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

*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sheng5310 wrote:
有問題的是誰?讀者心裡有數,



sheng5310 wrote:
有人以為台中2500W,在台北相似條件再加2000W,認為這樣買台北,或許日後還較有保值增值可能,
對不起,這是要再加5000W,甚至更多,





有多少台中人願意其實根本不重要!



分享台中與台北房地產的特性,從來也不是鼓勵台中人逆向北上投資房地產(理由已經又講過一次,請爬文,如果中文還看得懂的話),因為台北房市其實是供不應求,其實不太需要再去宣傳什麼。許多人都嫌貴的台北豪宅,卻經常傳出有人用全部現金買入豪宅,這就說明了一切!



最近一個新聞(若有更新金額更大,歡迎分享)是:--北市信義計畫區指標豪宅建案「皇翔御琚」,A棟3樓又有1戶售出,並在8日完成過戶,買家全部以現金購入,推估該戶總價約5億元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12000198-260206



這就是為什麼央行限貸,柯文哲喊禁貸,都擋不住台北豪宅的銷售,主要是台北豪宅在全球豪宅市場中,甚至只是在亞太地區,都屬於超便宜的那一部份



提問:如果台中豪宅真的這麼棒,為什麼沒有建商敢在台中推個48戶,每戶5億起跳的豪宅建案(如皇翔御琚)?我的意思是,討論事情,請別再靠自己的想像去進行論述,要依據市場真相來論述,這樣的討論才有意義,對吧?



如果提不出事實,講不贏,進而不再來此參與討論,這應該不是因為我是一言堂的關係吧?











$$$ wrote:
一輩子最精彩的年輕歲月生活在台北住著鳥籠般的居住空間
年老的時候就算可以將房子以高價賣出
移民台中
可是老年人最重要的
老友依然在台北
就算移居到鄉下地方擁有很大的居住空間與一大堆鈔票
沒有了老友
又有何意義?





身邊總是有一堆老友固然很好,但大家都得辛勤的工作到70歲,沒辦法在50歲就可以隨時準備退休($大沒差,不用靠房地產快速累積資產,是個例外),沒辦法不用擔心被裁員、解雇,身邊的老友也只能互相吐苦水,這樣又有何意義?



再說,s大不是老是強調台北-台中高鐵1小時,打電話給好友還不滿足,隨時都可以搭高鐵當日來回去找老友,難道就沒意義?一定要10分鐘到才算?



大大你這邏輯很有趣









$$$ wrote:
相信許多人跑到加州置產
更多的剛開始的原因是因為小孩子在當地求學或是讀書
雖然台北與台中有高鐵可以縮短距離
其實遠距離的財產
所冒的風險不少




大大這話未免太酸葡萄了



你說,遠距離的財產所冒的風險不少,先不說投資本身雞蛋就不該放在同一個籃子(否則你也不會來台北買房子了,對吧?),在風險與獲利呈正向關係下,風險真的高的話,獲利更是可觀!



如果你在2008年底,到2009年在矽谷山景城買小公寓,室內30坪,一車位,當時約15-20萬美元,如今呢?平均約75萬,90萬也很正常!不要忘記,美金還在繼續增值,昨天晚上,美股納斯達克還突破5000點創了歷史新高!



當然我運氣好,買的比這個例子大一些…大大你不做、或你做不到的就不好?不見得吧?



再說,加州天氣之好舉世少見、全美第一,有空來舊金山,我帶你去玩玩?

















sheng5310 wrote:
請咕狗台中GDP,你會發現幾個近幾年發生的有趣數字,
不要忽視台中的剛性,




五都生產總額比一比 台中市近5年表現亮眼
http://www.nownews.com/n/2014/05/29/1256007



一個基期比較低的,增長率本來就會比較高,很奇怪嗎?只是,你查一下,台中地區新成屋供給量增加速度,明顯比台中家庭收入增加率還高時,這樣還敢講台中房市有無窮增長力道?



2006~2011年(新聞提到生產總額的同個時期),台中家庭經常性收入累積增加5%,但光用感覺來看,這個時期新成屋增加比例又是多少?


光只是看這段時間有增加,又怎樣?時間再拉長一點,從1999年看到現在,你會發現台中市其實只是回到原點,台北市則是創新高!
http://statdb.dg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asp



也就是說,台中地區終於在電子產業陸續進駐後,終於走出產業外移的陰霾,但因此就說台中已經大發特發,未免太一廂情願!



