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

*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每天都學到些新的東西


22f wrote:
台灣執政黨為了討好年輕、敢出聲的民意,流行打房,壓抑了營建需求,讓這些中低勞動力很難有好的工作機會可以賺錢,更不要說是致富了



這點我沒想到過

所以老子說 禍福相倚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凡事都有好多面相

只能靠智慧 兩害取其輕了








小股9 wrote:
台中的物件能挑到出租報酬好的物件!!抗性高!!!



這點我也是後知後覺

置產出租的房屋選擇 與自住的考量 有時候是不盡相同的



不過因為台中人比較走中道的性格

這幾年 發展的還算滿正面



22f wrote:
S大的想法當然算是一...(恕刪)


我以前說過,比城市不如比地段,比地段不如比個案,
這幾年的贏家是贏在這裡,不管台中台北都一樣,
比較複雜的是不同時間點也不同,
漲的十年,前5年七期漲較多,近5年草悟漲較多,

台中人—樣可以借鏡台北經驗,如小股大的判斷,他去找台中最精華最優勢地段小坪數,加新而且最重要的捷運題材,這是都會趨勢,也是台北經驗,這種產品不容易失敗,

對台中人而言,研究台北的好,畢竟遙遠也不如在地人懂,
不要說台北,就拿高雄而言,也寧願去研究台中、買台中,

而且台中人比較窮,卻能用幾分之一價錢住得比較寬敞舒服,想到台北房價就
寧願讓台北人賺,心理上有基本原因,

台北核心區有支撐,台中核心區亦有中台灣支撐,有能力者想進入,道理—樣

巿場就考驗多敷人認同,咱就是提供參考,有理沒理可以討論,喜不喜歡各有所好,

01好像沒人說惠宇是賣給有錢人,我就只是普通人可證,它在台中只是中上,它比較可信在品質,不在奢豪氣派,
也不能說有錢人不買,像錢大就獨沽此味,
joe720325 wrote: 中友能長紅的原因 應該是靠近學區吧 ...(恕刪)

附近一堆百貨都變廢墟了
龍心?
第一廣場都變東南亞集中營了
猜想,
中部都市更新太困難
直接放棄
用重劃比較快

得來不易 wrote:
附近一堆百貨都變廢墟...(恕刪)


中友短期看還好,因為有一中商圈,兩個大學,一個高中,還有補教大本營,

以後再看!

在大台北區(甚至基隆、桃園)的居民,如果因為工作機會朝向台北市區發展,奮鬥多年成功的,可能在核心區置產定居,但是新一點好一點的房子動輒幾千萬,仍然不是多數人容易負擔,

在中部地區居民,因為工作機會向台中市區發展,奮鬥多年成功的,可能在核心區置產,好的新的房子相對負擔不那麼大,

中部居民到台北工作,賺到了錢打算退休,算一算台北房子貴三、四倍,想想來日長久,回老家買房卡合算,

像我台北人到台中工作,等打算退休,不管價錢的話,則台北台中皆可,想到日子恐久,台北房子貴三、四倍,又非富人,想不開才去買台北房,

有些人想異地買副宅,台北人去買台中,心理上覺得可行,

台中人去買台北,除非是富人,

台北支撐力很強,但房價多出數倍恐欠合理,

我都勸老輩把台北三十年大樓,市價約兩千萬,月租只2萬多,賣掉,
只能說
不同的價值觀 人生觀
作出不同的決定
板上大大都是社會精英
打屁聊天
讓我們這些潛水夫增廣見聞
台中這幾年確實進步很多
中都台中隱然形成
小弟台中人在台北求學
回中部工作
理由跟S大一樣 台中吃喝玩樂cp值高多了
對台北人來說 我們在天龍國外
對台中縣 彰化 南投來說 我們是中部天龍國
喜歡聽S大報草悟美食
更愛看樓主洞察事理


讓我們繼續讓存中樓蓋下去

gamenia wrote:只能說 不同的價值觀 人生觀 作出不同的...(恕刪)

+1
小弟層說
拜讀存中街
勝讀十年書
本樓
棒到掉渣
sheng5310 wrote:
台中人去買台北,除非是富人,

台北支撐力很強,但房價多出數倍恐欠合理,茶

我都勸老輩把台北三十年大樓,市價約兩千萬,月租只2萬多,賣掉(恕刪)


