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ManCcC wrote:沒有房價已經含的...(恕刪) 首先,我也不喜歡游泳池、噴水池、生態池這種公設意思是,坪數單價一樣的物件,公設比一樣,什麼公設都沒有的建案感覺就是變向的比較貴了,別人付一樣的錢卻有比較多公設可使用,且公設有辦法比較多的建案通常基地一定也不會多小,起碼都100戶以上,所以找個200戶內的建案,有比較多公設可使用,戶數也夠去分攤,或許管理費單價才多你5-10元,這樣我覺得比較適合大眾
Eden1254 wrote:首先,我也不喜歡游泳(恕刪) 我自己偏向戶數少,要"被操"的公設少的社區一來住起來品質有,二來管理費也保持相對低價畢竟公設會被操的設備一多,維護機率就高了而且有些公設老實說很多只是一段時間在用,過段時間就沒意思了,完全是花錢繳給別人用其實就是一個平衡點想要一堆休閒公設,裝潢華麗,戶數多也省不了多少管理費的。省太多會變成一堆休閒公設,但都沒啥大維護,破破舊舊的,畢竟人口多代表坪數大,要維護的範圍更大不如戶數少,公設簡單,管理費也不用支出太多,社區也能維護的良好。如果要更省,那當然是戶數超多,然後幾乎沒休閒公設的,那就省翻了只是我住過,住戶品質不怎樣,都是求便宜
好地點又要低總價,不這樣蓋怎麼賣低總價,。台灣五都房地產就是逐漸變貴,先卡位先贏,地越來越少,成本自然越來越高,至於要等大崩盤的,那就看你運氣了,在一個金融資訊這麼發達的時代,你說要崩盤撿到大便宜?我想機會不大,除非發生什麼戰爭,或者像香港這樣暴動或許可以撿到便宜,至於等人口老化衰退再等房地產崩盤這個論述,我可以告訴你,會崩盤的都是鄉下,都市只會更貴而已,人口老化之後最需要的就是醫療,醫療最好的還是在五都,所以你再等多久,始終還是只能被洗到鄉下住而已。而且現在人都不跟父母住,所以以前2000萬人口/4=500萬戶,以後就算變成1800萬人口/2=900萬戶,這個簡單的邏輯,你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