台北則不但未受產業外移影響,反而因為許多跨國企業在台北設立全球總部(工廠都遷移到大陸),只在台灣提供高薪的研發、管理工作,吸引許多年輕人北上工作(許多電子廠在台中投資頗大,但研發等高階工作大多留在北部地區,台中、台南大多都屬生產基地)



這就是我Google的數字,你的呢,在哪裡?





















sheng5310 wrote:
廣大的軍公教老師教授,全國統一薪水,住台北房價台中的3—4倍




現在還有人還再提軍公教嗎? 



辛苦10年才升到副教授,但月薪大概8萬,但在台北市民間企業,努力個5年,升任副理,月薪就有8萬了,後面的就不說了



軍公教除了工作比較穩,工作不見得輕鬆,薪水其實比民間工作還要低,不知道為什麼s大還要以軍公教作為比較指標?住在台北市的人大部分都是軍公教嗎?



不然,為什麼這麼多專家學者特別喜歡砲轟台北市房價貴得離譜?



還不就是他們的薪水增長有限,根本無力在台北市買屋或換屋!



其實是他們自己當初希望工作穩定,選擇去從事薪水增長受限於政府財政,而不是競爭力或薪資市場的自己選擇…到今天,因為健保,大家壽命增長,因為年輕一代薪資不成長,公務員薪水又顯得比較優渥…



這其實是有點悲哀的事情,還要再來討論?












22f wrote:
我覺得你在數字上錯得...(恕刪)

主計處統計全國所得去年創新高
一個月47,000元
這樣不知能負擔多少的房價
樓主您一直強調
別看房價所得比
看貨幣供給
但現實就是現實
買房,還是要看自已的能力
一旦,房價所得比太高
貸款20年,總不可能年年如意吧!
或許,這也是車倫黨輸到脫褲子
當然,我知道美國QE
但,誰管你呀!
柯p說第二戶不要貸款
真是棒呀!
毫宅,從來就不是平民的選項
毫宅一戶50億台幣
老百姓也會拍手叫好
問題出在,一般房子
也漲的太離譜
執政者,這才是百姓關心的大事大非
小弟我雖然自稱「魯蛇」
但,也沒那麼「魯蛇」
曾在DELOITTE 工作過幾年
這樣說好了,
小弟我是會計專業
在會計專業上,我有信心在高標
當然,比小弟強的人有很多,前輩,後輩都有
故自稱「魯蛇」
在今日的世道,就算你考上會計師、律師、醫師
唉,起薪低的可憐(會計師、律師 都是3萬多,醫生小弟就不知道了,有會計師執照多2000元)
要上去當合夥人,先爆肝吧!(許多人都是工作到建康出問題,不得不離開---->小弟我也是><)
實在不能理解,這樣的房價?
這樣的工時?
人民會感到幸福??
拿平凡上班族一個月領5萬+老婆的=10萬(夠平凡了吧!)
能買啥房?買郊區?
薪水高的人買市中心,上班省錢,省時?
薪水低的人買郊區,上班花錢,耗時?
這樣不是越差越大???
呵~~~~~~~~~~~
如果,一個「政府」所能作的只是目前這樣
那,人民要這樣的政府幹啥???
另外,不知道不動產佔GDP比重很高嗎?
為什麼主政者不把資金導引到實質生產上?
房價高到靠北~~~~~~
現在,真的已經成為天龍國了
住天龍的爽爽過?
那唸書,工作又何必認真呢?
只要長輩在天龍國有間房
有棟樓
就好了呀!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3472
感觸良多。
所以,再這樣下去
投對胎
比努力重要
---------------------------------------------
記得上一次台灣打破
世襲「不公平」是三七五減租
如果當初沒有這個政策
我想,多數的台灣人
還是佃農
過著世襲「佃農」的生活
而地主們,一樣騎馬收租(我有認識這樣的長輩,已經往生了)
地主的子孫也世襲成地主
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
望~~~~~~~台灣不要變成這樣的國家
得來不易 wrote:
主計處統計全國所得去年創新高
一個月47,000元
這樣不知能負擔多少的房價
樓主您一直強調
別看房價所得比
看貨幣供給
但現實就是現實
買房,還是要看自已的能力
一旦,房價所得比太高
貸款20年,總不可能年年如意吧!
或許,這也是車倫黨輸到脫褲子
當然,我知道美國QE
但,誰管你呀!
柯p說第二戶不要貸款
真是棒呀!
毫宅,從來就不是平民的選項
毫宅一戶50億台幣
老百姓也會拍手叫好
問題出在,一般房子
也漲的太離譜
執政者,這才是百姓關心的大事大非
小弟我雖然自稱「魯蛇」
但,也沒那麼「魯蛇」
曾在DELOITTE 工作過幾年
這樣說好了,
小弟我是會計專業
在會計專業上,我有信心在高標
當然,比小弟強的人有很多,前輩,後輩都有
故自稱「魯蛇」
在今日的世道,就算你考上會計師、律師、醫師
唉,起薪低的可憐(會計師、律師 都是3萬多,醫生小弟就不知道了,有會計師執照多2000元)
要上去當合夥人,先爆肝吧!(許多人都是工作到建康出問題,不得不離開---->小弟我也是><)
實在不能理解,這樣的房價?
這樣的工時?
人民會感到幸福??
拿平凡上班族一個月領5萬+老婆的=10萬(夠平凡了吧!)
能買啥房?買郊區?
薪水高的人買市中心,上班省錢,省時?
薪水低的人買郊區,上班花錢,耗時?
這樣不是越差越大???





