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台中港特定區(海線港區)的發展建設及工商訊息

bobbyhsu wrote:
新光大遠百我已經好久(恕刪)


1.所以說,即使你根本不去新光遠百消費,新光遠百依然是全台店王。同理,你自己不想去台中港三井消費,其實也跟台中港三井業績好壞沒有關係。

2.你一直覺得台中港三井離蛋黃區太遠,代表你顯然誤解了三井的經營模式。三井在郊區開outlet、市區開lalaport,所以三井在台中港開outlet的時候,本來就不是在鎖定市區的消費族群,也不差市區族群的生意,這也是為何三井又要在東區開lalaport的緣故。否則三井同時在梧棲開outlet跟東區後站開lalaport,不是自己搶自己生意嗎?

3.你還是覺得蛋黃區才是消費主力,但是台中市區消費能力實際上沒有你想的那麼強。
anabella wrote:
我鄰居好幾個是海線的(恕刪)


這要看他們住哪裡,有些海線工廠老闆家住市區的,那當然還是去新光遠百比較方便。
但是中部工廠很多企業主都是以廠為家的,去三井outlet方便多了。

台中港三井商品沒有什麼好買的,這點我同意。

我目前在桃園機場這邊待了一年多,到青埔華泰outlet只要15分鐘,到林口三井半小時,
所以我對北部這兩間outlet比梧棲更熟。
這兩間outlet商品的選擇性都比梧棲三井強太多了,
但如果要比吃的,那梧棲三井又比這兩間強得多,
尤其華泰outlet吃的選擇實在少得可憐,就算走到旁邊的Xpark的選擇也沒比較多。
(這裡竟然還是全青埔最多吃的地方....)
林口三井的餐廳比華泰好得多,但是梧棲三井餐飲部分卻又比林口三井略勝一籌。
三井當初應該已經評估台中海線的市場去調整過招商的比重。
elliotelliott wrote:
先來分享一下三井二期(恕刪)

三井二期建造執照
B2商場百貨、B3餐飲場所、過廊、機房
這次跟梧棲比較有關,主要幾天前梧棲入選"經典小鎮",所以今就順勢先來分享台中港區在"觀光發展"上的一些消息。
 
 
交通部觀光局這三年已經陸續完成全台100個小鎮的遴選,推動有一部分原因是配合 "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Taiwan Tourism 2030)";有興趣者可以點去研究一下︰
Taiwan Tourism 2030 台灣觀光政策白皮書
 
這白皮書主要是要做為台灣未來觀光發展的準則參考,其中主軸將以"觀光立國"為發展願景
當中提到 2030前交通部預計將更名為"交通觀光部",而觀光局則升格改制成"觀光署"。
 
簡單說,台灣未來將更重視觀光旅遊這塊,也改制將更有利於相關政策的制定及推動;而現階段接下來3年,政府會陸續進行這100個觀光小鎮的相關建設、提升軟硬體設施。
 
梧棲入選經典小鎮的原因網路查的到,所以以下只補充個人觀點及分析整體跟梧棲(或說港區)有關的部分,歡迎關心港區發展的可以參考參考並一起分享討論。
 
 

圖面僅供參考(個人繪製)
 
以上這是我個人之前就開始調整、繪構的"模擬城市"(但也不是隨便畫畫自爽,很多還是有考量現況建物、交通、土地公私性、用地規則、公部門規劃、國土計畫... 等等等);所以雖是個人想法,但就發展條件它還是有一定參考性。不過這次經典小鎮主要是說梧棲在"新舊文化"融合的特色,也就是港口三井到梧棲老街這部分,所以圖面就先顯示這帶周遭就好。
而未來捷運及港埠觀光廊帶的規劃建設下,預測旅遊版圖會擴大到與市鎮中心串聯,這些後續會再上來分享。
 
