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七期三害...

taosl wrote:
你的認知是錯誤的車位...(恕刪)


您說的是現在的作法
我是說就我的認知(理想):容積樓板=權狀=可售坪數
其他附屬建物分共用和專用,另外賣

TONY-17 wrote:
我不是覺得你舉出來的...(恕刪)


不管是SRC(鋼骨鋼筋混凝土)、RC(鋼筋混凝土)、或是鋼結構,其抗震能力都是一樣的。
但這是指在正確的結構設計以及良好的施工下的結果。
要評斷一個結構的耐震能力好壞是不能單純從RC或SRC這樣簡單的二分法的(其它亦然)。
凡事不能只看表象,
這只會淪為人云亦云。

TONY-17 wrote:
您說的是現在的作法我...(恕刪)



看到這邊我終於懂為什麼有雞同鴨講的感覺了


你說的算法是國宅的算法

所有車位全部是公設,車位坪數是灌到總坪數裡面,沒有產權,只有使用權


這種算法還有一個地方在用,就是台中的無良仲介,把車位跟建物坪數混合計算,藉以混淆買方

達成上下其手的目的


台北是沒有人這樣算的

假如照這樣算,一個車位算10坪,敦南苑一坪是賣200萬,四個車位就要8000萬

這會不會太恐怖了點,灌水灌五倍

買方又不是白癡,怎麼可能這樣算


車位坪數一定是要分開算,分開計價的



感覺你被台中的仲介洗腦洗得很徹底.......^^

TONY-17 wrote:
您說的是現在的作法我...(恕刪)


附屬建物分共用和專用?
我建議你研究一下建築法規吧!
剛剛說過,我是在說我自己覺得合理的
是有被仲介洗腦到,但是建商的花樣也是不少...
不是說雨遮不可以計價? 但是約已經簽了,客變也寫上金額,能拿著新聞,為了這個翻臉不買嗎?
還是要求建商列清單,只付材料和工資?
全社區都不能二次施工時,建商頂多是退價差,不給退房子...除非賣得好,區域行情上去了

我認為不在主建物權狀內的,面積已經在另一張.二張權狀
即使售價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還是都應該都按照另一個標準

如果沒有完全切開,預售.成屋一樣有花樣
看仲介的廣告,建商的文案,本來就是在靠自己切割:當我知道我樓下的,比我多賣100多萬
除了賣的人有本事,那就是一個車位的問題了
大家能夠想像投資客,為了將來好賣,去多買車位的概念? 這樣,也許買4.5個也OK
但是,最大的問題是資訊的不對稱,根本就要盡量減少,這道門關起來最好
TONY-17 wrote:
SS就是靠搖晃來抵消破壞力
信心值應該是SS>SRC>RC



taosl wrote:
不得不用SS結構
可以節省空間
也出現另一個優點----不會有混亂的一堆樑
但是因為SS不耐重
為了減輕重量
發展出中空樓板和輕隔間牆
所以很多建商和代銷強調用中空樓板來隔音
其實當初是為了減輕重量而設計(用保麗龍球)


請教兩位t大...

以tasol大說法...SS不耐重...(但韌度高???)

Tony大又說SS比較耐震...

是因為所謂耐震是看韌度???(可搖晃的形變程度???)

越能承重的結構越脆???(RC)

所以30樓以上高樓沒有人用RC???


taosl wrote:
SRC和SS怎麼會一樣倒塌速度快?
SRC不會的
你應該說的是SS


所以地震時SS倒的快???(韌度高比脆度高倒的快???)




兩位T大對結構看法好像不同意見....

看得我都糊塗了???
Hsiao0303 wrote:
不管是SRC(鋼骨鋼筋混凝土)、RC(鋼筋混凝土)、或是鋼結構,其抗震能力都是一樣的。
但這是指在正確的結構設計以及良好的施工下的結果。
要評斷一個結構的耐震能力好壞是不能單純從RC或SRC這樣簡單的二分法的(其它亦然)。
凡事不能只看表象,
這只會淪為人云亦云。


是實上我個人認為H大您說得挺有道理的

耐不耐震不能只看鋼骨或鋼筋混土結構

還要看建築物結構設計方不方正

施工混泥土磅數有沒有偷工減料之類的

因素太多...



不過我想提一個問題

以寶輝一品花園, 寶輝世紀花園來看

他正面超寬...

側面較窄...

這樣非方形的結構設計

跟聯聚方廷...東方帝國

這種方形設計比起來...

算不算結構較脆弱???
elephant183 wrote:
是實上我個人認為H大...(恕刪)


SS的優勢是對抗剪力(側方力量)
和耐重是指承受垂直重量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上述一連串是討論梁柱系統是SS 或 SRC 或 RC
如果還要加入建築物的型態
那又更複雜了
其實豈止只有這些
地質是不是也要納入
擋土柱或擋土牆要不要納入
連續壁的工法要不要納入
水泥配方要不要納入
這些都會牽涉到建築物的防震係數

所以回歸原始
我們只是討論梁柱系統是用哪一種

elephant183 wrote:
話說網路上謠傳已久的七期三害...

1. 親家

2. 興復發,聚合發???

3. 總瑩,總太???

有沒有親自住過這些建商的建案的大大...

可以分享您購屋的想法嗎??還有實際入住的情形??

是不是真如外界所說的這麼差???


我怎覺得樓歪歪的...

我現在住的是"總太"蓋的,不過不是在七期
因為買不起七期啦...
目前住了半年,感覺售後服務還不錯,
還有辦一些社區活動,剛住進來有些小問題,也都有一一解決掉,不會推託...
建材質感也不錯...
不過我不是管委會,不知道公共設施部分的的點交如何,也不知道過了保固期是不是服務一樣好~~
其他兩家沒買過,等我變成有錢人,通通買過了再跟你分享...


方型建築一定比較長型建築耐剪力

影響因素真的很多

連地質因素也是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