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

*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guh168 wrote:
舉個對比的例子台北建...(恕刪)


為何基期不同的物件對比呢?民國74年和民國80年?
ethan888 wrote:
為何基期不同的物件對...(恕刪)


問得好

這是實際案例

因為台北75年起漲

想要在台中複製台北經驗

結果...



您不妨也找一個台北80年

台中74年的例子看看
74/80差粉多

74年
台中科博館週邊及4/5期
一狗票全新透天2-300
現在雖然是30年老屋
但也有6-7倍漲幅

同地點..80年時 已經漲了約3倍


63年就更恐怖了
45倍


.........
現在看來
其實也不比台北輸太多啦
沒有數據
只是活生生實例

..............
台北有漲的多 也有漲的少
台中亦然

地點和時間點 才是重點

12-3年前 如果運氣好 買對標的物 不乏4-5倍漲幅
22f wrote:
你說得對,所以在台北...(恕刪)


得來不易 wrote:
感謝樓主讓小弟長智慧...(恕刪)


guh168 wrote:
舉個對比的例子台北建...(恕刪)


想了想,魯蛇的小弟
又想了想
,再想了想
看來,
留麥當勞
給小孩
才是硬道理
之前就有買了
看來,再多加碼好了
望屋興嘆
但麥當勞
還是買的起的
74年(民國1985)
MCD一股3.19元
現在
MCD一股100元
中間有經過5次分割
分別是
3:2、3:2、2:1、2:1、2:1
意思就是
1股變成
1*3/2*3/2*2/1*2/1*2/1=18股
當初買一股3.19元
現在變成18股
一股100元
3.19---->1800元(現金股利部份,我爛的算了)
=564倍。
呵~~~~~30年
成長564倍,看來是很好的投資(如果將現金股息再投入,可能會破千倍)。
PS:
要數字的大大
自行GOOGLE 或 YAHOO 一下
就有
22f wrote:
有多少台中人願意其實...(恕刪)


看大家及樓主講那麼多,固然熱鬧,卻也是愈扯愈亂,

相關討論牽涉到不同背景及想法,有什麼定論?

每個人的本事跟期望不同,

樓主講的東西(台北的剛性需求及優越性等),我何時不同意?

也從來沒有拿台中跟台北比高下,

也沒有拿兩地的東西比高下,

更沒有說台中發展希望無窮之類的話,

恐是過於敏感,

就算我說台中不錯,台中很好,難道又不行?

我認為台北很好啊,也有故鄉情,

而且兩地各種指標也差很多,豪宅價格也差好幾倍,

我個人看好(或不看壞)台中房市,這樣不行?

你說台北好我同意啊,難道就聽不得台中好?

至於台中台北發展就看各人機緣跟想法,

不然Gu大說台北好,當然好,好處其實不必他比較,他為何在台中工作自有他自己考量,

我說看好台中,固然是基期低,也是我認為條件不錯,

你認為我的說法立論不足,我不見得同意,三年來已檢驗了,那就再看三年,三年後我的想法可能對或錯,


說到大立光投資200億增—萬人確是引用幾天前看到的報導,我沒記錯因為那時我就認為那數字有問題,沒有查証是我失誤,

軍公教的事就沒必要深究,我說的沒錯,你說的有些道理,這是不同角度的見解,


根據MONEY雜誌2011年7月3日的文章,提到:張教授所屬的政大台灣不動產研究中心,與國泰建設長年合作推出「國泰房地產指數」,過去曾多次精準地指出房地產多空轉折,頗受大家肯定。

所以,我引用國泰房地產指數的圖表。讓圖說話。




我其實,還是希望討論產業結構,人力素質,國家競爭力。

因為,別的國家的人看到我們花那麼多時間,內部比來比去,笑在心裡。


我最佩服的人是尹先生,他設立了唐獎的目的,胸襟,令人佩服。

他希望能拋磚引玉,也希望他身邊的朋友,也一起為這個國家社會做一點事情。

以上。
記得上一次台灣打破
世襲「不公平」是三七五減租
如果當初沒有這個政策
我想,多數的台灣人
還是佃農•••••
地主的子孫也世襲成地主



討論至此~~甚是無奈~~
前幾天看見greenti提起90年前 曾曾祖父60多甲土地....
想起老爸説過 從現居到遙遠見不著盡頭那端 約莫半個城鎮都是祖父的
與先生提起。 他的阿公也有100多甲土地
哇哇哇~~沒發生「375減租」的話 我現在可以在家 翹腳粘翠秋