 
就從西邊開始︰
 
1. 中泊渠"觀光遊憩商業區"在三井之後即將的遊艇碼頭 (灰M)
直接參照 : 台中港遊艇碼頭近期招商 發展親水遊憩產業
 
早前港務公司已有預告遊艇碼頭會在今年底招商,現在12月所以可以注意一下是否最近要啟動了。

圖面僅供參考(來自網路公開資訊)
不知道投資業者是誰,但個人就先猜"亞果"
 
================
 
2. 期許台灣大道十段由貨物運輸功能轉型 (呼應三井(灰L)的"旗艦主題商業"(灰N)發展 / 公部門願景)
港務公司最近正開始進行港區內"南橫一路"擴寬及新建管制站的計畫 (灰O,還是二路? 知悉者再請告知),如位置沒錯這部分主要應是配合西側新闢貨櫃碼頭 (原北突堤部分預計改做郵輪碼頭)。
而個人猜測,如配合台灣大道十段北側三井及南側旗艦商業發展,則原台灣大道的管制站或許將來就有機會裁撤不再讓貨櫃車進出 (希望如此)...
 
===============
 
3. 期許中泊渠 "觀光遊憩商業區"(三井 遊艇碼頭...等 ) 及 "中二路濱海商業廊帶" 能與 "梧棲老街" 整合發展
發展成功與否主要就看"捷運藍線"站點位置;而如以目前藍線"台中港站"預定位置來說,在大眾運輸導向TOD的步行800m可達區域下,那西邊的三井及商業廊帶、東邊的梧棲舊街及文化路商圈(灰D、G),甚至北面市鎮中心部分商業區都在這範圍中,是剛好處於中間位置。所以以發展條件來說其實非常好,但剩下就剩人為因素跟商人眼光...
 
===============
 
4. 梧棲老街景點串聯
配合捷運站及公有地、公設地,個人覺得可以運用下列幾個點來推行:
一. 期許"築港路、頂橫街、大溝公園" (灰C) 設置東西向人本步道與"梧棲老街、文化路商圈" 串聯
早年大溝被覆蓋後雖然是公園,但封閉感一直難以讓較熱鬧的文化路跟梧棲老街串聯,而"頂橫街、大溝"這帶是梧棲老街發展起源,所以現狀"觀光小鎮"推廣初期就應該先做好文化路到老街及"海運學院旅宿大樓"這段的友善空間串聯。
配合公有地,大溝公園這帶腹地較寬闊,所以除了一般步道外,推廣就也更需要佈設指示牌、故事牆及相關在地文化藝術等裝置及燈廊;並將來捷運開通後,全段更可引入帶狀假日市集帶動觀光消費人潮。
 
二. "海運學院旅宿大樓 (灰B) "委外經營
目前委外團隊所知為"震大建設",飯店品牌及名稱為"震大金鬱金香酒店"(Golden Tulip Jan Da Hotel Taichung)並預計2021年七月試營運。
藉此,希望相關單位能開始針對"築港巷"及周遭公有地及聯絡道路進行環境美化。
 
三. 配合上述一二,因此希望旅宿大樓旁"臺灣港務公司築港路副首長日式宿舍" (灰B) 也可開始進行修復工程來成為觀光駐留景點
 
四. 老街"朝元宮"附近具歷史文化觀光價值的建物進行修繕整理 (灰E)
可參考一下這個 : https://twur.cpami.gov.tw/resources/urbancase/area/634/03.擬定臺中市梧棲老街周邊更新地區都市更新計畫書.pdf
而配合將來國際郵輪旅遊及經典小鎮的"新舊文化"訴求,因此希望包含朝元宮、真武宮...等也可運用觀光資源讓在地宮廟文化國際化。
 
五. 老街相關景點;朝元宮旁"原梧棲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委託經營(灰E)
目前所知"文資處"10月已決標,預計明年三月對外營業;廠商為"人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豐原車站歷史建築"頂街派出所"的"A.D.1936藝文珈琲" 同家廠商。
咖啡+文創對觀光來說的確還是最好的選項,不過目前未有正式對外消息,所以如有不同之處會再上來更新修正。
 
