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十年後,誰勝出?八期G12站,草悟道週邊,或十二期?


getz9825 wrote:
沒錯,集中在黎明路一...(恕刪)


覺得北12跟大宅門是兩件事,只是較接近,
就跟南12與7期的關係一樣!
商圈移轉,總是悄悄的進行!

倚靠商圈短期內是OK的

愈是發達、先進的都市,往往離不開整齊街廓、綠地、更完善的交通、停車規劃。

版上這三個地方,沒有同時具備這三要素

十年後,應該都差不多

十年後的亮點,應該不會是現在看好的!

提供一個方向

可以觀察年輕人正往哪些地方移動

因為,這些人是未來的主子,也就是將來主導政策的人

想當然,會在自己住的周邊創造利多!


altisc wrote:
商圈移轉,總是悄悄的...(恕刪)


年輕人最喜歡去逢甲和草悟道,再來可能是清境農場,

是嗎?
sheng5310 wrote: 年輕人最喜歡去逢甲和草悟道,再來可...(恕刪)


我是觀察到了年輕人因為活動力較強

生活型態的改變

對傳統的商業習慣不嚮往

對於居住,更能跳出傳統思維

只要周邊有便利超商,加上交通到市區沒有差別幾分鐘,並不會非得花二至三倍價格往市區靠攏

您說的地方是假日偶而走走,湊個熱鬧

日常生活非必要

請往網路、車輛自動化發想〈這是未來要走的〉

實體商業活動的地方,新推案的新房

多屬從事商業行為

有錢有閒的人,較好的選項

這樣會帶來舒適感




altisc wrote:
我是觀察到了年輕人因...(恕刪)


看來已經非年輕人了,太難猜,

烏日?清水?大肚?大里?霧峰?74沿線?

還要上班總不是和平吧?
altisc wrote:
愈是發達、先進的都市,往往離不開整齊街廓、綠地、更完善的交通、停車規劃。

七期現在就是了
不用等十年
再加上一個地標建築
單純就12期來講,我想是比價效應為主!

待大宅門重大設施開發完成,大家去大宅門絕對會"挖~~"發出驚嘆,覺得這裡很棒但是發現建地稀少且絕對天價,這時就會注意到緊鄰的北12期或是單元八,除非你想買周遭老舊的矮房!

一樣的道理,南12期隨著七期水漲船高(現在其實已經很高了,西七期推案開價40~60,市政中心50~90),甚至和大宅門連成一線(事實是一個十字),大家會注意到南12期其實僅隔一條台灣大道就是北七期!

所以與其說12期還漲不漲的動,不如說北七期跟大宅門能再將台中堆昇到甚麼境地,因為現在南12期部分建案其實單價不輸七期,只是坪數較小所以總價較低.

長期而言我認為只要七期跟大宅門都沒有素地了,12期會快速推升到"接近"兩大明星區段的價格!

畢竟12期本身,真的沒甚麼重大建設;而房價的硬性支撐,還是在建設本身!

重點在七期跟大宅門!!
sheng5310 wrote:
覺得北12跟大宅門是兩件事,只是較接近,
就跟南12與7期的關係一樣!
getz9825 wrote:
單純就12期來講,我...(恕刪)


這個小弟有些不同看法,

所謂的關聯性是在距離上方便可及,
比如10分鐘內方便可達,

如果到七期熱點像新光大遠百歌劇院,即使南12最近過去都很遠,
反不如科博站上BRT七分鐘到,或頂何厝上BRT4分鐘到,

北12也是,不能10分鐘步行可到大宅門主要區域,大概就只是口惠,

其他如五權西路上如果走到國美館要15分鐘,
或向上路上走到市民廣場要15分鐘,
說是國美或草悟概念,就淡薄很多,

如果這種淡薄的概念,所帶來加分只有概念區域的兩三成,

何況12狹長,有7期及大宅門一些淡薄概念也只在兩端!
sheng5310 wrote:




這個小弟有些不同看法,

所謂的關聯性是在距離上方便可及,
比如10分鐘內方便可達,

如果到七期熱點像新光大遠百歌劇院,即使南12最近過去都很遠,
反不如科博站上BRT七分鐘到,或頂何昔上BRT4分鐘到,

北七也是,不能10分鐘步行可到大宅門主要區域,大概就只是口惠,

其他如五權西路上如果走到國美館要15分鐘,
或向上路上走到市民廣場要15分鐘,
說是國美或草悟概念,就淡薄很多,

如果這種淡薄的概念,所帶來加分只有概念區域的兩三成,

何況12狹長,有7期及大宅門一些淡薄概念也只在兩端!...(恕刪)


同意此見解!
如同建案在推的時候會說10分鐘會到哪,
在哪個生活圈內,
就算車程真的只有10分鐘,
比較不同區塊的建案,
這樣比較都不太合理!

個人認為的生活圈,
應該是在走路步行或搭乘大眾運輸在10分鐘之內為佳!

1511515151515151515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