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ck wrote:
連負面討論也自我安慰...(恕刪)
台灣很難有這樣的執行力,
光車站內部的油漆,就差很多了,
台灣的車站都是髒髒的
Creation Collections wrote:
來看看原台中車站同一建築師
另一建築作品-東京車站
(已故建築師:辰野金吾)
剛在2013年以復興文化為主題落成新生
過程處處考究,盡量做到符合歷史中的建築風格
而新大樓KITTE(原郵政總局)以大和文化為主題
販售各式商品與職人工藝品
地下通路連結各大樓與交通設施
車站內部也有飯店進駐,同樣以復古文化為設計
現在的東京車站丸之內區
已經是比六本木還更好逛的徒步商圈
從影片來看,新台中車站也設計新舊並存
只是東京車站是偏向運用更多舊文化素材
而民間創意,從宮原眼科開始
其實中區很適合走文化復興的路線
事實上民間執行力也一向比公家好
整體商圈整合,在台灣似乎是不可能實現...
光看BRT站體邊邊角角已經破損
實在難以期待工程品質貫徹的執行力...
前面說到的字體標示也是...但看了今年金馬50
其實台灣不是不能做到,而是政府不想做
做完就好,而不是做到最好
人生就該好好的玩 !
justair wrote:
看影片.. 好像松竹...(恕刪)
http://www.dorts.gov.tw/ct.asp?xItem=660998&CtNode=20285&mp=115001
好像「臺中捷運烏日文心北屯線路線說明」中並沒有明確說明,可向交通部或北市府建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