而今 呢?
我們還是無殼一族
只因先生不肯貸款買房
10多年了 埋頭苦存 等待錢夠買的那一天

我有遵守長輩訓示喔
謹守本份 務時工作 充時專業
醫院要求po壁報 發論文 登期刊
無一不努力達成
不懂經濟的我們
現在遠望房價~~~~
唯二心得 是•••••••

早點買
早點借錢買
















時至今日,不要說年輕人,就連50歲以下的人,沒有更新知識,應付社會的變遷,很容易幾年過去就輸掉整個人生
所以我才在這裡扮演這吃力不討好的角色,告訴大家一些我能分享的真相…



現在 我們只能努力 繼續往前

總體經濟 真的不容易懂啊!
電視 報紙 雜誌 網路•••••好亂啊

存中樓引來各領域專家 分享
學校沒教的 媽媽沒交待的


期待能繼續在這看見 中肯 不偏頗的文













原來,學得一身專業技術
也是魯蛇~~~~~
想想,日後怎麼教小孩
跟怎麼引導小孩
想想
想想~~~





我們只能努力 不被這混亂時代的漩渦 淹沒 而且不失去自我
所以 我們在這 互相精進 學習自己領域外的專業

離開學校才是學習的起點
我不想輸




老師~~妳沒教的太多了啦!

紅紅小太陽 wrote:
74/80差粉多74...(恕刪)


我老輩30年前在台北買的房子,漲5-6倍,

非捷運、非信義區,

不算太多,

真的要看地段、看造化!




得來不易 wrote:
原來,學得一身專業技術 也是魯蛇~~~~~




成功的案例其實不少,但同樣都是幫老闆賺到更多錢,自己的薪水當然就可以更高!



老闆個個都比精的,都是show me money



38歲陳重光最擅長的是業務,最弱的就是財務,12 年後,轉職過4 次的他,居然當上了上市公司的財務長,此人財務能力肯定很差,肯定考不到會計師執照,但他的薪水肯定比許多會計師還高,為什麼?



答案在底下這報導中:去年陳重光還與公司核心團隊共同完成一件高達18 億元的不動產投資案,不僅是匯僑第一次跨領域重大投資,也是他個人職涯史上最大金額的財務成績單
http://www.30.com.tw/article_content_17253.html



說白了,專業的定義其實包括找到好工作



找不到好工作,一定是你不夠專業啊
















22f wrote:
簡單講,就算是地政專...(恕刪)

這有賴樓主大大的指點提醒了

看一票又一票的財經專家
未必有樓主的功力
而小小市民的我們又怎會有呢?
當醫生的就是專注把醫術學好
當會計師的就是把財務規劃、把帳、把稅弄好
.....................................
可是,當小小市民在這樣努力時
又有何錯呢?
有錯的
只是,沒出市在台北市
沒有工作在台北市
沒有錢的老爸
而電視上一票的專家
又能幫的了我們什麼呢?
本來,這個事,銀行理專要弄好
但,變成,大家要自已來
問題是,我們又不是經濟學專家?
就算是,也未必準
.....................................
我反而希望
執政者,登高一呼
跟大家說房價會漲
而不是,騙百姓
說要打房,打房,打房
呵~~~~~~~
.....................................
另外,小弟才30幾
就算小弟再努力
台北的房
小弟目前買不起
....................................
樓主要不要考慮去大學教書呀?
造福一下學生
別老是讓誤人子弟的
佔著講台
教著錯誤的東西
給學生
唸大學時修了一堆財經的課
唉~~~~~~~~
沒什麼用
  • 7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