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台中未來發展的看法


老胡對於台中可說是成也老胡,敗也不全是老胡

台中,小弟也在榮總待過一段不短的快樂時光,我可以肯定的說,台中一些市政,基礎建設設施已經落後太多了~現在台灣經濟大環境又不佳,以前沒做的或太晚做的,只會落後更多,要追也很辛苦。人家台北市是國家門面,沒什好比的,台中??優勢在哪?跟台北縣,基隆,桃園,新竹比,比關愛眼神嗎?難道台中要下來南部跟高雄比嗎?自己的定位都沒搞清楚,只靠七期炒一炒?小弟講的可能在情感上必須跟台中市民說聲不好意思,但激情後總要看清楚事實和未來啊~

如果當初台中讓小弟看得到定位在哪,置產ok,但看到的是一堆餵給大家天馬行空的願景,難道台中市民以後都要看著美好的七期過生活嗎?搞到最後連縣市合併這招都拿出來了,台中縣負債七百多億,全國第一,台中市先自廢武功再來求發展?以後台中內部自己人就先搶成一團了,還要建設嗎?令人失望啊~老胡

小弟最怕熱了~當初西屯四季氣候小弟很喜歡,只可惜......
說說對中科前景看法

說到中科,我發覺許多台中的朋友們都太樂觀期待了。
我一開始為何要提到一個城市的基礎建設的重要性?因為這是發展成一個大城市所必備的,往往這些重大建設需要很長時間從規劃到發展完成,沒捷徑,不是在炒重劃區,近天文數字的建設經費,代表政府對於這個城市未來的定位與投資。

台灣很小,有南北之分是因為剛好比例狹長,台北市因為是盆地,地質不佳等地理因素,發展受到一些限制,才會有北縣,桃園,甚至新竹往南的一些發展。但台北畢竟是國家門面及目前政經中心。在南部的高雄佔有對台灣經濟很重要的地理位置,有良好的海空港,中鋼,中船,中油,及未來台塑總部,還有許多國家重大的公共建設都投資在這裡,未來還會持續下去,不會白白浪費丟到水裡。北高這些先後天的部分原本就是台中很難趕上的。

以一個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整合的捷運及鐵路地下化等重大建設好了,台中眼前就已經落後北高十年以上,說十年一點都不誇張,建一條捷運需要的經費時間,台中在可見的未來六年內順利的話也只有一條中運量捷運,你知道一個城市基礎建設落後十年有多少嗎?
把高雄拉進來比好了,台北差距太遠。如果你是政府,要建設台中捷運以現在的大環境一定很痛苦。高雄紅線1800億,橘線1500億,環狀輕軌125億,還是BOT,你是要放著高雄暫時維持兩條,然後為了選票台中硬生出一條,結果一起都是大賠錢。還是像台北一樣,繼續加碼北高,短時間就算沒賺,但至少小賠呢?這點台中沒站上先機,只是炒房地產猛提中科的美好。

台灣台北若是老大,老二高雄條件雖比老大好,但先前發展也有辛苦地方,台灣暫時根本沒老三的市場及必要性。以區域來說,台中地理位置偏北,桃園,新竹也在發展,各有各的定位來輔助台北所需要或欠缺的,台中?台灣只有南北不需硬性定位所謂中部,台中本身以北就是北台灣,彰化本身以南是南台灣,彰化反而才是台灣的中部哩。

再拿新竹來解釋好了,新竹雖然市場消費人口不大,但台灣科技園區產學合作地位無庸置疑,竹科若沒有清交兩大外掛,其不可取代性就會降低了,畢竟產業變化隨時在調整,一個城市有很強的基礎建設及地理環境才是長遠的。南科有成大這個外掛,中山小外掛,結合台南高雄兩大都會資源,這些都是中科很難趕上的。看看現在一堆所謂的"科技"大學,以後不是任何產業園區冠上科技兩字,經濟就要起飛,這條許多人走過的路已經有點晚了,中科四期也還是未知長遠以後啦

