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dora wrote:
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個人覺的是:嚴格取締並排停車
製造開車族的麻煩,讓他們覺的停車費昂貴負擔不起,轉而願意去搭公車,這樣公車運輸量成長率才能再度升上去。
而且並排停車,本來就該取締,嚴重影響市容、交通。取締獲得的罰緩,還可以有效擴充市庫財產,用來做更多建設。
神邏輯............要先有完整路網(X線齊發), 再來談這個, 人家想到的地方沒公車, 憑什麼趕人家去撘公車
fedora wrote:
台中市的人口就是這樣子而已,而會搭公車的也一樣只是那一小部份人,當公車運輸量成長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會趨緩,會飽和,不可能無限成長下去的。這是自然因素。
就像一塊海綿,能吸的水是有限制的,剛丟進海裡,是吸很快,但它能把整個海洋的水吸乾嗎。當然是吸到飽和後,就再也吸不了。
如果某一位市長,在任期內,剛好碰到運輸量成長趨緩,那就衰了,就會被罵了。市民普遍都是知識比較低的,不講科學的,才不管人口那些因素,認為運輸量就是要無限成長下去。
市場飽和,這是真的存在啊,不是胡扯,或虛幻的東西。...(恕刪)
fedora wrote:
很多人說公車運輸量成長趨緩,是 BRT 取消的關係
那請問:
胡自強時代 民國 100年 ~103年(2011~2014年),那段時期 BRT 明明都還沒誕生,圖表中為何運輸量也會成長?
BRT 是 103年7月(2014年7月),才上市的啊。
那之前的公車運輸量也會成長,是什麼妖術?
如果一定要 BRT 才算公車,那 100年 ~103年,運輸量也會成長,如何解釋?...(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