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浩 wrote:
清奈大,這是您本人的照片嗎? 151515
偶希望是~

他是日本文豪"吉行淳之介"..小弟奉為一生之師滴對象..

小媚子 wrote:
可是十二期前年還有一字頭,去年年出就站穩了二十,今年問了幾間都接近三十,如果要等到最近這些預售完工,大約還要再一到二年,會不會房價一扶搖直上了呢?屆時,投資客丟出,也不會低於到時行情,想想,是不是還是自己早一點跟建商買第一手比較划算?
媚大假設滴是一種可能..
小弟立論滴同樣只是一個可能..
我們每個人談論策略~最後多半依據自身"直觀".."經驗".."智識"做決斷..
小弟愚見..
"人".."事".."時".."地".."物"..
(人)
財力..人脈..
(事)
自住或投資..
如真有自住需求..但求"貨比三家".."錙銖必較"..
若然投資..值此高點則應有長線作戰準備吧..
(時)
值此房市相對高點..時間點不利..
(地)
12期..雖不若7期及大國美之甜蜜..然交通便捷..四通八達..
(物)
鎖定"新業".."惠宇".."帝璟".."華相"等預售大樓..新成屋大樓..新古屋大樓..
小弟依自身經歷..幾點魯莽建議~
偶聽過"新業睿智"屆近交屋時..有投客一次丟3間出來..結果在獲利微薄貼近成本下殺出..屆近交屋時..有交屋款及綁兩年壓力..此外..一般情況下..交屋前"貨"釋出之數量會相對多..加上比價效應..難保不會有投客因壓力而妥協滿足點..
再者..現在去買"新業遠見"或"新業博觀"等新成屋..成交價應該會比現在跟建商買預售來得好談..賺是一定要給別人賺滴..給建商賺第一手..給投客..自住客賺第二手第三手不是重點..因為我們終究無法得知這幾手誰賺得最狠..
當然..買預售大樓比較有個緩衝期..也能參與客變..然值此12期開價破35之關頭..若真要睬預售..則當有
人脈牽成..務必談到"辣椒價"..
不過..即便談到8折..屆時房市翻轉..12期總價高..單價超過25滴產品會相對不吃香..這點..金磚樓滴幾位房市前輩已清楚昭示過..小弟也是十分認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