台中加油~回想上大學成功嶺時的一廣,美好記憶還在當時,現在的一廣,簡直是外勞集中營








Ted2006 wrote:
說說對中科前景看法說...(恕刪)


Ted 大積極於中南部政見發表。乾脆棄醫從政。

現在有點忙,將就簡單說明自己的看法,竹科的興起,清交大學不是主因,應該是工研院。這個應該回想20多年前,政府政策性在新竹發展高科技產業,清交兩大學也是參一腳,順便沾沾光,接接計畫,也接受業界樂捐($$$)。其實,工研院應該是推手。

中科或南科,如果沒有規劃,名校在旁也沒有用。其實目前只有台清交比較上得了台面。Why? 在北部。

現在選票考量,到處都是所謂的科學園區,其實用處不大,不少是空蕩蕩的,尤其是南部地帶的園區。當然中科也不是很好。還是台北,例如,內湖,南港園區,比較有人才,也有地利之便。
我很愛台中 喜歡這邊的環境 也喜歡胡市長所帶領的方向 讓台中走向藝文 也因此讓台中聞名世界 而胡市長做得好不好

就你愛拿新聞稿來說 最近一些有公信力的雜誌 有做些評比 你可以去看看 再作評論吧

另外 台中人就是有自信 要不然 你覺得你對所居住的地方 是持什麼態度呢 悲哀 絕望嗎

批評者 我是持懷疑的態度 你是在這邊住過多久 只憑新聞稿就可評論台中所有一切 讓我不禁覺得你"以管窺天" 請刮

別人鬍子之前 先看看自己
zero1222 wrote:
我很愛台中 喜歡這邊...(恕刪)


我雖非台中人,但高中念了三年,現在在台中工作超過五年....
台中越來越有文藝的活動跟氣息是不爭的事實,但台中治安很不好也是事實,
我個人是覺得辦活動比較有辦法讓民眾有留下"有做事有政績"的印象,
將交通和治安改善,說實在每個人對於改善的感受都不同,也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現在是選票優先,並非民生問題優先!
要做哪一個是很清楚的事情...
日本第三大商社伊藤忠提出的構想 台 日 中 自由貿易區
應該是不錯的想法
至於行政區域可大可小
清朝台灣也曾一府三縣 日據時代也曾五州三廳

my email: airjim@ms5.hinet.net
zero1222 wrote:
我很愛台中 喜歡這邊的環境 也喜歡胡市長所帶領的方向 讓台中走向藝文 也因此讓台中聞名世界 而胡市長做得好不好

就你愛拿新聞稿來說 最近一些有公信力的雜誌 有做些評比 你可以去看看 再作評論吧...(恕刪)


台灣有公信力的媒體??
還是覺得mobile01最自由公開。

小弟是台中人,住台中,但是目前不在台中工作,也希望台中好。

藝文推展,不需要市政府來做,應該交由民間機構,台中缺乏好的工作機會。

市政府做那麼多,或許可以嘉勉,其實沒有用,真正要台中起飛,就是把台中的"就業市場"活絡起來,有好工作機會,人就會來,房價就漲,經濟也變好。例如:中部科學園區,就是很好的。

市政府要負責的是:就業機會(最重要),治安,交通,及環保。其他像文化,風景,美食,藝術,等等,只要人夠多就會繁榮,一切自然而然會來的,甚至觀光也會有特色。藝術及美食要交由民間自己啟動,市政府不必多操心,否則也只是揠苗助長,不會長久。也不必刻意宣傳,否則也會有是誇大的地方。美好事物,是要大家認定,不是自己宣傳可以達到。

台中目前是座三望四。老大:台北,老二:高雄,老三:台中,老四:新竹。

強調的是:麵包>> 藝文。大家想想,全世界有錢的城市自然就會有藝術。
AES wrote:
台灣有公信力的媒體?...(恕刪)


天下、遠見、商周 都還蠻有公信力的...上面說的應該就是這幾家吧
AES wrote:

藝文推展,不需要市政府來做,應該交由民間機構

市政府做那麼多,或許可以嘉勉,其實沒有用

美好事物,是要大家認定,不是自己宣傳可以達到。

全世界有錢的城市自然就會有藝術。...(恕刪)


AES兄,您的觀點有部份,個人並不認同

事實上,藝文活動如果沒有公家單位的背後支持,是很難推動的
甚至在很多時候,沒有公權力的介入幫助,光是借個場地都會是問題呢...

