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n5975 wrote:
雖然中區現在這個樣子...(恕刪)
整個打掉重劃太長遠,也太難統合了
可以慢慢將一些熱鬧的活動規劃辦在該區,讓群眾慢慢再習慣往該區移動
接著可以將一些吸引人的新公共建築規劃設在附近
讓人潮回流
不過這真的很難,因為一個缺乏發展的地區,一直沒有新的建物跟商場進去
看起來整體就會很舊而死氣沉沉
台中還有很多潛力的地方可以做,不會把精力放在已沒落的地方的...
再說
我認為大坑更需要迫切的開發及改造
一個很有潛力的美好地方被搞成這樣,感到可惜~
podman wrote:
我的觀察是...最近...(恕刪)
因為一般民眾只看到表面的建設、地標、街上人多不多或候選人競選時的嘴砲,看不到真正在背後規劃操作中的都市計畫,看不到就以為沒在動或不了了之,很多人只知道台中高鐵特定區,不知道現在舊市區也有個台中車站特定區。現在會在那邊買店面的人應該多少知道一些內情,已經在那邊卡位了。
由此可知民眾都是健忘的,各位不知道還記不記得,2007年的時候台中市政府曾經提出一個舊市區更新案獲得中央通過,拿到了一筆九位數的預算?
去年台中市府公告的新聞稿內容就有提到已經開始籌組都更公司跟討論股權分配問題,並進行「臺中市舊市區商業促進特區發展自治條例草案」的立法提案。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但小弟不看好,可以說我平庸,或沒眼光,都沒關係。
因為小弟覺得最大的問題是交通。
從中港交流道到車站,不到七公里的距離,開車要一小時以上。
尤其越接近車站,路就越小。
當然,停車位也是一個問題。
小弟認為沒有高架快速道路直接通往車站重點是。
放個馬後砲...
若鐵路不用高架化,而用地下化,原鐵路的上方還可以增建高架快速道路,增加山線南北向的交通幹道。
雖然目前的規劃,也是有增加平面道路,但畢竟還是得等紅綠燈,這個差異就很大。
至於東西向.....,中港路延伸到中正路應該不可能蓋高架橋,能概早就蓋了。
結論就是交通很重要,不是能到就好,要如何便捷才是關鍵。
蓋捷運也是一個方法,但在大眾交通網絡沒成熟前,所產生的效益不會太大。
大部分的人還是會依賴汽機車。
921地震之後更加速了中區沒落,老舊房子受損、商業大樓也變成危樓,
八年來能做的也都做了,太陽餅節、繼光年貨大街...大家有目共"睹",
人潮跑了就很難再聚集,板上有80%的人都說如何發展商業經濟,
或許換個角度,把馬路搞好、把人行道、單車道鋪好,前提是不要再擺一個變電箱和超大花盆擋路,
台中可是日治時期的大都市(台中州廳),台南市區一樣狹小難停車,但為什麼還是很熱鬧,
能不能好好利用一下歷史建築發展觀光啊?
拜託市區一堆古蹟不要再亂拆,台中市其實有很多演武場之類的建築,以前小時候民生路附近就很多日人宿舍,
舊市府也完全開放當成博物館,綠川、柳川好好整治一下,60年前日本人交給你這麼漂亮的河川現在是臭水溝,



滿贊成前幾樓的大大說向清溪川看齊,我要求不多,能有高雄縣的鳳山溪、曹公圳這種FU,
應該就能夠吸引很多單車客到來...
鳳山市自行車道
鳳山溪資料來源mobile01 Pulsar網友文章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