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和買股的想法差不多,上個月股價高點9500,目前市場一片看空,還有散戶(自住戶)敢進場買股嗎?
相對看空的人很多,投資人(投資戶)目前都在觀望,而那些有股票的自營商(建商),當然不希望看空,此時會積極的發表上攻萬點(推新案都會破20,現在是好時間之類的)的消息,然而股價已來到相對高點,進入震盪盤整期,誰(投資戶)都不願被套牢?許多分析師都建議(投資戶)能賣就賣,趕快把資金留在身上,待下次機會來時再出手。
不過房價畢竟不是股價,幾年前在北屯取得土地的成本較低,還看得到一坪10萬左右的房價,這二年來隨著房價的飛漲,這些建商取得土地的成本也提高,不可能會再推出接近1x的價格。也就是說你如果是考慮新案的,就不需要想能低到哪裡去。
那麼那些15萬以下的案子是不是可以接?再用股價來說明,前一陣子應該有聽過基亞這張股價吧,2014年3月股價股價在200元左右,後來因為一些股價被操作在2014年6月來到460元左右,在7月底時因為發現「期中分析」受挫,開始出現失望性賣壓,8月低時股價只剩120元,而現在9/16股價收在183元。這邊看得出什麼來?買房子自住看重的是機能、交通…,然後這些會反應到房子本身的實際價格,前幾年的抄房帶動整個房市的上揚,但最近政府的打房讓房價回降溫,頂多是回到原先的基本價格,看重的還是房子本身的條件!建商若當初開價15萬,你覺得投資客會低於這個價嗎?真的投資客不會去在意那些消息,只考量進貨時成本,而那些目前再在拋售物件的人呢?可想而知也是一般的散戶,想搭上前二年的上漲波段,無奈目前政府2年避奢侈稅及目前正在談論的房地合一稅,當然在看空的情況下,能夠早點把手上的貨出清當然是最好,才有目前看到房價下降的狀況。
不過這些物件請問你敢碰嗎?問題多多阿,舉幾個可想而知的例子來說
1. 若這些投資客無出清手上物件,到時社區管委會能正常運作嗎?200戶也許只有20戶出席 冏~
2. 建案施工期間投資客是不會去了解工程狀況,施工品質無人共同監督,未來若其中一間排水管出事,影響可是整個社區
3. 個人覺得房價與住戶的品質有一定關係(帝寶是一例子),便宜沒好貨
4. 個人見過代銷公司的人私下幫忙推一些投資客的轉單,還推得理所當然,跟我提說(這是我的一個好朋友,轉單只要賺50萬…),這建案代銷人員都這樣了,建商的品質還用說嗎?
5. 另外有聽聞建商們也因為取近政府打房及投資客收手的關係,目前還再觀望風向,新案大都會延到選舉後在推出。
也就是說年底前想買好房,可得睜大眼睛多比較,但!!!
若現在心中有好的案子考量,不防大膽的開出心中合理的價格,最近真的比較好談,但前題是你想要的房子!
一些較有名建商的開價也是穩如泰山,不要妄想在多等點時間會有什麼好價格,你都等兩年了,請問你還想等多久?
價格合理又負擔的起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機點,等到選情及課稅大致抵定,新案就更難談了
二手屋呢?請查實價登錄,相信你本身會自己定出心目中的合理價格
最後,不要問我說哪個案子好,我知道的話我就自己先去買就好了還需要上來這邊和大家討論嗎?
補上個人認為就目前台中的房價來看北屯區74號道,新光,廓子附近可出手合理"成交"價位,(不含車位)14~18,(含車位)16~20。開價超過25萬的以上的我沒有去了解,所以不曉得
希望有想要買房的人一起共勉之,早點入手理想的房子
開價持平以現階段來看
似乎不太容易吸引到買方去了解個案
如果以股市比喻房市的話
7500-7900就已經有人覺得是高點了
所以當8000點一過就猛放空
結果一路軋空上去,於是就上了9000-9500的區間了
房市比較沒有在軋空單,而是軋空手
現在不買,以後更貴了,所以空手的人就被軋進去了
至於9500是不是高點,現在房地產是不是高點
要看趨勢,股市有很多指標可以看
房市就少很多,還好現在有591(領先指標)和實價登錄(落後指標)
上升區段我認為實價登錄參考價值比較低,那只是在告訴你,有人買的比你便宜喔,你想要買,得比幾個月前的實價登錄高,不然賣方不會甩你的
下降區段實價登錄的參考價值就高一些了,買方可以說,之前人最多也才賣多少(天花板),你現在應該比那個低,不然買方不會甩賣方的
至於基亞的部分
我覺得可以用交通建設來比喻
假設某區原本沒捷運,沒台鐵或高鐵,也沒台74或機場等等
忽然間說
原本的烏日站因為什麼奇怪的原因
要連同高鐵一併遷到太原站附近
太原站這邊也會有快速道路通往交流道的規劃
(以上是胡扯的)
那太原站附近會不會因為這些利多消息暴漲呢
等漲過好
XX官員出來否認一切,房價自然由天堂重返人間
基亞不就是因為公司對他們新藥進程極具信心也讓很多人知道
結果新藥沒通過,所以股價也是由天堂重返人間了
關於投資客之於管委會
其實沒有很絕對的關係
管委會要運作,主要是來自於管理費的收入,就算是投資戶,也是得繳管理費的,建商沒賣出的空戶,也是得繳管理費的,有了錢,管委會就可以運作了,參予人很多蠻好的,參予人不多也不會怎樣
前期管委會的成員大多由建商代表擔任
且管委會不是區分所有權人大會,不會有200-300人參加的,10-20個管理委員就算蠻多的了
不過要擔心的是管理費的問題
如果投資戶多的話,一定會想辦法壓低管理費
因為他們不住的,但是還是得繳管理費
管理費如果被壓到不合理的價位時,整個社區的服務品質絕對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
這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至於北屯區建商土地成本是不是有逐年墊高
我是不清楚
但光看此區的空地,想插旗的建商應該早在N年前就插旗了
最近幾年還在買北屯區土地的,或許有,但是應該是少數的少數了
cswleo wrote:
小弟個人是認為在20...(恕刪)
cswleo wrote:
小弟個人是認為在20...(恕刪)
上個月我問那裡的建商,都說那裡的房價20左右,更有其他建商叫我去找總太,他們的房價會低一點
我上個月才買屋...也沒到20萬的地步,總之吵得太誇張了
去年3月豐邑就跟我說I-PARK那一區2014年底就會漲到20W/P,目前新光區能有到20W/P我看只有鉅虹有這個能耐
上個月惠宇就跟我說他們新案可能開23W/P,不過實際開多少他也沒精確答案,大毅也說新光區新案破20W/P
新光區我沒去售屋中心問...我無法給答案
2013年部子段只有清境是最低的,大城也要14W,我無法理解富宇硬是要比大城貴
工務說土地取的只會越來越貴,越慢蓋的建案只會越來越貴,除非換地區蓋房子
覺得北屯區20W/P貴的都會轉戰新光區,現在新光區也喊破20W/P,只能轉戰大里區,就我知道的案件霧峰也開始吵了,為一的小確幸,已經有建商跟我透露下半年案建推不動,可有微幅的議價空間,是微幅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