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hsu wrote:住當地那邊的消費能力(恕刪) 台中港自從開港後,梧棲海岸線幾乎已從沙岸改成水泥岸了,小時後那種風中夾帶沙子的情形早已不存在,只剩下風,不過風也讓台中港得以脫胎換骨成為台灣風電產業的發展基地,台中港周邊區域的發展也正蓄勢待發,最慢5年應該就能開花結果,屆時已非吳下阿蒙
bobbyhsu wrote:住當地那邊的消費能力(恕刪) outlet鎖定的消費族群從來就不是以當地居民為主。你這邏輯真的該跟樓上某一位當一下同學了。你講住當地的消費能力低,這句話你也可以套用到新光遠百這一帶的居民。新光遠百的業績也從來不是當地居民撐起來了,也是要靠外圍的鄉鎮及彰化。
bobbyhsu wrote:住當地那邊的消費能力(恕刪) 有些台中人,尤其是市區人,總會有種迷思,覺得台中人消費力很強,所以台中的新光三越跟大遠百都是全台百貨店王。但是實際上,台中百貨業的高額消費是由中部六縣市無數的中小企業主所貢獻的。其實台中市區本地的消費能力只是馬馬虎虎,畢竟台中市區高薪工作很少,大多以低階服務業為主。這點只要看舊市區的中友、SOGO跟七期新光遠百的差距就知道。新光遠百生意好是因為鄰近高速公路跟74號,所以才能吸納周邊縣市的客群到七期消費。儘管如此,新光三越2000年在七期開幕的時候,一樣被一堆老台中人狂酸地點偏僻,嘗鮮期過了就會倒,現在這些老台中人的臉都腫得跟豬頭三一樣。因為這些市區人老是高估自己的消費能力,低估其他地區的消費能力。搞不清楚台中百貨業的高額消費都是台中縣、彰化、雲林一堆土財主、工廠老闆的手筆。你今天如果把中部的工業區地圖攤開,你就知道西濱台61從苗栗到雲林沿線一堆工廠,(幼獅、關連、彰濱、麥寮)而這些在偏僻工業區的老闆或董娘常常有錢卻無處花,到西屯又要一小時,反而走61到台中港只要20幾分鐘。整個中部海線這些工廠老闆才是三井主要鎖定的客群。更何況梧棲本身就有台電、港公司、海關、中龍鋼鐵這些國營事業員工跟公務員,還有這幾年大量招人的離岸風電。這些受薪階級加一加也有幾千人。同樣是受薪階級,這幾千人領的薪水隨便都比台中市區那些低階服務業高得多,我實在不懂怎麼有人會覺得梧棲消費力很弱。再看看三井在全球的設點,每間店離市區都遠不啦嘰的,怎麼這些店就沒有過了嘗鮮期就倒店?https://www.mop.com.tw/taichungport/tw/about-outletpark.html
quuc wrote:有些台中人,尤其是市(恕刪) 新光大遠百我已經好久沒過去消費了,現在消費最多的是網拍跟全聯,對老台中人來說,梧棲清水沙鹿這些點都是偏遠地方,其實說再多也沒用,時間可以證明一切,或許你的見解是對的,但對主要消費強的蛋黃區偏遠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