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

早說了,BRT是一場鬧劇,驗證了吧!!


mark1329 wrote:
禁摩相關的新聞如下,下面法條只說施行區域由市政府公告,意思就是想禁哪只要市府說了就算,
自己看吧!(恕刪)


你的資訊應該更新了.
市府早已公布施行區域僅限水湳的大宅門特區,可見下列報導.
如果胡市長連任,指定區域應該不會改變。
就算未來換成林市長,你覺得指定範圍會有什麼變化嗎?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0000393-260107
歷經機車族抗議「禁摩」等風波,台中市府訂定「台中市低碳城市發展自治條例」,5月9日終於公布施行,違反條例者罰鍰最高達10萬元,將在半年內續約訂定相關配套子法,宣告低碳法制化上路!

法令研議期間曾被誤解機車禁行台中市,引發機車族抗議,副市長蔡炳坤澄清「禁摩」疑慮,在水湳的大宅門特區推動世界級低碳社區,改採個人捷運系統或其他電動運輸工具,同等管制使用燃油的汽車與機車,且限該特區。

teramars64 wrote:
你的資訊應該更新了....(恕刪)


別跟那幾個ID認真,同一串都亮副市長的公告幾次了
還是一樣繞著個「得」字跟「白紙黑字」在打轉,被害妄想症超猛。

foxpeter wrote:
這位有沒有搞清楚,悠遊卡發行者是誰。
是否使用悠遊卡,可不是悠遊卡公司說的算,要那個事業願意配合。
台鐵到現在,也不是全線使用,只有幾個區段而已。
悠遊卡發行量大,而且附帶消費點多,連高鐵都能刷悠遊聯名卡。
BRT整合悠遊卡,是合理的做法。
要怪就怪現在要出來選市長的連勝文,為何有能力把悠遊卡搞這麼大。


悠遊卡會搞這個大,主要是當初限制它的法律條文解除了,本來悠遊卡只限於交通載具費用的支付,但在連勝文時代,憑他老爸在立法院的人脈,就把這條改掉,造就了小額支付悠遊卡獨大的背景。

其實呢,當初郝龍斌找連勝文當董事長,圖的就是這一點,希望把這一條改掉......而且在這一條改掉後,連勝文就因為身體因素辭職了......最大的獲利者就是台北市政府.....

阿信師 wrote:
說道悠遊卡搭台鐵我就越發覺得中部人是二等人民,連台鐵都來欺負中部人!北部人、南部人都可以感應悠遊卡以區間車票價搭乘自強號(但沒有座位),唯獨中部不行!北部和南部都已經實施幾年了,中部到現在仍未建置悠遊卡進出的感應系統,害我每次搭火車都得先花時間去買票,而且還不能以區間車票搭自強號!

中部人真是很能忍讓,堪稱順民的表率!


等台鐵高架化完成,所有的車站都要翻新,屆時想必就可以使用悠遊卡了....

mark1329 wrote:
我很好奇的是BRT是能有多快速?它是不是就不用停紅燈時速能開很快,那中港路上的BRT是直線的話在慢車道的車要左轉怎辦?中港路除了BRT還有其他線的公車能跑嗎?慢車道是不是就沒有公車在跑了?如果真的是如此只會造成市民的不便,大多數人的生活圈不是只在中港路跟文心路上,其他線不就還要轉車,光等個BRT還要冒險穿過慢車道,真的是危險


BRT能有多快,還沒個準,但肯定比現有的公車快多了:

首先,是專用道以及專用的大運量公車。

台北雖然也有公車專用道,但每路公車並非會用到同一條路線的整個公車道,就會發生某段的公車專用道特別擁擠(因為那是熱門路線,所有公車都要來參一腳),但其他部分卻閒到公車兩三台的情況,所以雖然有公車專用道,但使用的效率會因為部分路段壅塞而打折扣。

但BRT的專用道只有BRT公車能走,且因為所有的BRT公車路線都一致,所以比較不會出現那段路公車特別多,塞爆專用道的情況,所以交通順暢度是遠勝過一般的公車。

再加上BRT公車是兩截式的大公車,每次載的人是一般公車的1.5到2個以上,所以運量大增。

再來,是站體(車外)收票。試想,如果是車上收票,剛好連續幾個上來的人沒有帶卡,要付錢,整台車的人就要等他們買好票了才能出發,若每站都發生同樣的事,那整個公車的行車時間自然會被迫拉長。

