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vil wrote:拿翁大銘來說吧,他在電視上說過,他車庫裡面有六台牛 別的有錢人就算了,翁大銘憑什麼在車庫裡養牛?對了,翁大銘他爸到底創了了幾家公司?華隆,義隆電,嘉新水泥,嘉新麵粉,嘉新畜產,力霸,華新麗華...好像還有太平洋建設,太平洋電線電纜,茂矽跟茂德?
Dr.Evil wrote:經過你的提醒,特別去...(恕刪) 地下四樓就還好,也沒什麼,表達自己的喜好而已我也知道開挖地下室越深成本越高,技術越好...那就未必了施工技術好那是買房子之前的事,重點是住起來要舒服好用吧?因為開挖越深,所以覺得那棟房子越好,我是不太能接受這種說法~~就如同象兄所說,基地大的住宅大樓停車場規劃,就是比較寬裕與舒適,假日去逛百貨時就算了,很難想像每天要開車出門得從地下五、六層逐層繞上出口,可以稱為豪宅。
mz3sp23 wrote:地下四樓就還好,也沒...(恕刪) 我還是不懂你想表達什麼還是可以舉個你心中豪宅的案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嗎^_^另外我是說地下挖越深,技術難度越高,你不喜歡地下室挖很深,那是你家的事,但單就技術面,這卻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我不太支持標配4車位的原因很簡單:可以買4.5.6個車位,跟一定要買4個,是不一樣的如果100坪,標配2-3個大車位(2.5*5.5)...想加購的,和建設公司協商,我覺得OK但是一定要掛4車位,有比較牽強敦南苑帳面的公設比一定不高我是堅決反對把車位車道,算進房子裡然而,敦南苑開挖率如果抓70%,不管地下樓層規劃為何這樣一個車位的價格,想必要比中山區或內湖區的一個車位價格高出不少,那還不是分攤了土地價值與高級感一定要跟著房子一起買,那就是公設了...差別只在計價方式我心中的理想住宅是台中經國園道終點的月光流域,7期的聯聚信義前者沒有可出手的機會;後者買不起基地都在1000坪上下,SRC,地下3層(也許挖4層更好)公設比在三分之一左右在討論中,我覺得合不合理,跟我心中的理想,跟我現在的房子是甚麼...應該沒有直接關係如果你覺得有關聯,那又為何?
我不是覺得你舉出來的例子敦南苑不好,我是指地下室.車位部分的規劃值得討論事實上,七期一些基地在300-600坪的案子中多半開挖8成,建蔽25%,樓高20上下,給你雙拼,標配2車位資料寫70坪,買不到40坪的室內面積...更慘,有的還RC我個人是敬謝不敏沒有挑釁之意,如果措辭讓你不快,那當然是我要改進的
TONY-17 wrote:我不是覺得你舉出來的...(恕刪) 我看你的前後文不知道我有沒有誤解你的意思其實地下停車場在建築法規上並不計算在容積率之中所以一般建商告知你的坪數是不包含地下車位的坪數地下車位的坪數是另計的當然這也是建商多賺的因為政府給的容積是不包括車位面積
Dr.Evil wrote:這位先生您是不是有點...(恕刪) SRC和SS怎麼會一樣倒塌速度快?SRC不會的你應該說的是SS在日本本神大地震的時候最後統計調查倒塌最嚴重的是SSRC不見得就比較差去年一本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寫的一本專談建築物結構力學問題的書是暢銷書前十名的書裡面就談到RC 和 SRC 和 SS的比較RC並不會比SS或SRC差七期的聯聚多半是蓋RC結構像方庭是少數聯聚以SRC來蓋的
taosl wrote:我看你的前後文不知道...(恕刪) 您沒有誤會我的意思不能計入容積的部份,按法理應該也沒有權狀和公設可言...然而,強迫購買就變成是公設了小弟的認知是這樣,不知道行家的看法另外,近幾年流行的ART DECO意象,應該不適合SS的,若是全棟真石材,工法上會有一定問題RC在二十幾樓其實還好,基礎.鋼筋.磅數...但是那個學問更大,我外行,只好買心安SS就是靠搖晃來抵消破壞力SRC的房子,地震時的搖晃還是蠻嚴重(還是看混凝土的搭配吧!)先前住在21樓的經驗,三級地震就夠震撼了但是信心值應該是SS>SRC>RC聯聚的仁愛前,應該是RC為主信義.方庭.雍和應該是SRC
TONY-17 wrote:您沒有誤會我的意思不...(恕刪) 你的認知是錯誤的車位是有權狀的車位也不屬於公設我是有聯聚的房子方庭是src其他不是聯聚喜歡全棟用石材相當重RC是適當的選擇RC的好處是耐重二十幾樓用SRC是浪費SS是怎麼回事因為混泥土太重不適合蓋超高大樓因為超高大樓如果要蓋成混泥土結構單單樑柱系統就已經吃掉大部分的室內空間了所以為了這個緣故不得不用SS結構可以節省空間也出現另一個優點----不會有混亂的一堆樑但是因為SS不耐重為了減輕重量發展出中空樓板和輕隔間牆所以很多建商和代銷強調用中空樓板來隔音其實當初是為了減輕重量而設計(用保麗龍球)那是無心插柳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