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台中捷運十月要動工了

請問一下
到底最近台中市是在挖什麼阿?
到處都在挖
台中捷運路線規劃好一點的話,一定不會項高雄捷運一樣賠那麼慘,高捷賠那麼嚴重有幾個原因:設站地點太差,我朋友說他住小港,搭捷運的人少之又少,他有嚐試過坐捷運跟騎機車比較,結果騎機車比坐捷運還快,你想誰會去坐,他說北高雄捷運站會比較好一些,南高雄的站幾乎是小貓兩三隻.第二原因:高雄的道路都很直又寬,不像台中彎曲很多,騎機車很方便又快,第三原因:高雄勞工人口多,不像台北和台中商業 服務業比較多,以台北為例捷運大都是上班族和學生搭乘比較多,很少看到勞工朋友搭捷運吧!!


其實台中比高雄更需要捷運,高雄的道路設計的太好,期盤式又直又寬,南北騎到完真的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台中的道路是放射型,彎曲有些路又窄,上下班時段重要道路一定塞車,有了捷運對交通一定有會改善,台中捷運說要蓋已經是不知道喊幾次了,每次都被政客拿來騙選民,台中市民早已麻痺,而且捷運才一條也能叫捷運......第二條可能要等10年後吧!
我覺得台中發展的動力在休閒娛樂和服務業,所以如何吸引外來消費和投資就變得重要,

如果僅依賴內需消費恐怕難以支撐店面經營或甚至房價

所以外地人進入台中消費,如果是我一定不會選擇坐公車,問題不在班次多寡或易達性

而是怕坐錯車和不想頂著太陽,抓著地圖找不熟悉的站名

捷運有冷氣建築物又明顯

設置旅遊導覽也方便

試想如果現在坐客運到台中能夠轉捷運到目的地景點,交通費來回一個人約250以下

勢必會納入台北人渡假的考量首選,因為比開車便宜又方便呀

另外建議景點週遭地下街的概念一定要納入

因為白天真的太熱了

所以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可能不在捷運是否賠錢或賺錢

而是蓋了捷運或許可以為台中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藍線.....加油




t8f wrote:
請問一下到底最近台中...(恕刪)

遷移既有管線..

話說台北內湖現本來為了地下化花大前遷移管線之後 蓋了高架 所以遷移管線白花了...
台中應該不會搞一樣腦包的行為吧

PS.消息來源可靠
我也不贊成台中需要捷運,
中部及南部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坐捷運長短都得花個10、20 大洋,傷~~~
機車一桶油才 100元可跑多少地方,方便、快速、機動性夠 ,
最怕的是捷運站跟高鐵站一樣,
到站後還要一大段路才能到目的地,走路、坐車??
不如騎機車吧~~到哪兒都方便,不用等、不用走、不用花錢

這些錢不如改善交通吧~~~
大都市的道路一定是往上發展,高架的快速道多規劃一點,
,能高架的高架吧~~~
台灣逐漸在步上日本的後塵...為了鞏固政權不斷以增加公共投資...以為可以刺激經濟的成長率

最後得到的結果是...政府的赤字無限上揚...危及國家主權的評等...然後為了平衡預算赤字...開始增加賦稅

不但不能提振經濟...反而傷害了民間企業的生存空間...

台中市興建捷運的最好時機是10年前...當通貨緊縮的情況在蔓延的時候...增加公共投資確實有刺激經濟的效果

現在面臨GDP負成長...通貨膨脹陰影的時機...大量的土木機電建設對財政的負擔加重許多...實在不宜進行
Generation Kill
個人跟捷運局的人有認識
的確是有要蓋拉

但我個人台中也很熟 住了好幾年
個人出門還是會開車或騎車拉
捷運這種東西在台北比較實用...
這種決策和博弈條款是一樣道理...政府明知將來會發生嚴重後遺症...為了短期利多還是拼命要投資

籃綠都是一樣的思維...大多數市民拿不到好處...卻要共同負擔後果...監察院只會打蒼蠅

政府監督的機制完全喪失...未來前途讓人擔憂...
Generation Kill
台灣都是爲了選舉在建設
不是爲了國家在建設
前言:最近大家討論的是「台中」捷運會不會跟「高雄」一樣發生運量不足的現象,再來就是會不會有虧損的情形發生。

首先:我是贊成捷運的設立,而且我覺得選擇中運量的高架化比高運量的地下化是正確。

理由:台中的人口數的確不足,如果為了考慮都市景觀而選擇地下化的話,那興建維護成本會不符合效益,但是捷運的建立我覺得是台中升格直轄市的宣示象徵,大中部地區在經歷十多年來傳統產業嚴重外移,一直到94年後中科從一期設立到最近四期即將通過,台中過去十幾年來以服務業為主,慢慢的有科技業及精密工業的聚落形成。雖然如此,台中仍然少有「企業總部」、「國際公司研發中心」的設立,希望能以捷運的建立將都市形象及競爭力提昇。(至少新竹沒捷運…)
而對財務的隱憂我倒是沒有那麼悲觀,因為這項重大建設的推動,應該會帶動房地產相關的發展,地方政府的稅收也會有增加,再以台中市政府那麼善長土地開發,捉長補短的結果,實際正面會大於負面。
而且有高雄的前車之鑑,對於交通網的建立及觀念的教育至少還有五年的時間。
最後,長線來說,如果石油價格以目前約70美元水準,長線還會看漲,推動公共運輸還是有其必要,只是希望台中市政府如何配套,將整個交通網絡跟商業活動配合建立更完善,來提高使用率。
(不是有很多學校都包遊覽車當校車嗎??)
以上淺見,僅供參考。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