而除了歷史建物及宮廟文化外,其他可能就還可以利用人為介入來營造更多豐富性;例如運用近年多部電視劇及電影像︰粽邪2、花甲男孩轉大人、陣頭、沒有名字的甜點店...等取景點做為一部分觀光推廣;其他還有在地糕餅及知名甜點商家的特色融入。
 
===============
 
5. 期許後續觀光版圖擴張整合商業市鎮中心
"市鎮中心"的觀光發展要素在於擁有 30米寬廣場步道 (藍B,長度至少1.8KM);這部分與西側"中二路濱海商業廊帶" 呈"T"字的串聯,而東側又有西濱道路"車站用地";所以市鎮中心可運用現有人本空間優勢,並將來大眾運輸帶動下就更能引入人潮走動及商業進駐來提升使用率。
之前我在別樓也有提過這條 30米寬廣場步道很適合發展如"聖誕大道" 這樣的主題 (但希望卡在中間的遠雄住戶也能多幫忙就是了(藍A))。
 
"中二路濱海商業廊帶" 與 "市鎮中心"同是商業競合關係,所以除了靠近三井這塊因近捷運站也有可能比較早開發外,個人推測港務公司可能在市鎮中心發展到一個程度,有帶動土地價值後才會積極招商。
 
另外,交通部之前有打造 61線西濱公路為"西海岸幸福公路"的構想;因此除梧棲外,西濱沿線的香山、竹南、苑裡、鹿港、芳苑、口湖、布袋、北門這些區域也有入選小鎮。
所以做為整段西濱中心點的"車站用地"這塊,甚至整個商業中心來說將來會是很不錯的兩天一夜或環島觀光的夜間商業購物、住宿駐留點。
 
目前市鎮中心發展初期還是先以住宅為主,但接下來藉由"觀光小鎮"及將來觀光政策的推動加持,港區轉為商業將更為樂觀快速 (然商人觀點真的很重要...)。
 
===============
 
後續交通部會再從這100小鎮中選出10大國際經典小鎮,因此考量"台中港特定區"都市計畫在"商業中心位置、交通性、人口分派 (所幸港區一直被嫌棄所以有足夠都市計畫空間來吸納龐大觀光客),並臨近國際海空港...等因素下,不只新舊文化的梧棲,包含高美、漁港、生態館的清水,整個臨海港區將是中部最適合發展國際觀光的首選。
所以港區海口人,尤其梧棲納入觀光小鎮後,梧棲人真的不要再覺得自己家鄉只是地方小漁村,你們需要思考國家選的為什麼不是大甲、清水、大雅…。自己需先覺醒提升信心並培養國際觀、公共財及環境維護觀念...,因為將來不只國內旅遊,配合空港及郵輪,港區會國際發展真的不是夢幻...
 
 
OK, 以上圖面及滿滿"期許"的文字為個人長久關注並多方收集而成;所有觀點有一定可行性,但部分未來事件請自行酌量參考及想像...
後面還會陸續分享其他區域,例如繼續探討"市鎮中心"與"中二路濱海商業廊帶"關係;或觀光鐵路、雙港軌道建置可能性、藝術中心與眷村文化園區...等。
1.我記得20A、20B碼頭有人有丟企劃畫了,沒意外的話應該是你說的那家

2.台中港現在正在轉型,但是原本舊有的產業還是要保留,台灣大道管制站裁撤這個目前想太遠,理想狀態是讓大車走中二路繞一圈回台灣大道十段,然後這邊原有的台灣大道讓給三井以及未來在中一路中二路中間的設施來使用,北突堤那邊還有個中國貨櫃,如果搬走中一路剩這段就能達到全段禁行大車(過北堤警局腳踏車就騎人行道一路到高美,前提是濱海橋進度要出來,去年封到今年還沒拓寬重建,沒錢~)

3.那個捷運站點最終核定版本應該會改,不然真的是給鬼搭的,設在納骨塔旁是哪招?

