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樣立基點就不一致,而且每個區域發展屬性可能也不同,
就好像問墾丁的沙灘與陽明山的夜景哪個比較美,相信各有所好因人而異。
所以開文是廍子區的發展性,幾年到頂沒人說得準,不過可以看到的是"趨勢",
本區的發展是否為向陽(向上發展),看到趨勢才能預見未來掌握先機,
若只是看到眼前已完熟的事物,那永遠是落後的一群,永遠在抱怨高房價。
另外,很意外的在此長了許多地震相關的知識,
之前說過我親身經歷了921,對地震的感受相信比許多人還深刻,分享當時的情況...
921地震7.3級,我身在南投草屯,雖不在震央,但威力也非同小可;
首先是停電,還來不及想為什麼停電,就從遠而近傳來巨響,接著天搖地動,
房子跟人一起大幅度的上下左右搖晃,之前以為房子是硬的,當下第一次感覺到房子是軟的。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只能不斷聽見家俱摔裂聲,我手撐住倒下來的書櫃,
心想不知道房子還能撐多久?此時只能聽天由命等待地震停止,
完全沒有把握下一刻是否還能夠存活...地震停了,和家人閃避狼藉的家俱倉皇逃出,
開車離開社區到空曠處,吹到晚風,第一次體會重生的滋味,是恐慌、幸運、親情...的綜合滋味。
心情稍微平靜,便開始環顧四周情況,依然漆黑無光,唯一的亮光是遠處多片火紅的天空,
是遠處多起的火災吧,不知道那邊的人是否安好?
不久,救護車消防車警消震天,整晚沒停過。走到馬路上,附近有一家醫院,病患全部移出,
突然發現救護車載來的是一具具冰冷的遺體,
白布蓋著遺體排在馬路兩旁,長長的兩排,至今印象深刻...
這時才驚覺這次地震非比尋常,回到車上聽廣播,逐漸了解到這次地震的慘況。
災區斷水斷電斷話斷糧,根本無法生活,隔天便驅車前往親戚家投宿,
沿途斷垣殘壁,行號巷哭,真的活像人間煉獄的戰後災區。
"逃出"南投後向親友報平安,兩個星期後才回來重建家園。
四川地震,7.8級,大地狂噬,當下人們的驚恐無助,令經歷過大地震的人不忍想像...
地震真猶如不定時炸彈,瞬間就可以造成大災難。
史上測得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的利智大地震,
測得震度高達9.5級,應該像是世界末日吧~
海嘯甚至橫渡太平洋,對夏威夷、日本造成數萬人的死亡。
喜瑪拉雅山也是歐、亞大陸板塊相撞擠壓而成的,應該是史前最大的地震吧?
當時景象很難想像,那次的地震改變全球的地貌與氣候,形成影響萬物的季風。
地震令人生畏,我感受那麼深,
那麼我是不是應該搬離危險的地震島呢?還是哪裡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呢?
在台灣遠離這個斷層帶,會不會反而接近另一個斷層帶呢?
地質專家相信地球絕對還會有毀天滅地的大地震,重點不在會不會發生,而是何時發生?
我想這是未定之天擔心無意,不如好好監督審視建物的品質更讓人心安,共勉~
Nanal wrote:
有些人比較的是尚未完...(恕刪)
我能了解你當初遇到的情境, 因為當時小弟也經歷過
發生的前晚小弟當時下課, 人尚在勤益操場與同學打排球 ,
當晚就很詭異了, 風非常大 , 操場還起了類似龍捲風 , 還不小 ,
不以為意, 當時回到家(近竹子坑)忙到921一點多才躺下正要入睡, 小弟房間在一樓 ,
就接著開始搖, 心想應該搖一下就過去了 , 後來才感覺到什麼是震 , 小弟欲起身卻也從床上被抖到地板 ,
但仍聽得到街道上半夜的尖叫聲, 還有破裂聲, 等到不搖了, 大家才狂奔出門口, 就又開始搖,
真得看得到透天的房子像海綿一樣搖晃 , 所有鄰居不管以前是否有吵架的 , 這時大家都互相幫忙往街道中間縮著 , 擠著 , 等確定不搖了 , 大家趕緊各自上交通工具往竹子坑戰車營區的訓練場躲避 , 打開收音機聽廣播才知道狀況很遭 , 一直請大家幫忙送棧板,醫療用品,或是本身有醫務相關背景的民眾支援!!據當年人在竹山開飲料店的堂哥描述, 體形壯碩, 也自嘲沒這麼窩囊過, 連站都無法站是用爬出來逃命的!!
來自台灣某處的小小國民
用機車來代步上下班的小小國民
golf308181 wrote:
或者買14期水湳經貿園區這地段應該會比廍子段來的好!
廍子地區的優點大概只有台74環線而已~
要等到發展完善~還有一陣子~
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開車~
有時候走路及機車才是最主要的生活動線方式~
如果真的以到新光三越來比較~
那麼烏日溪南不是更近~
另外本區未來發展也因為臨近山區也沒有什麼後續腹地可以發展了~
故也很難有什麼重大建設以此區為中心來發展~
不像水湳 還是 寶成單元 或者是永春東路環中路 有其他更大的利基點~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希望我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喔!
有人提到,廍子區的環境清幽但年輕人比較喜歡熱鬧肯定不喜歡...
其實鐵路高架後填平太原地下道,應該至少會有四線道直通北屯路,
屆時清幽與熱鬧兼顧,豈不一舉兩得?
我在北區中友商圈住過幾年,後來到新竹工作就把房子脫手了,
印象中住在鬧區,每晚都伴隨著汽機車等吵雜聲,空氣也不好,
所以我比較不喜歡住在人聲鼎沸的地方。
房屋會預訂這裡,一開始是因為考量老婆工作方便,而我工作在新竹沒差,
回南投老家上74號又方便,相信買本區的也有許多是類似的需求,
房價又在相對低點有增值潛力,種種讓我不會考慮其他地區,這就是需求,
就像其他不同需求的人也不見得會考慮本區一樣,
每個區段都有利多之處,大家各取所需吧!
這裡離山區還有段距離吧?而沒有什麼腹地發展也正好,
發展適度就好,過度發展恐怕又不利居住品質了~
有人倒是提到"造鎮"的噪音,其實我還有想到填平太原地下道的交通黑暗期...
這些都是事實,也是住在新興區的人必須承擔的事,
但如之前提到的,等完熟了那麼先機也沒了,只能望著高房價興歎了。
這是現在(預售應該兩年後)入住必經之惡,但這只是過渡期,非永久之惡,
就像七期、其他重劃區或捷運沿線一樣都還在"造鎮",
不過看到遠景相信住戶應該都能承受的,是吧?
ERICCHUN585 wrote:
我認為要買此區段建議...(恕刪)
新光重劃區不是以台74為分界
我猜離旱溪越近的購買者都是外地來的吧
因為外太平的商圈發展以兩條路為主
中山路與樹孝路
再細點來看
外太平的發展是由中山路向北或向南發展的
目前往北發展到新光重劃區
所以您走一下中山路
就會發現兩旁都是住滿人
到了新興路剛好就是界線
我這樣的講法也可以解釋
為何新光重劃區到目前為止
只有三個大樓建案宣稱賣完
其中一個是新光重劃區指標性的建案 曙光之旅
一個靠近旱溪,九年免接送的森之村
另一個在台74東側,樹孝路底
其它的建案特點不多
都不會好賣到哪裡去....
但不好賣歸不好賣
建商還是不會降價的
只是從今年年底開始
建案開始接二連三完工
到底市場需求如何
就會見真章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