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5

*完整版* 存中街算台中最幽美或最有味道的街?

斗膽回應草悟王的文章
請多包涵

住在炒作盛行的區域 賺了房價
但生活支出的昂貴也是必然
高漲的房價會拉動店租
之後當然就轉嫁給消費者

這一波漲風其實跟原物料的大幅上漲有關係
雞蛋豬肉蔬菜最近都漲很多
雞蛋豬肉的價格應該是歷史天價或天價附近

鄉下也有漲 只是程度差很多
小弟的新家附近主力消費群是學生
要漲也漲不多....

西國無雙 wrote:
小弟的新家附近主力消費群是學生
要漲也漲不多....


最近常在一中街用餐消費,感覺不會比南投貴,選擇性又多....



各位看看,是不是很有趣?



朱雲鵬表示,CCI調查對象主要是一般消費者和自住者,而非房市投資客,調查的問題是未來半年是不是購買耐久性財貨的好時機,房市、尤其是豪宅,已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下半年的選舉則是房市剋星,當消費者預期未來房價會跌,就會認為是購買的好時機⋯



這分析真是真有趣:當消費者預期未來房價會跌,就會認為是購買的好時機?



忍不住要問:明知道買了會跌價,誰會去買?



根本就是硬將房市利多(景氣轉好,信心增加)解釋成利空(因預期會跌才買)⋯



我看法很簡單:近期房市交易量萎縮,但價格卻繼續上漲,主要是因為政府又推出打房政策,讓買房充滿降價期待,但大多數賣方根本就沒有降價求售的壓力,導致買賣雙方的價格認知差異拉大,成交量當然萎縮!



鈔票印這麼多,物價不漲才怪,不調價的小吃店,我可不敢問津⋯




















22f wrote:
各位看看,是不是很有...鈔票印這麼多,物價不漲才怪,不調價的小吃店,我可不敢問津⋯(恕刪)


+1

就算有調漲的小吃店的內容物也不一定真金十足
在這種物價飛漲的年代
小吃店堅持不調漲
吃了還真的怕怕的
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過去五年內(或者三年內)

小弟最愛的肉羹滷肉飯

從60元 漲到90元

漲了50%



薪水沒漲

這樣老闆不是賺到

呵呵
西國無雙 wrote:
斗膽回應草悟王的文章...(恕刪)


小弟的看法倒非如此,觀察草悟區漲幅較大的社區,如高價的月光流域、中價的觀邸、小品的CBD,近三年買進的,也就是非第一手,比率甚高是自住,漲高是因為需求搶進兼供給不多,在需要之下而漲高,所以這裡新社區像觀邸、百達馥麗,交屋兩、三年入住就可到8成以上。

以自住而言房漲在不賣的情形下也無所謂賺了房價之事,只是早幾年買省了將近一千萬,
至於地區因炒作提高店租而連帶提高物價,其實個人倒無此看法,

有開店經驗就知道,如果房租高是因為來客多,實際它東西不必漲反而賺更多,
如店租4萬一天能做一萬,它比店租2萬一天只能做五千獲利更高,
草悟區的餐飲服飾店許多是聯鎖的,也就是售價全國統一,不存在價高問題,反而讓附近居民更方便,
有少數單店如果抬高價,如一家冰淇淋一小支就一百多,因為它有本領享知名度,生意卻很好,

再另一角度,對有能力買高價房的人,許多可能他寧願消費比較貴點(實際不見得如此),但是很容易方便快速取得,選擇多樣性又高,反而是划算!

草悟道的特點是有些魚龍混雜,也就是高低檔皆有,丰儉由人,多樣性高,
我常見社區一些老闆級,也是出門買便當回來,好吃不一定高價!

大學附近及夜市因顧客導向以低價品為大宗,鄉下也相對務實,這類產品草悟區也有,只是比例相對低!

當然七期消費就更高檔、更純些!

22f wrote:
不調價的小吃店,我可不敢問津⋯



觀察結果 最近一些小店漲真是肉蛋漲更多吃不消

但有些也沒漲:

1. 去年漲過了
2. 只是還沒漲


肉蛋漲是不是短時間問題?
可能不完全是

物價上漲 基層普遍要求加薪

憑什麼菜農及豬農雞農不能收入更好些?!
非專業狂想曲


物價漲 接下去

房租漲(家長替大學生多準備租金)
包租婆說二十年房租沒啥漲 房價卻漲一倍以上
水電漲 房屋稅漲 偶滴家用也漲 所以房租非漲不可

股價漲 因為什麼都漲之後
政府要讓股民增加收入已應付開支

漲什麼股?
因為什麼東西都漲 經濟不壞 股民有賺 買房暫緩 有錢消費
下半年百貨銷售業賺到!

什麼都漲一輪後 大選後
房子再漲!

只有定存族 ...

22f wrote:
朱雲鵬表示,CCI調查對象主要是一般消費者和自住者,而非房市投資客,調查的問題是未來半年是不是購買耐久性財貨的好時機,房市、尤其是豪宅,已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下半年的選舉則是房市剋星,當消費者預期未來房價會跌,就會認為是購買的好時機⋯
這分析真是真有趣:當消費者預期未來房價會跌,就會認為是購買的好時機?
忍不住要問:明知道買了會跌價,誰會去買?
根本就是硬將房市利多(景氣轉好,信心增加)解釋成利空(因預期會跌才買)⋯
我看法很簡單:近期房市交易量萎縮,但價格卻繼續上漲,主要是因為政府又推出打房政策,讓買房充滿降價期待,但大多數賣方根本就沒有降價求售的壓力,導致買賣雙方的價格認知差異拉大,成交量當然萎縮!


+1

類似這種邏輯錯誤的推論實在太多了 包含媒體和所謂的學者的發言
當誤導的推論逐漸變成主流 真的瞭解市場的人會選擇沈默 不想跟你講真話.....

就像實價課稅 多數人都希望房價能因此下跌 房價或許真能下跌 但必定衍生其他成本 總的來說負擔完全不會降低
更重要的是 稅進到市場將使一般人處於更不利的位置 多數人不自知卻反而還支持.....








ujma wrote:+1
類似這種邏輯錯誤的推論實在太多了 包含媒體和所謂的學者的發言
當誤導的推論逐漸變成主流 真的瞭解市場的人會選擇沈默 不想跟你講真話.....
就像實價課稅 多數人都希望房價能因此下跌 房價或許真能下跌 但必定衍生其他成本 總的來說負擔完全不會降低
更重要的是 稅進到市場將使一般人處於更不利的位置 多數人不自知卻反而還支持.....
...(恕刪)





這種例子俯拾皆是:


做調查的教授多有趣!


消費者對購買耐久性財貨信心持續上升,指數109.3點偏向樂觀,且是8年來新高⋯


台經中心主任吳大任表示,現在房價過高,政府又有打房政策,台北市第二季房價下跌3%,消費者預期房價會下降⋯


自己的調查報告說購買耐久性財貨信心創新高,結論卻說房價會下跌?



見鬼了


















  • 7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