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坪數也說很難排到.都是公司員工預定了.那建設公司都自己買幹嘛拿出來賣
買了幾次房子.研究出一點小心得----就是銷售小姐的話說10分你只能信4分
不外乎是要先賣難賣的.或者我自己也有買一戶.公司員工集體訂購啦
測試你對這個案字的接受底線在哪裡.包含樓層.幾樓幾樓賣掉了.只剩哪些可以選
諸如此類---其實覺得都是心理戰?
山西這個案銷售什麼都說沒有.建材也不知道.我覺得也許可能是銷售手法之一
101年拿到第474號的建照.不算晚.到現在也1年了.這之前還要都審.這個案子規畫至少是99年就開始弄
哪有可能連圖面.哪一戶的正確銷售坪數.正確定價都沒辦法給.是不可能的
不然建造是怎麼下來的.但是建設公司就是這麼的.高調的又自信的想法...[因為我是惠宇].
什麼都不給你的態度我想是有點 故弄玄疑.製造消費者的心裡緊張戰
第2次再去拿圖.就可再次測水溫.消費者可接受度.及急著想下訂的意願高不高
然後集中大家一天去下訂.否則你會買不到的氛圍
這個時候..緊張的肥羊就會很緊張的下訂
然而我們為什麼要允許人家這樣賣你房子.是房子..房子耶
還要給銷售指定排隊購買
真的是夠了
大家不該助長這樣買賣風氣
不管房價如何高.那是另一碼事
但都不會是要這樣叫我哪一天來給你指定排隊買房子
(1)惠宇一定會守住>25的價格 因為它們還有地在附近 惠宇也不會在房地產末身段 提前結束神話
(2)惠宇算是優良建商 蓋出來的應該不差; 如果銷售快,買單人多,秒殺--則11期確實站穩 近30萬價格
(3)大毅 登陽 絕對會參考此案的價格
對於自住客 除非打定主意買這一區 原則上這就是高點 32%的公設 附屬建物一般接近16% 換句話說實際室內能使用的一坪已接近 55-60萬; 能買單的人 如果沒有積蓄, 一家年收入200萬的人可能都有點辛苦
說的真好
感覺上建設公司喜歡將小坪數賣給投資客快速完銷 我想他們也不想賣自住客
再利用投資客快速拉台房價
這樣他大坪數才能堅守價格
帶動整體房價上揚
真是悲哀
如果真正是自住客
怎麼可能只看幾張圖 什麼都不知道就下訂呢
房屋格局 用料 方位 畢竟是自己要住呀
結果自住客只能等到投資客委給房仲後再被剝一筆
這樣房仲業也發達了

今天業務又傳簡訊說看圖要延至月底,試想一個先建後售的案子怎會沒有圖呢?房屋格局圖怎麼可能須要修修改改呢(業務的說法)!或許如某大說的,看圖是幌子建設公司在測試消費者的購買欲求吧,果然我沒有積極地詢問業務圖來了沒?建設公司就爽約了(他們說週三19日給圖),請問各位大大,這次延期代表著什麼。
其實山曦的地點也不是很好,家人也反對花1500-2000萬買一間沈重的房子來,來剝奪應有的生活品質,孩子需要奶粉錢,放假也想出國玩,對於這沈重的房價還是敬謝不敏了,甚至也有不排斥另尋建設公司的意向(雖然其它建設公司也差不多亂抬價)。
所以當業務軟性地威脅說:將來房價還會更貴。心想現在就買不起了,何必擔心將來呢?說不定圖來了,反而算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