4.其實梧棲老街真的只有老沒有街,我自己是最不看好這計畫,那條路上看過去只有個老街味道在真的有營業的沒幾家(跟舶來品半斤八兩),比較有印象的是街邊賣豆花和不定時賣叭噗的,老街再造中區已經示範過了,真的有起來的就那幾個小地方,學其他縣市的老街賣騙錢蜜餞或盤子糕餅可能比較快,但你也要好停車,這種鄉下老街它不是像安平外圍有停車場我走一小段路就到,還能逛很久,宮廟歷史文化部分這邊宮廟最多了,不過我認為都沒有特別出眾,有比紫南宮大還熱鬧嗎?要氣派也比不上佛光戰艦,不如去把大安弄一半的媽祖園區弄好,串聯沙雕、大安海水浴場做出一個海線觀光景點延伸

5.這部分我只能說要等重劃區弄快點,人口和基礎設施起來後才有下一步,現在進度大概30%吧,要60%才會真的有感,307副線1月中上路,站牌好像是插在聯悦的銷售中心那邊,遠2跟聚的住戶應該最爽了
房價糕點,蒸的丸子
遠雄.三井造就了清水.梧棲.沙鹿
整個重劃區熱鬧起來
我想三井遠雄這區是商業
北提走向觀光
這區要看到發展.還需10年時間
其實很多人會以過往經驗或現況來評論,而未來就是賭,所以看好看壞當然就有。我也相信許多人,尤其更瞭解在地現況的梧棲人不看好,所以就更別說遠在大度山另一頭的觀光局也看不到梧棲 (原本推薦大雅,然後我真的不知道觀光旅遊局這兩三年為海線做了什麼...)
 
所幸老街靠近三井,也因為這樣的地緣因素所以梧棲才被中央評定入選經典小鎮。
 
宮廟文化本身沒問題,幾乎每個老街都有廟;這些廟宇動輒百年以上歷史是地方信仰及群聚中心,因此才帶動街區發展或共生成老街。
梧棲老街範圍差不多從"頂橫街(錦成橋)"到"民生街"3~400m這段;比較特別的是在相關範圍裡就有五座廟宇,而其中媽祖廟"朝元宮"因早年有地方書畫家"黃海泉"當主委,所以廟內有滿滿的字書與名人題匾,因此更比一般傳統廟宇多了幾分文風雅韻。
而"朝元宮"旁邊的"原梧棲警察官吏派出所及宿舍群" 及對面的"真武宮" 更都是市定古蹟!所以以上這些特色及歷史就可利用步道來串聯指引;而藉由地緣,將來台中港國際郵輪觀光如要進行,那這裡就是最方便推廣台灣宮廟文化給外國人瞭解的地方(半日、一日遊的郵輪客別指望大家都想跑很遠)。
 
不過個人覺得梧棲老街最大的價值是閑靜感,所以它不需要像三峽或鹿港等這些知名老街成為商業及觀光主軸。梧棲老街夾於三井觀光廊帶及文化路商圈之間,三井那帶才是這區主角,老街只需要懂得利用這樣的優勢成為串接點來活化自己,這過程最重要就是先做好人本空間的舒適性及保持環境整潔及建物維護。
如地方人士希望能更有人群走動,初期大致還是能藉由"朝元宮、官吏派出所、真武宮" 這帶為起點以小範圍做集合性、固定式的假日市集將人潮緊密化,後續再視發展及地方意願去擴張。
 
