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

台中您敢蓋捷運嗎? 高雄的前車之鑑您不怕嗎@@

Kyte wrote:
18萬日運量即可打平...(恕刪)

軌道建設的預算就是這麼多,高雄多拿了,桃園、台中、台南就分不到,現在中央不是給不給的問題,而是擺明了就是沒錢。
高雄當初就是過度樂觀,一開始就直接把錢全部投進高運量系統,連公車路網配套方案都沒有,連台北捷運都不敢這麼做。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不能做什麼。 即使是我也一樣。 如果你有夢想,你就要去捍衛。 你想要什麼,就要努
Kyte wrote:
18萬日運量即可打平...(恕刪)


因為台北捷運的成功讓政府敢花大錢做高捷,但高捷的成果讓其它縣市不敢做捷運,沒人敢扛責任,能拖就盡量拖,最後臺中因為推動大眾搭乘公車成功,又因為中港路跟文心路塞車太嚴重才做BRT,為了讓搭高鐵的人感覺有特權才把綠線做MRT!

其實捷運應該是讓通勤族群使用,這才是搭捷運主要的族群,而不是為了讓人方便搭高鐵用...
高捷的失敗就是車站地點設計的非常不好,使用不方便就不符合捷運規劃的用意,但政府把責任歸給高雄人喜歡騎機車...

其實最感到不方便的是凱旋(夢時代)站
必續走一段時代大道
不像北捷文湖線為了松山機場站
在原本直線上又往迴繞了一圈再回來...

其他的左營高鐵站跟小港機場站還是算方便的!
高雄車站則是因為鐵路局的地下化
目前的高雄捷運站是臨時站,之後會和新高雄車站共構

上班族我是不清楚
不過現在高雄的高中生已經是捷運的固定班底了
新一批的捷運族也已經產生,之後會更多

哀..高雄人平均擁有機車數比例全國之冠
但今天若只為了去某個地點,捷運當然是第一選擇
重點是,如果今天的行程必須東跑西跑...大多人還是會選擇騎車吧?
目前的十字路網之外的四個向線區塊還是會去壓

高雄路寬騎車不用東閃西閃
這是個優點也是個惡習...
不過現在實施多處禁停機車
勢必衝擊部分機車族!

Kyte wrote:
其實最感到不方便的是...(恕刪)


所以我說通勤族上下班或上下學才是捷運的主要族群阿,要東跑西跑的業務性質怎可能會搭捷運!
公車族群也是上下班或者上下學的阿,就是每天往返一個固定目的地,這才是大眾運輸最主要的使用者!
捷運站點離目的地最好以走路15分鐘左右能到達才是最理想的,否則就是要有公車輔助,目前看起來臺中市推動搭公車的成效還不錯。
捷運設計就是要用來疏導交通,沒有人會喜歡塞車,有便利的捷運加輔助公車當然一定會去坐!
而高雄...根本不會塞車也很好停車,除非沒駕照,否則幹嘛浪費時間走一大段路去坐捷運!
leentgle wrote:
高雄擁有寬敞又整齊的...(恕刪)


其實高雄道路規劃的不錯..比起台中台北 ...又寬又直
不容易塞車..

你看現在..
台中搭乘公共運輸系統的已經28萬人..還在持續上升
高雄才 23萬人(公車7萬人 捷運16萬人)..
高雄搭乘公共運輸系統只有台中的80%..

表示台中未來在捷運運量 將大於高雄. 而捷運的虧損 將可能遠小於高雄 甚至打平..

其實當初高雄軌道捷運不見得一定要蓋...
好好把公車系統規劃好 加設低成本BRT 說不定就可以...頂多有輕軌捷運就OK了.

捷運可說是地方上最巨大的建設..
千億級的超大建設..
必須謹慎規劃..
財務能力..一不小心 就會如高捷 陷入每年虧20多億的慘狀


高雄..號稱最優秀的在野執政團隊..規劃出這樣的巨虧高捷 和差勁的公車系統(7萬人)
台中..很多人不滿的老胡團隊.卻謹慎規劃只會小虧的BRT與綠線 及打造優質公車系統(28萬人搭乘)


再看看這十來年台中和高雄的發展...
台中的成長率一直是領先..
讓台中由十年前遙遙落後..到現在和高雄平起平坐 甚至超越...


這十年..台中高雄執政團隊相比..謝陳高雄團隊真要加油了








Kyte wrote:
2013-08-17 15:51 #520
文章編號: 45624450
..18萬日運量即可打平營運成本
以交通運輸來講不就已經滿足永續經營的條件?
高雄捷運,目前仍有小賠,但以最保守的估計來計算,則約可於兩年內轉為小賺
以千億級的公共建設而言,營運在8年左右能夠轉虧為盈,應該是可接受的範圍。
我相信以目前的條約和營運狀況
高捷的虧損將會越來越少

...(恕刪)


呵呵...

既然兩年後可打平..現在只有小虧
就請高雄市政府宣布..
高捷由高雄自負盈虧..


BOT的參股公司(大都是國營企業)...大都認賠殺出 不再增資..
這幾年 高捷公司資本100多億..每年虧20多億...今明年就要虧光了...

高捷公司這五年的虧損100多億等於是由國家(大都是國營企業)負擔..
換句話說 高捷這五年虧損已經是由台北台中台南人民共同負擔

高捷公司資本賠光後...
理論上高捷應該停駛..清算

高捷明年如還要運轉..請問
高捷後續的虧損..遊誰負擔?


捷運是地方建設..
台北 台中..都是自負盈虧..
為何高雄還不宣布自負盈虧..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呵呵...既然兩年後...(恕刪)


臺中捷運不可能會虧損,老胡的政策很好,先從配套輔助公車開始做起,搭公車的人口增加了再來做捷運,這是很正確的!
當大眾享受到搭公共運輸系統的好處後,又怎可能不搭捷運,誰還願意開車出門享受塞車的感覺阿,況且搭大眾運輸的錢又遠小於油錢又安全的情形下,騎機車的人口也自然變少!
高捷最大的敗點是使用不方便,站點規畫很失敗,配套公車也不完整,這樣要如何提升使用率??
高捷停駛,臺中就有錢蓋MRT了!
從一開始不滿中央大小眼,台中的鐵路不能地下化只能高架,台中MRT只能高架不能地下化,中港捷運從MRT變成BRT,反正就是大錢都給台北高雄花,台中自始至終就是那個必須考量國家財務困難、樽節支出的小媳婦,到現在也迫於現實向下調整期望,我只希望BRT能快點六路齊發,在綠線和紅線通車的同時,能有六線BRT的配合,加上現有公車系統,構築出足夠的路線網,幻想有一天台中也能像東京或大阪京都,有所謂的<BRT一日券、二日券>之類,像個國際級的大都市......至於地上地下、高運量低運量,大小眼待遇,就算了吧
小樓一夜聽春雨 wrote:
呵呵...既然...(恕刪)
高雄市議會背書,當然是高雄市自負盈虧。難不成台北、台中幫忙付錢嗎?
阿信師 wrote:
從一開始不滿...(恕刪)
希望台中鐵路高架化完工通車後,台鐵、MRT、BRT、公車、公用自行車、纜車都能實施票證電子化。讓民眾一卡在手無縫轉乘。還有現在正在進行台中山海線雙軌高架化建置計劃的可行性評估,拚得過關,十年後山海環狀線通車。那麼台中雖然只有一條MRT,但是卻擁有全台第一條鐵路環狀線,和大阪、東京一樣的環狀線鐵路。這樣也不錯。
  • 6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