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臺中捷運藍線進度

modav24 wrote:
薪資都開巴樂價 當然(恕刪)




台灣大道塞到一個不要不要的,不分平假日都塞,真的是一堆沒遠見沒魄力的市長……

遠見跟魄力都放在自己的政治生涯。


民國150年,看有沒有機會蓋好藍線。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從容靜待風雲變
會不會換了政黨就換開發別的路線,藍線放最後
bbk12345678 wrote:
基本上我已經抱著有生(恕刪)


我是一位天龍國住了40幾年,然後因為工作來台中住了4年的做工人。
在台中,我親眼見證了台中從全台第三大都市晉升到第二大都市,
也見證了西屯中科房價從1字頭上漲到3字頭(甚至已經有建商喊到5字頭...)
而台中我也是開了眼界,一條綠線可以蓋那麼久,我印象中的信義象山線好像四年就通車!
我不知道為何同個國家,效率會有如此大的差別...

而台中市的無障礙空間,更是前所未有的窒礙難行。
相信我,要是坐輪椅的來逛逢甲夜市,一定是要在馬路上,無法在人行道或騎樓的。
也許有天(不知牛年馬月)會跟雙北一樣吧

捷運藍線要蓋,非得先規劃出台灣大道路行替代道路,不然沒一任市長敢動工的,
因為一動下去,台中市交通就癱掉八成;不是台中市車多,而是台中市道路的設置,不是像台北市的井字狀啊!

算了,越講越心酸,我養老還是會回天龍國的,雖然台中的天氣非常好
在台北住這麼久應該要知道台北第一條通車的是木柵線
當年還發生火燒車,帽梁裂縫,逼阿扁說出"馬特拉不拉,阿扁自己拉"的口號
當年是中央出資幫台北蓋雙十路網,有基本路網之後就可以一段一段連起來
或是延伸,開分支,這就會比一開始的基礎快很多
而且因為有基礎路網養出基本運量後行政上就比較好操作
蓋捷運是萬事起頭難,上手後則是停不下來
為何呢?當然是因為房價地價阿...

至於信義象山線怎麼可能四年蓋好?當年騎車在信義路施工的鐵板換過來移過去
就不知道幾年了,天龍國蓋捷運的方便處應該是地質軟,可以用潛盾挖
台中的話就不行囉,而且南北向有長斷層,經過斷層的部分應該需要特別注意
藍線如果照現在規劃,地下段蠻長的應該會蓋很久
但其實邊蓋就可以邊弄其他線的準備工作,這樣後續才會變快
林小明1972 wrote:
我是一位天龍國住了40...(恕刪)
林小明1972 wrote:
我是一位天龍國住了40(恕刪)


我也出生長大自台北市, 不過比你更早搬到台中來住, 這幾年則往來於台北跟台中之間!

台北市還是有它領先的地位, 在捷運網絡上, 道路規劃上特別是人行道的部分都進步很多!

但是台中市個非常有活力的城市, 他在不斷成長跟蛻變!

台中地區的人民樂觀有信心, 比起台北有人情味...生活空間跟天氣也比台北好很多...

住台中不能全用台北人的角度來看這裡, 慢慢的你會體會到台中的好...就會覺得住起來很舒服的
whateveroioio wrote:
在台北住這麼久應該要(恕刪)


大大說的沒錯,的確信義線從中正紀念堂到象山好像花了8、9年,感謝您的指正
不過,只要是地下工法,大多還是使用潛盾機或開挖並行(看地質狀況)

至於房價...我想是回不去了
superjohn0917 wrote:
我也出生長大自台北市(恕刪)


話說回來,其實台灣每個地方都有它優質之處
雖然我習慣台北,但畢竟也已經是半個台中人了,
還是希望台中市的各項建設水準能像雙北一樣
我還是覺得能夠在台灣工作、成長引以為榮
林小明1972 wrote:
話說回來,其實台灣每(恕刪)


這是真的...

台中比較講人情味...所以改革比較需要時間吧! 不過人行道也慢慢改善了...七期, 十一期跟文心路就弄得不錯, 希望可以慢慢改變大家的生活習慣, 把騎樓跟人行道還給路人!

但是陳年惡習要改變需要很大的決心跟時間呀!
中南部,做人比做事重要,當要討好每一個人,讓每一個既得利益者都滿意,出來結果就不會太好。
四個字
不期不待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