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置產"是好聽話啦通常是建設公司的說法表示投資房產還有點嫩!不管是不是生意人,買房子都要講求報酬率如果這房子越放越不值錢,三更半夜也要趕快賣掉!不然沒去住,繳管理費,電費,是在繳心酸的?講"投資客"是比較俗氣一點啦...買聯聚的人大概不想接受這樣的說法!
麪露 wrote:講"置產"是好聽話啦...(恕刪) 我猜你還很年輕了解的有限帝寶很少人會放出來六七年前一坪80萬現在200萬有錢也未必買得到真正有錢人才會是置產客我年過50投資房地產超過30年手中九棟房產17筆土地三棟店面或許正如你說的我投資房地產有點嫩一切白手起家不過我不是建設公司Sars期間戴著N95去收購房產為什麼只收藏?因為有些是在淡水河邊的第一排景觀宅無敵景觀 所以不賣大直輕井澤當年一坪50萬現在是200萬你想買也沒人會賣有些是巨富的群聚效應宅代表的是身分地位沒什麼人會賣出來還有很多很多因素讓一些有錢人只收藏不會賣聯聚信義大廈有人一個月管理費10萬也無所謂這一棟是大陸一團團参訪團一定會造訪的一棟聯聚代表作我所知到目前有150組在排隊想買可是沒有人賣聯聚還剩幾戶也不賣
沒有能力判斷超出等級的問題通常小弟認為這樣的消費思維,至少是有閒錢,而且是為數可觀的閒錢先生娘最愛龍寶,龍寶的全配內裝不是該有折舊? 一年要比一年沒價值才對?可是,市場現實卻是相反可能有些東西,對味了...就無價可估至於養七期空屋的滿足感希望自己有機會爬到那個品味感受區更希望到了那一層次時,還能有正確的判斷能力,也才能去評論這種形而上的東西,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