你說得對,所以在台北市購屋的年輕人,特別是40歲以下,幾乎都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買的,而是靠著富裕的上一代,提供大筆自備款購屋



試問你:這個很常在台北市發生的事實,從什麼樣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來?房價所得比可以看出嗎?當然不行!



某些會計師其實就是公教人員一樣,只會死讀書,誤以為只要把書讀好,拿幾張執照,就可以爽爽過日子…唉,殘酷的現實是,就算有會計師執照,沒辦法幫老闆多變一些錢出來,薪水就是那樣而已,因為跟一般財會系畢業的大學生相比,差別只是在於有無執照而已



每個人的薪水,主要是看能幫老闆變多少錢出來、或提供等價的產出,根本不是一張執照;只不過有執照,比較容易讓老闆願意給機會試試身手而已



學校老師灌輸了錯誤觀念,讓他們自己很慘,也讓誤信的學生也很慘!例如,我常批評的張金鶚,他會這麼痛恨財團、投資客,其實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教了很多學生,但這些學生卻無能為力購屋,在職場上也得不到什麼發展,不考慮是自己錯誤的教育,只把問題指向是環境,是財團、投資客…



時至今日,不要說年輕人,就連50歲以下的人,沒有更新知識,應付社會的變遷,很容易幾年過去就輸掉整個人生



所以我才在這裡扮演這吃力不討好的角色,告訴大家一些我能分享的真相…


22f wrote:
你說得對,所以在台北...(恕刪)

感謝樓主
讓小弟長智慧了
這也讓小弟感嘆
原來,學得一身專業技術
也是魯蛇~~~~~
想想,日後怎麼教小孩
跟怎麼引導小孩
想想
想想~~~
真的要好好想
ps:
原來現在的世道要當靠爸族
看來,立志白手起家的我
錯了~~~><
22f wrote:
你說得對,所以在台北...(所以我才在這裡扮演這吃力不討好的角色,告訴大家一些我能分享的真相…恕刪)


這些部分,我非常贊同樓主。

只是,我工作的年青同事,看到樓主的文章,打算離職,追求台北夢。讓我大驚!

我鼓勵年青人要熱愛自己的專業、成為全方位人才,國際化人才。

樓主別太認真,網路上大家閒聊,各抒己志,交個朋友。
若觀念不同,也勉強不來。

與其執著之前話題,倒不如小弟點菜,
請樓主和諸位大哥為台中、台灣的未來發展開個藥單吧!

舉個對比的例子

台北建國南路二段國泰台大華廈74年一坪14

30年後, 一坪100

年複利6.8%

不算太過分吧! 但要抱得住, 賣了就買不回來!

停車位當年一個20, 現在一個400

這種好事現在還真沒有!



台中大墩16街國泰名仕華廈80年一坪也是14

24年後, 算一坪20吧

年複利1.5%

賣了就賣了吧! 中古屋台中人不愛!

停車位當年一個100, 現在也差不多!



不是唱衰台中或說台中不好

但眼界請開闊一些

拿BRT比捷運, 文心森林公園比大安森林公園

說七期是台中的信義計畫區

去台北看一下好嗎?






  • 7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