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

台中您敢蓋捷運嗎? 高雄的前車之鑑您不怕嗎@@

陳小春2525 wrote:
油價1L也是要35塊...(恕刪)


那您還是親自搭一次公車吧 中港路公車要有位子還真的很難

而且BRT10分鐘 比北捷還快就對了 我幾乎是從火車站做起點耶 10分鍾到沙鹿 就算票價50元 我照搭

8km免費來換取民眾搭公車 這個政策我肯定 但優惠結束後從頭收費 確定民眾還會這麼熱絡的搭公車嗎??


unclefly wrote:
好好笑!!自己喜歡騎車就去騎...(恕刪)


好好笑 因為你懂住了20年以上的中港路旁邊的民眾到底在想什麼??

您只注意我反對浪費錢蓋捷運而已
歸咎到對大眾運輸法展的觀念
現在大家都認為一定是要先培養公車路線和搭乘人口
這就是一種迷思!

去過日本就知道,在市區路上幾乎沒什麼公車
日本市區公車通常是補足市中心外圍的通勤(沒有鐵道經過的地方),而且他班次不多
但是非常準時!而且站站都會停
市區卻有者錯綜複雜的地下鐵和電車這種"軌道"運輸
這不就跟台灣發展大眾運輸的模式完全相反?
台灣都市發展方式所帶來的現象,先讓大家都有汽機車
然後不知道為什麼不規劃軌道交通的基礎
人車太多了才開始想蓋捷運,所以就先派出一堆公車

迷思的盲點
有人說台北公車擠爆了才蓋捷運,這不就代表捷運蓋了運量馬上就高?
但實際上,台北也還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其中還不停增設路線!
才會有如今的運量
所以公車運量高不代表捷運就會高
高捷紅線其實並不是車流量最高的路段
軌道運輸跟市區公車層面是不同的

高雄路大,很多人愛騎車 其實說穿了要是交通可以
全台灣哪有一個地方的人不愛騎車!?

高雄選擇先發展捷運,以及正在興建的環狀輕軌和鐵路地下化
直接培養高雄的軌道大眾運輸 這是滿有可看性的
說句自己的感受,我住台中,不管是台北台中,好幾台公車擠一路的景象
真的不是先進國家大都市所應有的..看看日本

高捷首先誕生的問題被許多人放大來看,尤其是剛開通時台北媒體的刻意炒作
為什麼當初北捷連年虧損還繼續蓋的時候不去罵?
現在修約後高捷財務問題大不同,新聞也道出高捷運量直升,甚至不用十年可以回饋市府
怪高捷前幾年大賠錢,那都是條約帳上的數字,北捷2010年也被爆出50億元虧損
那都是條約裡流動的金額,其中包含了設備和其他支出
高捷有不蓋了嗎,那些法約上的數字,修了馬上少一個零
這根本不是台中蓋不了捷運的理由..還有藉口把MRT改成BRT?
大眾運輸建設是市府的責任,經費也是市府要去爭取的!
炒地這麼多年不是有很多錢嗎? 市府有沒有心在這塊建設?
那高雄怎麼不去怪北捷起初連年虧損,搞不好還可以多蓋一條

要說高雄人不支持會有這種變化嗎
騎機車就連台北也很多人在騎,台中也是
騎車方便這是每個人的理由 高捷培養起的運輸量才是重點
市長請強勢一點 花媽市長都比你硬了!





如果國民黨在早期有交通建設遠見,我們應該早就搭乘地鐵數十年了不是嗎?

在台中BRT尚未完工通車並通過早期營運新手期之前
一切評論都還太早

真正關心並且熱愛台中的居民應該對BRT保持樂觀態度
木已成舟,回不了頭

討論台中捷運有兩種,—是客觀角度,二是自己角度,

講過5年前看台中捷運覺得莫名其妙,主要是許多重要地點到不了,太花錢,而且台中停車很方便(以前有點像美國),家家都開車,—般人從出發點到目的地點靠捷運沒辦法完成,開車、騎車OK!

一些情況改變了:
1.10多年前高雄僅次於台北,自然想到先蓋高雄,沒料到台中現已超越高雄(許多人還不知道),
2.現在市區停車難度大增,
3.油價貴多了,
4.新規劃捷運線已照顧到多數重點區,雖然要時間完成,
5.BRT便宜很多,又快完成。

重點:
習慣會變的,想想為什麼台中開車很習慣,不習慣坐公車捷運,而在台北就可以習慣,偶們必須設想到未來習慣的改變。舉明顯的例子,我住離金典綠園道下面公車站牌3分鐘步程,過去我去中港路沿線火車站、宮眼、二市場、中華路、新光大遠百、榮總等都習慣開車,但家人已習慣坐免費公車,上次去榮總才發覺自己是笨蛋,找停車位,下來走一段路,還要花油錢、停車錢。明年有BRT,偶更是要搭BRT,去這些地方自己開車不是有問題?而且還寧願不要MRT,支票兌現難還要上下樓梯!