也因此,若採取車外售票,就可以保證車子一入站,人一上車,車子就可以開,不用等上車的人買完票才能出發(因為在站體內就買好票了),自然省了不少等待的時間。

第三,就是比較不確定的一點,據說可以控制號誌讓行車更順暢(白話來講,就是讓BRT公車一路綠燈),但成效如何,要上路了才知道。

至於穿越慢車道的問題,其實台北的公車專用道就有通到了,我想台北可以,台中應該也可以才是。

foxpeter wrote:
實際上來說,台中這幾...(恕刪)


沒待過台北 就不知道真相
台北之所以大眾交通工具發達
不是因為大家養成搭公車捷運的習慣
而是因為人口太密集, 車輛太密集
塞車困擾龐大
倒致不得不以公車捷運為主

如果大台北都不會塞車 納大家都會開車為主
因為我是台北人 所以知道這原由

免費8公里可以鼓勵大架搭公車
但不表示大家會養成習慣

就像每天給你免費便當
等到便當店升級為高級便當賣200元
大價會因為習慣而接受 繼續買高級便當來吃
Hello, hwisdom, 聽說BRT會在七月再舉辦一次海線BRT說明會, 看你有沒有興趣去參加, 我也是最近上網站查才知道, BRT路線有所變動, 最初藍線規劃草圖是一條線而已, 太平到台中火車站, 走中港路接中棲路到梧棲, 再轉臨港路到大甲, 如今, 年底選舉前, 應該會先主力完成台中火車站到靜大學而已, 至於, 轉個彎上行到清泉岡機場或續西行到台中港, 再到大甲, 好像還有一條下行去龍井大肚..., 總之, 起動和完成時間點未定, 選舉完再說了吧.

majusty66666 wrote:
沒待過台北 就不知...(恕刪)


去台北就知道.....騎車開車很痛苦 要快不快的 動不動就小塞車

最後連個停車位都不一定找的到.....超慘

馬上覺得台中停車場蠻好找又便宜多了 除了商圈以外
majusty66666 wrote:
沒待過台北 就不知...(恕刪)


如果一直停留在「做了,也未必能讓民眾養成習慣。那何必做」的心態,那這種市政府和官員不要也罷!
既然你是臺北人,那來說說專用垃圾袋的事情。
現在專用垃圾袋必須付費,也有很多人抱怨。
利用隨袋徵收,讓民眾思考分類和減量。
如果市政府也是那種「做了,也未必能讓民眾養成習慣。那何必做」的心態
台北市的垃圾減量和分類,也無法達成。
如果市政府為了選票而順從民意,專用垃圾袋免費。
台北市的垃圾減量和分類,也無法達成。
我對於任何市長和其團隊的評價,不在於它能開出多少支票,也不在於能搞多漂亮,更不在於他個人魅力。
在於他做多少短期看不到成果卻有長遠效益的政策,特別是那些民眾未必能快速或直接能夠感受的政策。
尤其是對於城市的發展,是否有適當、長遠且全面的規劃。
畢竟,城市不只有住,包含商業、民眾生活便利性。
那種「別人有,我就要有。不能被別人看成細漢」的心態,只是將有限資源浪費。

台中這幾年讓我覺得和過去不一樣,不在於多了多少百貨公司和大樓。
而在於生活便利和工作機會等等,整體生活機能遠遠超過過去。
更讓我感受到,交通方面的聰明且適當規劃。

很多人說上海多先進,北京多漂亮,香港多美麗,我從不覺得。
高樓大廈只要砸砸錢就有短期效益,可是我看的是那些不在媒體上的日常生活角落。
也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在不同國家的大都市之間移動,感受特別深吧。

有點離題了!我的看法比較異于常人,所以要批就批吧!
ShangLai wrote:
悠遊卡會搞這個大,主...(恕刪)


市長不該如此做嗎?市長有違反任何法令?
去過香港,可以感受到八達通卡的便利性。
最後得利,不是臺北市民?!
可以說郝市長權謀,也可以說郝市長利用他人。
可是這種權謀適當發揮,讓台北市得利,這樣不好嗎?
難道搞權謀只用在籠絡媒體,提升個人魅力。
對於一個政策遇到阻力,不用想儘辦法解決,只有一推二五八萬。
然後為了選舉得勝或是提高個人魅力,對市民哭天搶地,說都是別人的錯。
也許這種市長比較受寵吧!可是城市的進步?城市的未來?
  • 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