台中市自我們有印象以來,都是以文化城自許不是?對台中都市文化的認同體現在民調中
在最近的遠見25縣市萬人民調中,縣市居民光榮感部分,台中市與新竹縣並列第三名。

市政府做很多事情都是在創造一個氛圍,一個讓市民習慣於時時都有文化氣息的環境,
而不是只有金錢的銅臭味。
「台中的藝文活動,就像喝水呼吸一樣,是生活的一部分!」(註)

有錢並不一定會有藝術,就像是我們台灣有強大的代工能力;
台灣品牌裡卻很難出現像I-PHONE這樣的強勢時尚產品(也許有人認為是精品等級)一樣。
APPLE 除了有技術,更兼顧美感,還有強大的宣傳能力,缺一不可。

所謂的美好事物大家認定,也就是口耳相傳,在藝文活動上是很難有助力的,
除非是固定的裝置藝術或長展期的展覽,例如台北剛落幕的米勒畫展,
才有可能由這種途徑去吸引人們參加,一般的活動多則一周;
少則一場頂多四、五小時的表演,如果沒有經由各種管道、媒體去宣傳,
等到人家告訴你很棒的時候,已經錯過了,所以才需要公部門的協助推展。

肚子吃飽比較重要
我認同,肚子吃不飽哪能享受人生?

但藝文活動並不是只有活動本身,後面連帶影響的才是市政府要的,
台中市民參與藝文活動次數是高居全台第一的,這代表的是相關行業的收入增加,工作機會增加
以文化帶動經濟才是市政府的真正目的,而以最近這幾年台中的成長,也的確有做到,
雖然還沒有做的很完善,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但感覺台中有往對的方向走。
「文化,是門好生意!」胡志強引用馬來西亞華裔經濟學家馮久玲的名言說道。
「市長存在的目的,就是讓大家賺錢。辦文化活動可以增加都市行銷,帶來無限的商機!」(註)


台中的公共交通建設和治安是很多人提到需要加強的,但老實說,這兩樣都牽扯到經費問題
台中市從過去至今,中央撥下來的經費是遠不如北高兩市的,建設要錢;增加警力也要錢
就算從明年升格直轄市開始比照北高規格辦理,也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見效啊...
個人另外覺得,台中市要是有了經費,能不能強制汰換那些老舊的仁友、台中客運公車啊
在路上跑了十幾二十年了,從我小時候到現在 對比台北的公車真是...不然你也整理的漂亮一點...

對了,順便宣傳一下台中水湳機場開放騎腳踏車囉

「台中沒有台北的俊俏,也沒有高雄的妖嬈,但是我們有自己的氣質!」
雖沒有首善之都的金融商業,也沒有港都的海運和重工業加持,
但是台中卻有三大都會中最佳的氣候、最適中的位置和最悠閒的氣氛,
大有成為全台生活文化中心的潛力。(註)


註:引用自商業商刊1044期"胡志強 讓全世界看見台中" 一文
mz3sp23 wrote:
AES兄,您的觀點有...(恕刪)


有點事情,小弟簡單建議。

所謂公信力媒體是要大家認同才算。

台灣現在的經濟,台灣人沒有銅臭味,大概會有寒酸味。要聞銅臭,請到產油國。目前台中,甚至台灣,缺麵包,不是藝術。

有錢或許不一定有藝術,但是沒錢一定沒有藝術。

談到藝術及工作機會。Apple 是一家有財力的私人公司,能夠吸引具有創意的人才,薪水一定很高。Apple 的創新研發成果不是靠 San Jose 市政府宣傳。Apple 不靠 San Jose 宣傳,而是 San Jose 提供好的環境給 Apple 。

所以,創造高薪就業機會,才會有藝術。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