無論如何,地方要先思考利用公有地或現有道路讓文化路與梧棲這些老街屋有好的東西向串聯,後續幾年再配合捷運站做一次整體建設規劃。
 
這三年如積極推廣經典小鎮就會帶動觀光人潮;而無論一日遊或兩天一夜住宿旅客,這些影響的就是帶動文化路及大智路的商業發展,相對也就會影響市鎮中心的發展信心。
 
=========
 
另外再分享一下"台中港站"設置的看法,個人主要想到這兩個因素 :
1. 預留延伸線
我自己是認為藍線未來有延伸一站至市鎮中心的條件,位置大約是"臨港路"與"大勇一路"交叉口附近,也就是30m寬廣場步道與觀光廊帶的 "T"交叉位置,我認為這點才是最符合TOD精神(符合步行要求及剛好在市鎮中心南北向的中心位置),而這個在胡志強版本時也就有規劃。
所以如果今天"台中港站"位置再北偏一點例如大智路好了,那如還有延伸線則下一站勢必更北偏,或許就會在民族路口。當然這樣也沒有不好,只是一來30m寬的"大勇一路"到廣場、市鎮公園,一直到西濱端車站,這樣人本空間的使用效益就會降低。所以如果市鎮中心明明有很好的條件與西側觀光廊帶整合,那我個人就不樂見大眾運輸站點沒有與人本空間對接的結果。
 
2. 公有地條件及服務三井等觀光廊帶人潮
如下圖,因為臨港路旁土地是區公所持有,而大溝沿線也都是市府公有地因此符合設站要求(其他周遭還有財產署、彰化縣等);只是如做為商業場站開發及未來發展,我覺得納骨塔就需考慮拆遷。

 
其他就是有利"梧棲老街"的再生及服務"文化路"北端及"大智路"一帶居民並同時供市鎮中心在商務及旅客運用。
主要如果今天站點往北,那就不利目前才要開始的"中泊渠底端"觀光發展;往南就又離梧棲國小站太近,除無適當土地外也不符合設站原則(中央可能不給過)...
 
而如針對開車族,無論老街需求或將來捷運場站開發需要,那梧棲國小及公園 (參考我上面74樓的圖 / 灰F) 在"多目標使用"下將來都可闢建地下停車場。
 
以上"個人看法"僅供參考;目前捷運藍線綜規已近期末,明年初提送都市計畫變更及公展後應該就更清楚實際站點位置。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
3.那個捷運站點最終核定版本應該會改,不然真的是給鬼搭的,設在納骨塔旁是哪招?


我的看法相反,單就位置及土地條件我是看好;只是捷運畢竟也是10年之後的事,所以接下來這些年下來會發生什麼事都難講,也或許幾年後納骨塔要拆遷也不一定...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
4.其實梧棲老街真的只有老沒有街,我自己是最不看好這計畫...


不管怎樣,老街屋現階段還是有它保存價值,但環境營造及整理維護是要花錢的,這很現實
所以希望如同交通部說的,接下來三年請務必執行計畫編列預算,而地方相關單位也要做好配合,畢竟國際旅館及官吏派出所委外經營都是近年會發生的事,老街如果沒有先投入基本環境空間的規劃整理、沒進行相關社區營造推廣教育...你政府不起身帶動,那這些老街家屋就不會團結、被動的人民也不會有共榮發展心態。
elliotelliott wrote:
我的看法相反,單就位(恕刪)


