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

台中港特定區市鎮中心 大樓建案

ch121115 wrote:
但還是希望行政區快點整併,不然以後梧棲區聯合辦公大樓遷入後,結果位在康榔里的社區,卻不能在這辦理相關事務,也挺麻煩的。


所有在地居民都有想到的事情,只有市政府不清楚
可能專注在抗空汙跟加速藍線吧?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
其實海線對會員制大賣(恕刪)


除了潤泰那塊地可能開大潤發以外,
不知道家樂福能否跟某間建商合作開在某個社區的地下商場?

這邊再次援引三峽遠雄造鎮的案例,

家樂福北大店是開在遠雄社區的地下室

這是有新聞報導的:
https://blog.xuite.net/ken61626162/twblog/141058024-%E5%AE%B6%E6%A8%82%E7%A6%8F%E9%81%A0%E9%9B%84+%E5%86%8D%E6%94%9C%E6%89%8B%E9%80%A0%E9%8E%AE

家樂福遠雄 再攜手造鎮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台北報導】
量販業龍頭家樂福與遠雄建設再度合作,家樂福北大店進駐遠雄在三峽、樹林交界大型造鎮建案,今(10)日開幕。這是家樂福繼林口店後,第二次與遠雄合作,家樂福訂下個月在遠雄的新莊建案開新店,雙方合作越趨頻繁。
家樂福北大店是台北縣的第12家分店,也是台灣的第61家分店,屬於規模1,000坪 的中小型店。家樂福公共事務部經理詹玲珠說,北大店位於該區主要道路學勤路及大雅路口,位處新興社區 中心,由於該區距離傳統市場較遠,較缺乏生活機能,家樂福是該區唯一大型零售業者。
三峽台北大學 特定區,遠雄積極投入造鎮,近年人口激增,家樂福看中遠雄造鎮計畫帶來穩定的客源,因此第二度與遠雄合作。
詹玲珠分析,與建商合作的好處是投資風險較低,只要開社區型的中小型店即可,雖然初期住戶數有限,但未來隨著交屋潮,住戶也會逐年增加,這對量販業者形同營運的保證。
建商也因有家樂福北大店針對附近台北大學 學生以及陸續遷入的新移民特別加強學習工具商品以及家具家飾用品等商品。
【2009/07/10 經濟日報】


像是潤泰那塊8000坪的地,如果要開一間獨棟的大賣場,
潤泰全在財務評估上也會感到冒險。
在港區新市鎮大量人口進駐前,勢必裹足不前,
但這樣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也就是幾千坪的大型量販店可能需要上萬人的市場才能撐起一間店,
而量販店業者看到新市鎮人口目前只有幾千人,就不願開一間大型量販店,
而外地民眾看到新市鎮缺乏生活機能,也不願移入,
這樣又讓量販店業者更不願展店,如此反覆下去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像是上述三峽遠雄跟家樂福合作的案例,
就是一個為當地生活機能點燃火苗的成功案例。
家樂福只需要開一間一千坪的中小型量販店,三峽造鎮前期的幾千個人口即足以撐起營運。
而這間中小型量販店又會吸引更多人進駐新市鎮,
而家樂福又可以搶佔市場的先機,對於家樂福跟遠雄還有居民是三贏局面。
quuc wrote:
除了潤泰那塊地可能開(恕刪)


遠雄四面臨路還沒推案那塊建案應該可以這樣玩
最理想狀態是雙賣場,遠雄先弄一個這種小的租給家樂福或大型全聯拉一下生活機能,然後潤泰日後自己弄個大潤發最好像家樂福文心店這樣獨棟而且有很多櫃位可以出租給服飾或餐飲類的讓賣場內更多樣性,看能不能達到一個群聚的效果

很久以前住沙鹿時採買就只能跑福沅或萬客隆一個已經快到外埔了還沒停車場,另一個在大肚鳥不生蛋的工業區,沒理由這邊搞不起來
房價糕點,蒸的丸子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
遠雄四面臨路還沒推案(恕刪)


