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同一網站的照片:
墨西哥
充分利用看板賣廣告,廁所就有著落了。
北京
洛杉磯
成都
平平是鋼骨結構
這個才叫:高端大氣上檔次
合肥
天橋好像是電扶梯的,對老人、身障人士很友善。
看起來貌似 "共構" 的結構,與現有百貨公司、大賣場、地下街,直接做連結。
假如是這樣子,車站沒廁所還講的通,想上廁所可以去百貨公司或大賣場。
**************************************
BRT 車站沒廁所,真的很 LOW。那和公車站牌有何差別?
統聯之類的巴士,車站就是一般透天厝店面,小小一間,人家都有廁所哩。
不能把很 LOW 的事情,講成很正當一樣的。
上廁所是人類正常身理需求,一個健康的人,每日喝水,平均每 1~2小時就要小號一次。
就是正妹、女神也要上廁所,只要是人,哪有不上廁所的。
長期憋尿對腎臟不好。
800萬元一個車站,連廁所都沒有,還曬太陽。到底是怎麼蓋的,能蓋成這樣,高難度的耶,真是匪夷所思。
如果疏通交際費真不夠,不會學外國,弄一些看板的,租給人放廣告。
市府每年也有拯救失業的:公部門就業專案計畫。
短期約聘6個月,僱用一些失業的人去市府各局各科當廉價勞工,薪水低到不行,只有勞基法最低薪資,一個月才1萬多。
每次在應徵的時候,會場搶破頭哩,還要考試面試的。
廉價的掃廁所清潔人員,哪有什麼問題。衛生局那個垃圾車清潔員,就很多人在應徵了。
逢甲夜市那些掃地清垃圾的大叔大嬸,其實大都也是市府聘用的。
piwu0531 wrote:
把BRT車道弄到馬路中央 ? 你的意思是叫乘客走到馬路中央乘車 然後下車再由馬路
中央走回人行道 ??
你知道這要花多少時間嗎 ??
你沒看那些媒體及反對者 , 對於BRT車站沒冷氣罵得多兇 好像三五分鐘(班車間格時
間)沒吹到冷氣就是不可饒恕 ??
你現在又說要乘客頂著大太陽"走"到馬路中間的車站 下車再"走"回來 ? 沒搞錯吧 ....
你真的是在幫台中BRT講話嗎?
我只知道台北的公車專用道 也是要民眾走到馬路中央上車 下車再走回人行道
還是台中的路幅有100米寬 走到中間要走個五分鐘?
steve0608 wrote:
哪裡有壓縮?怎麼那麼多外地人假裝成本地人?
台中BRT根本就沒動到慢車道M何來壓縮機車路權
最近這兩天,很多公車退出台灣大道,慢車道非常順暢,我還擔心機車騎太快!!!!
請問多弄個專用車道在外側 不去壓縮到原有的車道 那這條專用道是架在天上嗎?
我想這樣的規劃 不管是不是在地人應該都看得出來缺點在哪裡...
就算看不出來 看看國外的照片比一比 也能發現差在哪邊吧
http://www.pixnet.net/hr100
不得不佩服30多年前的主政者,這麼久之前就開立了這麼大的中港路
還有大約近30年前開闢的文心路(曾文波蓋的,好像是當時少數非蔣為名的大路,比蔣的路還長還寬)

當時的達新牌工廠還在惠中路的時候。
交通建設重的是遠見,中港路近10年來的塞車現象一直沒有辦法有效解決,連週邊的替代道路也都接近飽和
所以也就會將怨氣發洩在這次的BRT上。13年來唯一能勉強上的了新聞的。(這不算政績)
而BRT的事情其實和ETC有點雷同,在市議會質詢時內容手法不嚴謹,甚至可以說是有點粗糙。
老胡也沒有努力向中央爭取,被打槍就縮了。不要被老胡的能言善道給騙了,他是外交官出身,真的很會說話,也不得罪人,但是就是成不了甚麼大事。
而在台中當市長,成大事的都只能作一任。

如果你是運用中港路的通勤族,或是物流業者,甚至是公車司機,駕駛者,應該都知道這條BRT對於紓解交通沒有幫助。
120人/車次 能移轉多少車流量?這還必須包含原本就使用這條線的乘客,不是純新增的乘客。
多數乘客都住中港路上或是離中港路站體1000公尺以內?
超過500公尺就會騎車了,更不用說更遠的就會開車。
我住北屯區和北區這一代20多年,這邊的人大多還是開車去中港路,只有單點運輸才有"可能"坐公車
例如搭客運
而中港路要解決塞車問題勢必要像統聯這樣把站區作移轉到另一頭,才能舒緩
黎明陸橋則要延伸。
一條BRT就要說成是解決塞車的靈丹和政績(市府新聞&媒體),配套規劃七零八落,被酸之後還說慢慢修改
(沒有說虛心檢討),先求有再求好就是浪費納稅錢。
大家不滿意是這些原因。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