棲最神奇,興農里包下整區人口遷入,這個里是8成的農業區,其他2成是沙鹿重劃區外圍,外圍沒東西交屋,這100%是農建地透天在交屋,猜是綠園臻品系列的,清水這個月人口掉很多,看了一下人口遷入,重劃區還是+66,被其他區域拖累了,值得一提的是10月份轉移棟數清水排進第三,看了最近交屋的聯悦聚和中央公園住戶還沒遷入,如果遷入後清水里和糠榔里正常來說人口會有明顯增加

這個月繼續負成長,北屯看起來也拉不動了,台中人口已經低於去年同期人口了,舊城區人口大量流失,北屯淨遷入34人其他是出生,遷入增加的看了一下是廍子和舊社各約百人,烏日的是高鐵特區的榮泉里和三和里約150人,潭子不熟,清水看起來也是全區負成長靠糠榔遷入150人拉起來的,這些百人以上遷入區域正好是台中的三個特區,機捷、高鐵、台中港,看來政府做莊的區域很穩啊,沙鹿的遷入分散在北勢、竹林、埔子,光出生占4成,看不出有特別強勢的區域,梧棲人口變化不大也看不出人口增加比較強勢的區域,大概還要2、3年後差異會比較明顯,台中市負成長狀態下人口遷入較強勢的地區來說來說都是之前低基期的區域佔多數,人口大量流失的好像都是的高價區或是舊城區為大宗
房價糕點,蒸的丸子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
11月份的這個月繼續(恕刪)
截至2021年11月底的人口資料,2021年度六都的人口變化:
台北市 -70797
新北市 -19368
桃園市 +3645 六都唯一正成長的城市
台中市 -6365
台南市 -11482
高雄市 -18993
北北桃是同一個都會區、同一個生活圈,
所以可以粗略地把台北市視為台北都會區的蛋黃區、把新北市視為蛋白區、桃園視為蛋殼區。其實分布趨勢也跟台中差不多,就是蛋黃區人口流失最嚴重、蛋白區持平、蛋殼區成長最強。
這跟房價也有顯著的關聯,
台北市新成屋單價動輒一坪一百萬起跳,所以許多台北人被迫到新北或桃園購屋居住,再通勤台北。新北市板橋、新店、中永和6、7字頭,今年人口也嚴重流失。新北現在人口強勢成長的就是當年被瘋狂唱衰的林三淡,林口房價約4、5字頭上下,淡海3字頭。桃園新興重劃區的青埔與中路,也是桃園主要的人口成長區,房價多數落在3字頭(藝文跟青埔有4字頭,但那是少數豪宅)。至於新竹縣市則是目前台灣人口最強勢的地區,房價約3、4字頭。台南高雄長年人口負成長,但還是有少數區域人口正在成長,例如永康、仁德、仁武、橋頭,這些地方的房價大多落在25~30。
所以目前略略來看,房價25~35的區域是目前台灣人口成長最強勢的區域,
這種地段普遍擁有產業與工作機會、勉強完整的生活機能,或便捷的交通。
一坪高於35的地區,雖然工作機會、生活機能、交通便捷度都更佳,
但是如果權狀想要買3、40坪加車位這種主流空間,購屋預算就要拉到1200萬以上,
台灣最大宗的購屋預算是1000萬上下,所以35萬差不多是多數人能接受的單價上限了,
除非他能接受買鳥籠宅。
至於一坪低於25的地區,通常在工作機會、生活機能、交通便捷上具有某個較大的缺陷,
所以該地發展遲緩,也不會是多數購屋者偏好的地段。
不過,如果現階段一坪低於25,但可預期未來在產業、生活機能、交通上有重大利多者,
這種低基期區段未來勢必迎來人口的強勢成長,價格也具備很大的補漲空間。
至於台灣哪裡還有符合這樣條件的地區,
台中、台南、高雄都還有,具體地點就請諸君用心觀察,
其實這就是十年前的林三淡,被瘋狂唱衰,結果現在人口跟房價都強勢補漲,
各位可以看看哪邊被酸民一直看衰的,基本上就是未來的補漲區。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