遠雄8期或許可行。
遠8旁邊有公有停車場、臨大勇路,
且大勇路對面是聯合行政中心與社宅預定地。
開發到第8期時,台中港新市鎮人口亦初具規模,
應可供養一間中小型量販店。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遠雄四面臨路還沒推案(恕刪)
 
其實老清水人應該知道早期中華路上有福元量販店,不過很可惜最後是這公司本身問題而收了,
不然當時其實算是清水人很愛去的賣場...
還是很期盼清水有類似的賣場出現...
sam0921 wrote:
(恕刪)


早期有車的家庭不多,沒車沒辦法去萬客隆或是跑福沅大量採購,基本上都是跑福利中心或是白牌便利店,當時應該已經有喜美了,我沙鹿跑的比較勤,以前是跑福利中心、彩虹街或是頂好比較多,不過清水算是海線比較早有麥當勞的,當時最近的要跑去sogo那邊或是御園花園酒店那,沙鹿當時只有頂呱呱,當年有麥當勞吃=潮
房價糕點,蒸的丸子
柴可夫大公雞 wrote:
遠雄四面臨路還沒推案(恕刪)


http://nfuba.nfu.edu.tw/ezfiles/31/1031/img/468/DA.pdf
依照這篇文章的研究,
台灣目前是平均每20萬人才擁有一間大型量販店。

目前海線四鄉鎮(清梧沙龍)的人口約32萬,只有沙鹿一間家樂福,
但是龍井的坪頂居民應該是去西屯消費,所以扣掉坪頂的人口,
其實台中港區這個市場僅有28萬人。
如果再開一間四千坪規模的大型量販店,等於一家店各分14萬人,
所以台中港區其實撐不起兩間大型量販店。

如果大賣場的規模縮到一千坪,也就是原本的四分之一,
那麼或許5、6萬人就能撐起一間一千坪的大賣場。

那這樣子的話,
目前台中港區的28萬人,拆成靠山腳側的20萬人,跟西濱以西的8萬人,
山腳側的20萬人足以撐起沙鹿家樂福的市場,
而西濱以西的8萬人應該也足以撐起一間中小型量販店。
更何況西濱以西的人口還會持續成長。
說到小型家樂福
讓我想到偶爾去桃園找朋友時
看到桃園會有家樂福版的小型超商
不知道在這可不可行
還是這是桃園那的特色呢?
quuc wrote:
http://nfuba...(恕刪)


其實這只是一個平均的理論值,應該要用各賣場坪數和設施深入討論
現代人去賣場採買都不會是單純的採買,必須要有其他的誘因,像是商店街美食街還有賣場室內室外動線和商品規劃以及停車位數量和方便度就會變成一個考量,以前住沙鹿反而很少去沙鹿的家樂福,寧可跑遠一點像家樂福中清店或是台糖西屯店,販賣的品項和品牌選擇真的比較多,而且進出動線比較好

沙鹿店從大廣三>>新天地>>家樂福我都經歷過,台糖西屯店剛開時我也常去,基本上量販店開幕初期都沒辦法馬上發大財,夠大間預留未來的其他營業空間才是重點(最好是還能租給荷樂或特力屋那種空間),沙鹿店當年在大廣三時期樓下就是麥當勞也是沙鹿第一間麥當勞,三商巧福位子我忘了最早是什麼反正也是賣吃的,樓上攤位是一些小攤位則是一直換人,台糖西屯店最早期剛開始營業一樓我記得是服飾類的暢貨中心,還有零碼和過季品的攤位,就直接中間圈地擺攤,量販店初期都很難熬,周圍人口沒上來,還在一個成長期,很少一開幕人潮爆滿,每天業績像在過年,基本上客群幾乎是要靠自己去養出來的

丸人 wrote:
說到小型家樂福讓我想(恕刪)


那個大甲有一間,全聯實用性比較高
房價糕點,蒸的丸子
丸人 wrote:
說到小型家樂福讓我想(恕刪)


那個叫做家樂福便利購,很多地區都有,
屬於家樂福的超市型態,賣的東西也跟全聯或頂好差不多。
缺乏五金、家電、家具,所以跟量販店差多了。
但如果當地已經有全聯的話,基本上兩家品牌的性質是重疊的,
沒有什麼互補性。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0821/3580358/
  • 19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