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就是噩夢的開始,房子都還沒完工交屋呢,房價已經開始一路下滑,沒有九二一沒有SARS,房價就是緩跌,中投通車、高鐵站設在烏日的消息出來、國道三號靠南區等消息都無法阻止房價下跌。九二一之前,我買的那個社區,平均房價只有八萬上下,已經跌了兩成以上。
九二一之後,整個南區房屋交易急凍,建商倒的倒、跑的跑,雖然我們社區沒有樑柱受損,外表也沒太大損傷,但就是沒人想買,偶有一兩戶成交,成交價只有六萬多,我的第一桶金縮水到我自己都不願去想的境界
然後就是SARS,風聲鶴唳,遍地的法拍屋,每個社區都有法拍屋,價格低得嚇人,長億城法拍價只有四萬,四萬耶,當初預售超過十二萬,十年屋直接打三折,還賣不出去!!!連美術長安、理性與感性等所謂蛋黃區的房子,都跌到一字頭,國家音樂廳一坪十三萬還不好賣呢!市政路附近的人文領域有整批的法拍屋,一坪六七萬,七期政中心!
所有的消息都是負面的,人口越來越少房子要賣誰?大樓只要舊了電梯壞了沒人要維修只能當棄屋,房子是消耗品,用舊了就得丟掉,沒甚麼價值.....房子用租的就好,住舊了只要換一間就行,永遠有新房子住......
那時候我最慶幸的竟然是,我們只買了兩房小屋,損失不算太慘重 @@
當然,現在看起來我們是那波房價大修正的獲益者,我們剛好要換屋,趁著滿地法拍屋、廉價高檔屋,有的是機會精挑細選,從三折到五折屋任選,從兩房小屋換到65坪加好地段加無敵視野的大房子。
房價接下來會不會跌我不知道,多久之後會跌或跌多深我也不曉得,南區的起家厝我也還留著,作為退休後或孩子結婚後的居所,我沒有理由看跌房價,但聽到類似我當年買房時的樂觀言論,總是讓我想到那段跌跌不歇的悲慘回憶。
大多數人都拼命往台北跑,月薪3~5萬也還可以在台北置產
(那時候2x~3x萬/P印象中~反正40有找),
但是卻也慢慢推升台北房價,
現在台北松山區破爛公寓都被推上50~60以上了吧?
(好像掛個民生社區更厲害的樣子,但是破公寓真的破。)
現在工作收入也未必比以前好,景氣很壞但是鈔票越印越多,
股市卻沒有量,錢都不知道跑去哪邊了。台北房價卻是翻倍以上。
台中房價波動比較起來好像沒在動一樣,
而現在上北部打拼工作各方面收入也不會比以前好,
但是置產能力卻大打折扣。
房屋算必需品之一,把生活機能條件來比價的話北、中、南哪裡划算?
而且台中人口近年不知道是增加還是減少?
這個我沒有查,我相信是增加的。
在看南區居住環境真的不差。台中房價現在是否高點沒人知道,
但是有工作現在還買不買的起?我覺得可以!
會不會很貴??我認為不會但是跟以前狂跌價格比當然會覺得很貴。
往下跌會不會像以前一樣??這就好比台積電以前3x元未來幾年內會不會有??
我認為不會,通貨膨脹等等因素或是現行容積率之類,
整個建築成本提高那麼多,要跌價我不認為會出現所謂三折價。
現今台中建案品質我看起來算不錯了。
台北所謂的豪宅建案在台中聯聚的面前,真的都跟渣一樣。
台中很多建商推的案子真的比北部好很多。
定居在台中過生活壓力的確比北部少太多了。
p721016 wrote:
歷史經驗值得分享~但...(恕刪)
說到股市與房市關係,在房價下跌期間,股市還幾次觸及萬點,甚至超過萬點,反而這幾年房價大漲,股市卻一直低迷不振......資金的流動方向改變
還是再回到東興路的連接,昨天找到都市計畫圖,25米寬的大墩南路在麻園頭溪畔嘎然而止,而連接南區和八期的新開東興路,竟然真的只有十五米!和工學六街一樣寬,工學路東興路一直到建國南路都是25米路寬,過了建國北路剩15米,那是小巷子等級的吧?是要怎麼當個連接兩大區域的主幹道???
不曉得接大墩南路是有甚麼困難之處,或許是當初規劃時就沒有留道路預定地,得重新花錢徵收,但這條路確實是比較好的選擇,可從南區出發直接經過中山醫學院到好市多到狄卡儂到大墩商圈和公益路,八期到五期大墩路發展遠超過東興路已經是既定事實,幾十年前的設計不符現況,就該改變,畢竟是還在規劃中的路線,總比蓋完了再來後悔來得好吧?例如國中圖旁邊的透天店面,每次見了就暗咒一次,腦殘嗎?像美女臉上的一顆鼻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