恕小弟無禮
把這段文字仔細看個幾遍
然後回到資本主義框架下去看這件事
其實就是更有錢的盤子花兩千萬把比較沒那麼有錢的人洗出天龍國

若諸位大大有在注意麥當勞的廣告
您會發現有所謂的"麥當勞兒童之家"
這東西只有台北有
因為全台灣醫療資源最多的地方還是在台北

做這樣的事有好有壞
好的是若健康無虞 且可以速死免病磨
那在台中的晚年就是賺到
壞的是老來病苦卻得跑台北求醫 事情就大條

小弟一向不喜歡 BRT
以 S 大的觀點來說它當然很棒
但以台中市來說 它到底有沒有用值得商榷
它不是仙丹 一樣解決不了中港路沿線大部分區域的蕭條

顯而易見的 整條中港路其實也就 S 大所提的那幾個區域還不錯
其他的部分蕭條的痕跡非常明顯
比如中港路北側的店面 南側從愛買到 sogo 的街道
還有過 sogo 之後一直到火車站
空置招租的店面真的不少 能開店並存活的商家種類並不太多

住家的部分也是 興富發在中港路上的好幾個建案都賣不完
只要落在小弟提的那幾個區域 都不容易賣
由此可見
說 BRT 是票房保證 跟台北的捷運可以類比
實在是有一點言過其實

比起沒有 BRT 的公益路兩側
有 BRT 的中港路其實並沒有比較優秀

純討論 若有冒犯之處 還請多多包涵

joe720325 wrote:
中友能長紅的原因 應該是靠近學區吧
附近就是台中科大.台中一中.中國醫藥學院
大學生就是喜歡去誠品看書吹冷氣.坐在外面玩手機.去美食街吃東西...等等
人潮來了 錢潮就來(恕刪)


一中街是小弟的地盤
還是小弟出來說說吧

大大真的太小看中友百貨對經營客層的用心
中友一開始是一個集團
除了百貨公司之外還有建設公司在推建案
後來建設公司那邊經營不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 921)欠了一屁股債
之後的事情請參考連結:

中友負債百億 還光舊債擠身前五大

他們能翻身的原因其實是靠自己
才不是靠地利之便
他們做了很多事:

1. 第一個做百貨公司會員制 推中友家族卡
2. 第一個做百貨公司外圍停車場
3. 第一個做樓層主題廁所
4. 鎖定客層在年輕族群和中低價位的消費 不盲目衝刺高端客層
5. 第一個開始轉入電子商務
6. 第一個辦會員招待的藝文活動

別的區域的百貨公司小弟不清楚
但中部的百貨公司來說 他們的團隊經常都是開風氣之先
也因為經營的目標很清楚
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台中市百貨業的老二(新光三越是永遠的第一)

能在激烈的競爭中 在舊市區內存活 還能有這種成績
這公司有他們的一套的
西國無雙 wrote:
恕小弟無禮 把這段文...(恕刪)


網路論壇本來就可以有不同看法,
何況各人喜好本有不同,各舒己見很正常,

要說對BRT沒好感,對草悟沒好感,對惠宇沒好感,對一親二發沒好感,
對台中沒好感,對台北沒感,對高雄沒好感,
這些包含主觀客觀因素,

好感,不好感其實都包融,反正自己沒好感就少去少碰,
撇開我們自己的興趣,市場的多數認同又是另回事,

有人喜歡市區,我老輩就喜歡鄉下種菜,各人寫各人市區休閒及農家樂,
寫市區BRT樂,或市區開車樂,

過年堂弟從台北來,他已不開車,甚至不敢開車,許多台北人變成這樣,有好有壞拉,很多事是這樣,

興富發中港路哪個案子沒賣完?雖然我沒說它好,

就像捷運,會發展是站附近,不是沿線,

如果我家與BRT無關,要我說好感,很難,
但我們社區百分之百支持,

台中人大概不很反核電,最好有核電把台中火力發電取消,
如果家鄉要建核電,幾乎都會反對,

中友是我很欣賞的,過去幾年我就覺得它比Sogo用心,
還有過去體驗,長榮桂冠的服務比金典用心,
當然不免會想是地理條件的不如而必須更努力,

其實台北我也喜歡,有記憶,也知道它的好處,也可以接受它濕冷的天氣,尤其在早春,有我青澀年少回憶,雖然許多台中人不喜其濕冷,但是在台中如果2000W覺得OK的房子,台北要6000W以上,問問台中人有多少人吃得下,這不是差兩千萬,是差四千萬,如果你住的三千萬,台北是九千萬,

先生,您要有同樣條件要多拿6千萬,願意?
台北比台中貴一倍我客觀可以接受,主觀不接受,要多拿幾千萬買台北住房,不幹,
現在差3-4倍,問題在此!



  • 7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