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實相 wrote:
...(恕刪)
建商介入第一屆管委,不見得不好!一些結構設計、管線安排、合作廠商等,都是建商較熟悉,
也可讓物業管理公司早一點熟悉社區的軟、硬體,提早進入狀況
宏字輩建商(森林系列)老董,也是介入其建案的第一屆管委,甚至當主委,待社區運作順暢後,才交棒第二屆
故其建案管理佳、釋出少、保值性佳
所以問題的根本在建商心態,與建商要不要介入第一屆管委無關
好建商是用心蓋出多年後,仍可讓人佇足仰望、讚嘆的建築
可惜的是,時下一般建商則與負心漢一樣,多採”射後不理”的心態,
一股腦草草完工了事交屋收錢,再去匆匆搞下個建案
真的是”爽到建商、甘苦到消費者”
”好建商讓你住起來像天堂,不好的建商真正讓你住套房”
豪宅、換屋、首購,都有推~
目前主力在北屯區,聽說總部也會搬到北屯區
現在精華區土地稀少又貴,建商算算沒啥利潤當然都往外推
會買豪宅的客戶,應該也是比首購客戶少,
而上市公司的建商,當然還是要顧一下業績
會買總太國美應該多數不是第一次買房
地段位置算不錯,價格與同區建案比較其實也算不貴(早期還有二字頭)
東森的紗窗事件,如果不是處理太慢造成感受上的不滿意,或是住戶對建案品質期望過高,或是有很多點卡在一起,相信也不會有相關的報導
不過也不用人云亦云
畢竟每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與感受都不同
東森新聞報導的那位太太,手扶著窗戶感覺輕碰就掉

聽說掉落的二十幾片紗窗,其實是拆下來要送去檢修的,結果媒體報變成掉了二十幾戶的紗窗
而那二十幾片紗窗也因總太跟廠商在協調時間上有拖到,所以住戶就不高興了
總太維修人員真的應該要好好檢討!

麥克司徒 wrote:
應該不是只有紗窗前幾...(恕刪)
其實建案多多少少都會有瑕疵或問題
個人認為這應該要歸咎於公設還沒有完工就直接跟社區管委會作點交造成的後果
還有就是圖沒有討論好就直接送建照申請,建照一取得就可以開始賣,然後在施工階段可能有發現哪裡不好
就又修改,變成二次工程
你朋友有沒有跟你聊到其實停機車的地方也是違建
原本是說怕機車跟汽車共用車道會危險,所以多花成本去做。或一樓兩棟中間的穿廊,本來沒有頂蓋,但如果下雨會不方便,所以檢討後加個頂蓋就變成二次工程
石材病變可能是工程技術有問題,不然就是叫的石材品質不佳
不過總太點交後整個打掉重做,也算還有良心,但也真是苦了住戶,感覺像住在工地

我不是住戶,也都是聽說來的實際如何,只有住戶最清楚
買預售屋本來就會有一些未知的可能,捍衛自己權益是對的
現在沒事會工地看看,無聊走走也能聽到一些資訊,也會去問一下總太的人是什麼狀況
因為國美的關係,所以總太好像從春上開始的每個案子都會把公設完成再跟住戶做點交,希望真是如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