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不想去淡水 wrote:
應該是~最好是我的房...(恕刪)
這就是為什麼房地產版總是怨念文最熱門...
常常很多人說 應該要把房地產看作一般生活基本需求...應該要人人買得起
可是 請問有多少人能接受 買屋之後就開始跌價? 如果他就像是一般的物品
那在土地沒有增值的情況下 房屋持續折舊 那房子的確是應該要越來越便宜.........
看到一堆怨念文 就很想請他們問自己
是不是沒買到房子就希望把他當生活基本需求
可是等買到了又想把他當期貨???? 我相信很多人只是自己騙自己 順便騙別人而已...
台灣人從瘋股票 瘋樂透 瘋房地產 之後就只想到短期致富這件事情..........
外人冷眼旁觀 就只看到一個大賭場 進場的人拼命鞏 沒進場的一直喊跌等進場
有多少人是從本質去討論這個問題.......沒有的永遠都哭著喊有
就像教育制度一樣 以前大學錄取率只有40% 很多人拼命鞏政府 說人民應該要有受教育的權利
為什麼可憐的學子考大學這麼辛苦.....
好啦 現在人人有大學念 考十八分就錄取 卻只造就了很多失業的大學生
新聞還每天拿 大學生去考清潔人員來作文章 請問這是要告訴我們甚麼? 告訴我們台灣人就是這麼好笑嗎?
這個問題的本質根本在於 專業度不夠...一個國家本來就需要通才教育 高等教育 也需要專業技職教育
可是台灣人卻用幸福程度來包裝人人有獎的通才教育...結果就是這樣
那回到房地產問題...台中我一直覺得他短期之內一定不會讓大家買房買得很辛苦
因為縣市合併之後 土地供應量很大 加上很多新的重劃區 在供應量上 絕對不會因為少數人把持 就讓價錢居高不下
但是 現實是殘酷的 人就是偏偏喜歡往炒高的地方擠 一堆人在抱怨價錢太高的地方 全都是建商放重兵的地方
為什麼建商會這樣作 因為他太了解台灣人了 台灣人就是一窩蜂加貪心 有利可圖的地方一定擠破頭.......
如果我們真的是把房地產當房地產看 而不是當期貨 我們應該討論的是 居住環境 建築品質 以及居住環境的觀念
但是現在板上的文章 永遠都只專注在 "價錢" 這兩個字上........
有時候把房地產的相關的字過濾掉之後 你還以為是在看股票投資版...(七期這支股票一坪三十買不買得到)
現在的故事就跟大學聯考一樣 一堆人用幸福程度來包裝擁有房地產這件事情
可是永遠改變不了 心中想要靠房地產致富的現實.....
很多真的很有錢的人 他買房子根本不怎麼砍價 他只在乎這個地方環境是不是能夠得到他那個階層的人的認同
看準了 價位沒有偏離 周圍朋友問一下 就買了........不在意價錢 也不是想靠它賺錢的人 卻有時候是賺最多的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