梧棲公立的納骨塔我記得本來數量就不足了,要遷很難,梧棲不像沙鹿或清水還有山坡可以蓋,要遷到哪都不太對

那種老街的老屋產權很複雜,裏頭更早期的平房或木屋屋頂都是塌掉狀態,保存要錢,說穿了很多古蹟其實都是以前有錢人的舊家,這邊都平民百姓,有錢的早搬走了,不缺錢就不賣也不理這邊了,梧棲以前就是鄉下地方以農為主商業活動並不發達,以物易物模式比較多,梧棲早期沒公車,有的話可能只有一條巨業在跑,而且當年都是在庄內互相交易自給自足為主,那條老街以前就是鄉下稍微比較熱鬧的地區而已,你要講更早期的話基本上早上種田養個雞鴨鵝自給自足哪需要商業活動,日用品去店仔買就有,錢不夠還能賒,下午吃個飯6、7點就能睡覺了,火力發電廠科技樹還沒點出來,海線很抱歉晚上一片黑連路燈都沒有,要到火力發電廠科技樹出來後有電有路燈,生活水準提升才有辦法要求更多,後來沙鹿清水在1970~80年代以成衣加工為主人口開始流動經濟活動比較熱絡,梧棲關連工業區當年也是填海造陸弄出來加上台中港開港也造就梧棲的工作機會,不過後來老街還是沒有起來反而是文化路初步崛起,商圈轉移,1990~2000,商圈又轉移,沙鹿清水成衣商圈整個死掉外移西台灣,當時清水和大肚才有量販店福沅和萬客隆,清水當時最先有麥當勞,梧棲??有啦,就台中港重劃區下面那2塊接著文化路那帶,新天地後來遷到現在那個路衝位址時算海線最頂級餐廳,當時就很貴了,我記得招牌菜是炸蚵酥,要發展老街最好是把重劃區機能人口填起來,反正過馬路就梧北路直通老街讓它變外溢的商圈效果才會好,讓人願意去停留。
房價糕點,蒸的丸子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
梧棲公立的納骨塔我記(恕刪)


我明確意思其實並不會奢望或希望老街有什麼大發展,而且如對照當初林佳龍那份"老街周邊都市更新"計畫來看,目前要保存修繕的街屋其實也就是靠朝元宮這帶而已,也就是較具保存價值的部分。
所以,比較希望是地方官及在地居民可以趁這次入選經典小鎮而並取得相關經費下,那大家就要好好開始提升老街環境維護及共同營造觀念,並同時自我提升這裡有觀光價值的信心,這是梧棲人的重點!也硬體建設上其實也不用過多花費,可例如像閑靜風格的"龍潭三坑老街"或"鹽水橋南老街"這樣,運用簡單的仿紅磚鋪面及照明為主的燈廊指引,讓老街能與西側三井跟東側文化路有明顯的串聯。這樣就是讓來三井觀光及在附近住宿的旅客有更豐富的"步行"景點順遊而帶動人潮駐留時間,而不是目前這樣在文化路買杯飲料就走人。

市鎮中心這兩三年的生活機能可能還是多依靠文化路這邊,這是現階段比較現實的狀況;所以如短期能藉由這次觀光推廣機會帶動人潮,那對原文化路商圈就是幫助。當然,市鎮中心住戶增加也會帶動商圈發展及甚至自成一格的商圈,但許多建案還是幾個年後才能建成交屋,所以讓三井人潮順遊到老街及文化路,這就是目前提升市鎮中心價值最快最好的機會。

整體關係及目的就是︰梧棲老街是靠地利之便的三井外來觀光客去發展 (提升環境來增加順遊性但強調原來的安閑靜幽)→ 觀光客因老街而走動到文化路或大智路而強化這帶商圈發展 (一靜一動,與老街功能區分;希望這帶才是人潮主要聚集地)→ 文化路或大智路機能因此提升市鎮中心住宅價值→ 市鎮中心形成自有商圈。
所以不是市鎮中心幫助老街發展而是短時間內希望藉由三井的觀光力量來讓文化路店家更豐富並北擴大智路一帶,如此就更帶動市鎮中心價值及買房信心,這是我個人想法。


其實原本自己還蠻期望星巴客能進駐"官吏派出所"的,這樣可更幫助老街知名度,不過聽說三井二期有星巴客但不知真假...


納骨塔的問題...
以地方制度來說,各鄉鎮市區有自己的公墓地是沒問題,但如果以整體"台中港特定區"都市計畫來看,據我所知梧棲目前已沒有專屬的公墓用地;再如果政府公開資訊沒錯,那目前納骨塔一部分應該是有卡到住宅區...
不過現況清水沙鹿塔位似乎也不足,所以有時候維持現況是必須的;只是... 將來會怎樣就真的不知道了...
或許沒有難不難的問題,或許只是時機或需求是什麼時候的問題... 這是我個人想法。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