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lu wrote:
我住捐血中心附近..
我在台中港工作, 所以我必須開車或騎摩托車, 這問題未來也無解(我工作地離最近公車站應該超過3km)
我老婆在教育大學附近工作, 原本坐106上班, 現在被取消, 目前跟同事共乘
是的,大眾運輸的確無法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
他是要儘可能去滿足半數人以上的需求.
當大多數的人使用大眾運輸,即使您必需開車上路,也會覺得路上私家車少了,車流順暢了.
這也是大眾運輸帶來的好處.
並不是您無法使用大眾運輸上下班,就代表它不好.
離工作地點最近的公車站有3km,可能是考量公車效益後的結果.
有可能是您工作地點的流量真的不大.
小弟可提供您一點意見:
1.目前藍15公車有行經關連工業區,若您工作地點真的有多人坐公車的需求,可以跟台中市政府交通局反映.雖然不一定會增加站牌,但至少有反應有聲音.
2.自行攜帶小折...每天騎6公里健身(天氣不好,麻煩了就是)
若真的無法滿足您的需求,只能說...辛苦你自行開車了.
另外您夫人習慣搭的106(藍9)雖然改道了,但出現了BRT:
幫您用台中市公車網站規劃了一下.
方案有
1.從玉門站坐BRT->茄冬腳站->步行634公尺 到達 (634公尺,逛百貨公司都走得比這個遠好幾倍)
2.86公車未停開,可直達.
3.57公車可直逹.
4.83公車可達原子街口,步行414公尺.
5.88公車可達原子街口,步行421公尺.
6.45公車...繞太遠.不考慮.
伯爵紅茶 wrote:
台中市BRT 就是巴士公車系統,永遠無法變成捷運系統。效率與品質差很多。
BRT 系統和公車系統比較像? 還是和捷運系統比較像?
當然,如果外行人只看它是公車車體,只看它是跑在馬路上或是專用道上
或是選舉到了只戴有色眼鏡看世界的酸民眼中
當然會覺得它是只是台公車
真要這樣想的話,那捷運和火車有什麼兩樣?
不都一樣是軌道車,都跑在固定軌道上嗎? 難道捷運就是火車了?
真正重點是在它的一整個 "系統" 上,而不是它的車體或是路線
但真正需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乘客在乎的是什麼?
在乎的是它的車體是公車或是軌道車嗎? 只要可以乾淨舒適乘坐就好不是嗎?
在乎的跑在馬路上或是軌道上嗎? 只要安全快速到達目的地就好了不是嗎?
除了心裡比較爽的因素之外,有什麼差別嗎?
而這些卻是酸民們主打的重點,無奈~
那乘客真正在乎的是什麼? 不就是上面提到的 "系統" 嗎?
而這也是 BRT / MRT 和公車系統,甚至是火車系統最大的差別 (火車系統必須看時間等班次)
也是公車系統最大的問題點 - 複雜又麻煩
BRT / MRT 只要看好路線後站外買票等車,車來了就上
到目的地下車刷卡出站
沒有公車系統以下一大堆的問題要注意
如事先搞懂公車站上幾十條路線的問題,哪幾班次是可以到目的地
每條路線跑得都不同,還得判斷哪一條跑的線路比較快到
然後公車到站又必須在幾秒內看清是哪路線的公車進站,決定要不要上車
不是等半天車子不來,就是來的不是我要坐的班次
不然就是一次來好幾台,結果為了判斷是不是要搭乘的班次而錯過了
(自己的親身經驗,沒辦法,到火車站有數條路線都可以
無法一下子判斷是不是符合名單中的班次而錯過了)
上車時得準備零錢或是和一群人排隊刷卡
上車後又得注意現在走的是哪一路線,到哪站必須下車
這要記得事先按鈴,不然公車就不停站跑過頭了,真是一刻不得閒
到站後如果需要轉乘或回程的,上述的問題又得重新來一遍
通常一般人在第一步的找路線和等公車判斷該不該上車時
就打消下一次搭乘公車的念頭了
除了上班族或學生,固定搭乘某班次 (反正其它班次都不管,固定就是搭這幾班就行了)
其它汽車機車族,外縣市居民,甚至是國外的旅客等
除了捷運之外,誰能輕鬆的搭乘公車系統在城市裡活動?
我相信可能連有固定搭乘的上班族和學生,都無法自在的搭乘其它路線的公車
更何況不常搭乘公車的民眾
這些在 BRT / MRT 上完全沒有這些問題
你還覺得 BRT 只是巴士公車系統嗎?
除了真正乘客都不太在乎的車體和專用軌道之外
BRT 有哪些真正輸 MRT 的部份?
效率? 品質? 這些公車系統更是輸慘慘吧
再回到開頭第一句話,BRT 系統和公車系統比較像? 還是和捷運系統比較像?
享受生活 http://richiestyle-lavie.blogspot.tw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