結論:
未來台中房市題材在捷運,
你思維不要再停留捷運不好用,說家到上班地點捷運不好用,說出門捷運不好用,
未來捷運網建立起來,你搬到捷運站附近,就好用,
未來廣大市區,捷運站附近的大街小巷會漲,不靠近的大街小巷難漲!

你聽偶低,少奮鬥5-10年,反之亦然,大方分享未來交易事件!
Kyte wrote:
歸咎到對大眾運輸法展....(恕刪) 高雄路大,很多人愛騎車 其實說穿了要是交通可以
全台灣哪有一個地方的人不愛騎車!?


我就不愛!甚至到了討厭的地步。
尤其是看到路上亂鑽、不戴安全帽、逆向、甚至騎上人行道、騎進公園的,更是深惡痛絕!
你想想,世界上有名的城市有幾個是以機車做主要交通工具的?
難道那裡的人都笨到不知道機車的快速與方便?只有台灣人聰明?
那是因為他們知道機車的危險及對交通的危害,寧願麻煩一點也要安全。
重機?那是休閒活動,不是代步工具!
三十多年前台北的迅速建設及發展,人口大量暴增
中央政府開始規畫捷運,捷運的議題掀起
1979年高雄升格直轄市
當時的高雄在日治時期到民初的規劃下
是台灣人口及建設僅次於台北的
隨即市府也提出興建捷運的提議
這時,台北在中央督導下已經在規劃中了

1988年北捷動工
同樣的想法差不多時間提出,一個是中央規劃,另一個是市府
十年後北捷動工,高捷才剛送進行政院審核!

1998年,過了十年,行政院才發函高捷應以BOT方式興建(北捷已經通十年了!)
可見中央政府是什麼心態?
同樣這種心態,這二十年間,台灣產業正在轉型
當時看在建國初高雄產業(現在已經稱為舊式產業)的貢獻下設了直轄市
二十年間就漠視那裏的發展,實際高雄得到什麼改變嗎
這段期間南部人口已逐漸外流中北部,北部發展快速也開始南下中部設點
台中人口開始發展,同時台中市府也開始規畫捷運
奇怪的是規劃完後隨即交給了中央的高鐵局辦理...

2008年,又過了十年,高捷""正式通車
同時中捷卻從中央高鐵局移交給北捷後續規劃..
這十年台中人口一直上升,台中市府有沒有重視
捷運託給了中央後,中央到底在做什麼?

不分先後因素回過來看看
台北在中央督導下,規劃了十年已經動工
台中交給中央辦理,卻用了快要二十年的現在才開始動工
高雄一切自己來,更是花了近三十年才動工!

台中高雄根本沒什麼好比的
全看中央臉色,先後吃糖而已
高雄升格直轄市,隨即放三十年不管,說實話真的很慘
自己拚來個捷運中央還自己回來罵
現在高雄用自己的方式向前邁進,也是頗有前途可看

台中雖然一開始什麼都沒有
但不知不覺中就是在這過程中獲得好處,沒有舊式產業的拖累
又有北部南部人口加持和新式產業加入
捷運建設比起來也比高雄花的時間少了

雖然長期發展不對等的失調
如今的台中高雄各有互相沒有的優點
斷定誰比較好也沒有個依據
那全部都是發展先後跟各種錢因後果所產生的
不能當作捷運的藉口

sheng5310 wrote:
討論台中捷運有兩種,...(恕刪)


那請問一下您那些地方都是靠近中港路 也都是人潮區 停車問題本來就會有 難道你去台南的人潮區就肯定有車位??

中港路上搭公車當然方便不可否認 但是 你出了中港路的話公車還有這麼多??


蓋了BRT 目前也只有中港路 其他BRT的線都還沒開工.....

北捷也是靠密集的網路 7成的地方捷運都有到 大家才會肯坐


qaz60507 wrote:
那請問一下您那些地方...
中港路上搭公車當然方便不可否認 但是 你出了中港路的話公車還有這麼多??


有的!崇德文心路口、火車站、中友百貨、忠明公益路口都是公車或火車重要交會點!
也就是說,你想去的地方經過這些地方的轉換,幾乎都可以到!

小沙皮 wrote:
有的!崇德文心路口、...(恕刪)


你講的地方 請問跟中港路一樣密集班次?? 據我所知 出了中港路 公車班次是15分鐘起跳的......

甚至專門忠明南路的79號 最快也要20分鐘 普通時間更是40分鐘

這些時間早已足夠讓你忠明南路 從頭騎到尾 其他地方還需要說嗎??
qaz60507 wrote:
你講的地方 請問跟中...(恕刪)


我很少等車超過10分鐘耶!
班次密集與否和乘坐人次有關,另外,同一地點也有不同班車會去。
例如:我常搭崇德文心=中友百貨就有58、65、82、71,
往高鐵也有63和83,
就算沒有,我到中友百貨還可以再轉,很多車都有到中友百貨,
所以我不覺得是問題!
當然,我還是自己有車,
只是,如果BRT更密集點會更方便,光是停車費都足夠我坐很遠了!
PS:我發現搭公車的人真的愈來愈多了,常常都是站到底。
  • 6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