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支持BRT的建議與分析(自己體檢版之終於結束了)

先給樓主拍拍手

BRT最大弱點就是原中正路段也就是現在的臺灣大道一段
個人看法
五權路過後因路幅關係剩下2線道
假設BRT設專用道即占用2線路幅
原進市區車流以民權路進行分流
原往市郊車流以成功路進行分流
民權路問題小
成功路部分可改單行道外加號誌儀控連鎖
成功路停車位取消,周邊道路增加停車格
或是
台灣大道一段兩旁設BRT專用道之後
中間2線車道機動調撥車道(如上班時刻市區-->郊區,下班時刻郊區-->市區)
起點
就是台灣大道跟五權路口
終點是火車站


hch2006 wrote:
公車是差在無專用道、班次過少、站體不美等, 不要因為BRT而眨低公車,
目前台中公車還是大宗, 而BRT只有1條, 90%以上的人是坐不到BRT的!!...(恕刪)


問題就出在這裡,因為公車沒有專用道,台中港路的公車常常和自有車塞在路上
所以才需要專用道,也做為鼓勵公眾運輸的誘因

另外,「BRT只有1條, 90%以上的人是坐不到BRT的」
其實用在輕軌、捷運等等都是一樣的道理,不可能全部的人都服務得到
只能選擇最需要的路段蓋,這類建設本來就有輕重緩急
大大的分析,此乃神人也,
雖說小弟我看得有點頭昏眼花,但是重點還是看進去了。
希望台中市政府能提把你當顧問,將台中建設得更好
拍拍手 好好的鼓勵一下


sss89229 wrote:
在01首發,格式有錯...(恕刪)
看來很多人沒用心在看文章。

車道塞滿滿才是真理?

城市運輸不僅講求運量,更講求效率。

當brt車道空蕩蕩,那表示R的效益正在發揮,已經更有效率把更多人運輸走了。

characters wrote:
問題是,我搭BRT以...(恕刪)


怪了,就我觀察brt都沒滿載狀況
可能我到台中都是中午或假日
個人只是覺得這錢燒得太多,拿來當公車專用道可能便宜許多

characters wrote:
問題就出在這裡,因為...(恕刪)


北市有多條公車專用道
用花brt的錢,設置更多公車專用道服務更多人不會比較好嗎?
另外捷運或輕軌初期也許是少人使用
但當捷運網路蓋起來後,使用人數及效率是公車遠遠比不上的
若是地下化就更不用比了
捷運跟公車並不是相同的概念
neonboy wrote:
如果有一個地區的人們搶著在翻垃圾桶裡的廚餘吃,
你會覺得是垃圾桶的食物超美味,還是他們沒更好的東西吃?...(恕刪)


把公眾運輸比喻成翻廚餘吃,不倫不類,也顯示你的下限

資源有限,道路空間有限,為了最有效的運用,於是使集中運輸的功能
這是各先進國家目前在努力的項目
「公眾運輸使用率」也是評估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數

開更多車道,引來更多車,於是再開更多車道,你覺得台灣有多少地?
五楊高架蓋好了,30年之後如果橋上塞、橋下也塞的時候
難道要蓋五楊的上面再蓋一條五楊2.0?

看看這段影片,思考一下為何需要專用道

樓主分析得相當仔細,
有用心的文章就該支持!

此外,誰都知道地下化的捷運在運輸效率上最佳,
可惜建捷運不是在電腦拉一下就建好;
BRT站內人少,不就代表民眾能快速進入旅程,
這是應該嘉許的,怎麼反而變成批評的原因?
難道大家期待在站內大排長龍等車,
才叫有效率的運輸??

sss89229 wrote:
筆者本身是運輸相關科系大三生,介於民間與學界中間,希望帶著有觀察有理論的角度下去看BRT,但小小大三生能力有限,只能生出目前這些東西。希望在BRT變成公車專用道之前,來得及走向進步的軌道。


現在的年輕人,如果各個像這樣,學以致用,興趣與專業結合,又言之有物
台灣有點希望了
01論壇最好的發文範例
文章一大堆 沒空仔細研究...
反正市長如沒本事處理台中交通 下次就換人 看誰有本事

......
初二走一次台灣大道 真的很塞到爛(brt車道是沒車的 另兩線道大家堵在那!)

台中市的交通建設 每況愈下 已經擺爛好久了

brt並沒有帶來好處 我是覺的整體更沒效率 只有brt一線道好...沒用的

東西向應蓋高架一條快速道(管你是蓋mrt 或專用道)

台中應向台北市 學習 當年交通如何改善 與長遠規劃
  • 2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