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merxie wrote:
就不了為何車站不直接做在中間,而是捨近求遠另外開拔二個新車站,這種成本高工時長佔用面積大,車道還因站体而時大時小的動缐規劃,真的令人完全摸不著頭緒!
yrna wrote:
我猜測是地下管線各搞各的
水管,電線,...等等每個線路都在不同位置
施工回填品質就看各包商水準
突發奇想一下
如果所有的管線都移到水溝蓋附近
每次施工只要翻開水溝蓋就可以作業
施工完再蓋回去
要是真能這樣
除了馬路不會被挖得亂七八糟
也有施工快 節省成本的優點
只是移動管線不知道有多複雜
我非這方面專家
請樓下的繼續
你說的這個早就在做了。
叫做「共同管道」
地下挖一條隧道,要夠大。因為人要走進去維修。所有線路都塞進去。
政府想在全台都做,但是只要挖馬路民眾就會抗議。所以沒轍。
台北的方法是跟捷運一起做。反正蓋捷運本來就要挖馬路。而且捷運不會有人反。台北每一條捷運地下都有共同管道。
====================================================
台中選擇平面公車,本來就是正確的選擇,也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台中人不夠多。高架捷運會賠。連高架都會賠,地下化更是不可能。
中央沒說不蓋,中央的意見是,台中自己蓋,然後盈虧自負。



到最後胡自強放棄了,先蓋平面公車。胡自強的算盤是如果平面公車大爆滿,就有藉口跟中央要錢,變成高架捷運。
前提是平面公車真的要大爆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